('
而放在咱们这边来说,也有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俗语,当然没谁能离得了钱这个东西,只是这个玩意说它重要是因为能满足人对物质上的需求,然而钱有容易造成人对物质上的依赖,进而导致精神上的堕落,你现在还年轻——”
“嗨,建国才17岁,哦,这么一说咱们都把建国的生日给忘了。”
眼瞅着院长说话啰里啰嗦好似在转圈圈的说不到点子上去,蔡正元飞快的开口打断便被自己说的话给带歪了思绪,郑建国的生日他是记得的,毕竟在之前大家都说他还没十七才是十六的半大孩子。
这时想起他12月5日的生日已经过了三天,蔡正元便飞快脸上露出了笑:“小孩子过个屁的生日,弱冠之年就没有说过生日的,建国,院长的意思是如果你出去后,要防备着万恶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特别是女人,漂亮的女人——”
“呵呵,后面这个可不是我说的——”
院长转头看着蔡正元眨了眨眼,苍老的面颊上竟是露出了个戏谑的笑说过,转头看向了郑建国道:“蔡院长也是有心的人,建国你也要把他叮嘱的话记在心里,你现在还年轻,出去就是学习的,叶教授说他已经给你说过学习方面的事儿,我们这些人就不方便再说了,那么能教你的也就是这些旁枝末节。”
“不对,这怎么是旁枝末节,这才是容易毁人的大事儿~”
手中的拐杖轻轻敲了下,李乐宁瓮声瓮气的开口满是不同意的说着:“纵观古今成名者,这里就不说年少年老了,有几个能视那红粉如骷髅的,那些绝大多数的人要是没有沉迷女色和酒池肉林,他们的成就还要高上不少。
建国你现在正是热血方刚的年纪,好在咱们是医学院,听说你的局解和全解课都学的不错,也就更应该知道人的外表皮肤有多厚,以后在选择另一半的时候就想想我和你说的这些——”
“叮铃铃——”
李乐宁的声音还没说完,院长办公桌上的电话也就跳了起来,由于这时用的还是老式电话,并未有外放功能,院长便转头瞅向了蔡正元,后者几步带着其他人的注视到了电话前拿起,开口道:“这里是齐省医学院——”
下一刻,蔡正元飞快用英语继续道:“布鲁斯先生你好,郑建国同学已经到了,就在我的旁边——抱歉,我们的电话没有外放——不过您可以稍等下吗?”
脑海中飞快转悠了个念头,蔡正元按下话筒转头看向了院长:“他想让咱们都听着,特别是郑建国听到,要不咱们把电话放到广播喇叭的话筒前?”
“那样搞不好会有啸叫,你就说咱们条件不允许,你可以转达给郑建国——”
院长花白的眉头瞬间挑起,接着摇了摇头否决这不靠谱的建议,学校的广播室在一栋楼外,当即是对这喜欢折腾的副手飞了个眼镖,便感觉这位愈发的跳脱了:“就这么说。”
“那好吧。”
蔡正元满脸无所谓的放下了捂着话筒的手,冲着话筒用英语开口道:“抱歉,布鲁斯先生,我们这边的条件有限,郑建国同学就在我的旁边,您有什么消息我都可以转告给他,建国,来接下电话,说两句客气话。”
“你好,布鲁斯先生,我是郑建国——”
蔡正元没让说用什么语言,郑建国接过话筒后就用一词一顿的语气往外报单词,没想到电话听筒里竟然传来了流利的普通话:“你好,郑建国同学,我是咱们之前见过面的布鲁斯,现在是美利坚驻共和国联络处主任助理的助手,首先请允许我仅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你表达祝贺。
祝贺你成为共和国第一位在柳叶刀《lancet》上发表论文的研究人员,同时也是第一位在柳叶刀《lancet》上以中文发表论文的共和国人,虽然这个原因有很大程度是那群编辑部和审稿人没办法确认你论文里中英文的表述是否一致才同意的。
但是有鉴于你这这革命性的发现和你这近乎传奇般的发现经过,编辑部和时代周刊认为你已经具备了出现在他们杂志上的资格,郑建国同学,祝贺你成为了时代周刊1978年第49期的封面人物,杂志会在三天后送到你的手上——”
第119章 大当然是大
郑建国是个重生者,经过这前后三年的学习和生活到了这时,他记忆中的某些文字和画面已经模糊不清,只是碍于安全的原因他又没办法把快要消失的东西记下来,所以在话筒中布鲁斯一开始介绍身份的时候,随着美利坚联络处这六个关键字出现的,便是从记忆深处浮现出了六个大字:“中美正式建交!”
然而当这六个大字在脑海中披着灿烂的霞光出现时,随着记忆中的关键字柳叶刀和时代周刊的出现,郑建国便感觉有人拿着板砖砸在了脑门上,一股热血顺着大动脉带着无边的澎湃冲进了脑海,直冲的他是头晕眼花眼冒热泪。
柳叶刀发表了他的中文论文,还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好在这时旁边早就满眼好奇的李乐宁飞快从口袋里摸出了手帕,就见郑建国接过后抹掉了脸上的热泪,声音发闷的开了口道:“谢谢你,布鲁斯先生,欢迎你的再次到来——”
“郑建国同学,我是非常希望能够亲自当面向你表达祝贺的,然而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我将要回国一趟,所以我委托了办公室的同事朱红女士,来代替我负责作为帮助你选择留学名单的事宜,再次祝贺你,郑建国同学!”
夹杂着淡淡喜悦的声音在话筒里消失,郑建国也就将电话放下,转头看了眼满脸关切探手接手帕的李乐宁,嗓子眼发干的开了口道:“布鲁斯说论文发表了,同时还登上了个叫《时代》的杂志封面,院长知道这个是什么杂志吗?”
“这个——不知道。”
院长转头看了看旁边的蔡正元,后者已经是面色怔愣的开了口道:“是叫《时代》的杂志,还是本叫《时代杂志》的杂志?”
“这个,好像是叫周刊?”
郑建国记忆中自然是知道这个一星期出一本的杂志,是的,在他的认知里这本就是相当于国内《读者文摘》般的故事小说短讯奇闻大杂烩,直到蔡正元嗓门陡然抬高了三十个分贝:“时代周刊?”
“你确认是时代周刊?”
院长的面色也跟着声音陡然变色,满脸惊异的望着郑建国,嗓门高抬:“是《时代周刊》,不是《时代》杂志?!”
“布鲁斯的原话就是这么说的。”
郑建国望着俩学院大佬一反常态的失态,心中也就对这个期刊有了几分的好奇,他只以为这个周刊是人们喜欢看的东西:“布鲁斯说祝贺我的论文在柳叶刀《lancet》上发表,还说这次发表并不是单纯的将英文论文发了上去,同时是将中英文两篇都发到了上面——”
“中文的?!”
院长的声音有些发颤,以至于郑建国飞快的点了点头道:“布鲁斯这么说的,还说是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歧义才选择的,中英文同时发到了上面——”
“繁体字?还是简体字?!”
旁边,一直没开口的李乐宁拄着拐杖靠前两步急声问了,先前神情有异的院长也就飞快接口道:“布鲁斯可能也不知道吧?”
“不知道他知不知道,他没说是简体的还是繁体的。”
经过院长的提醒,郑建国只得回想了先前的沟通,心说幸亏这位明显是“中国通”的布鲁斯说的普通话,只是他下意识的话说完后,接着想起了那篇中文的论文是自己写的,叶敏德美其名曰书写论文属于研究者的基本功,写完后还被他批了几个叉又誊抄的,这会儿想起也就飞快开口道:“不过中文部分和英文小部分是我写的,我可以确认当时是用简体字书写的——”
“好,这样就好,我还怕叶教授一时糊,嗯,再用繁体去写了,只要你能确认就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