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式的电话机声筒音量有点大,只是由于信号衰减和干扰的原因导致通话并不清楚,这也是寇斌能够隐约听到的原因,郑建国点了点头道:“这家期刊——杂志的总部在伦敦,现在看来很可能是英国领事馆的参赞也来了,嗯,很可能是来玩的。”
中英两国建交时间比较早,1954年就建立了代办级的关系,并且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的半个多月正式升为了大使级,当然由于宣传的原因这会儿知道的人并不多,便是这会儿搁在郑建国的记忆里,也只是认为来的参赞先生应该是游山玩水的。
只是,等到郑建国坐着吉普车到了公社和老爹打了报告,又带着一路注目礼回家拿了东西上了火车,就在第二天一早的火车站门口前见到接站的沈云辉时,就被他说的东西吓到了:“来的人不光有不列颠的文化参赞,还有美利坚的联络处随员,他们对你的这篇论文很重视。”
“嗯,他们现在在哪?学校里面?”
郑建国总算是明白学校为啥有能力让教育局找人了,只是他听到的不列颠文化参赞和那美利坚的联络处随员这两人其中的一位时,就足以让学校将找他这个事儿提高到最优先级,那么打给教育局办公室就不算是什么夸张的事儿了。
“没有,昨天通知过来的时候学校回复你有事儿回家了,所以将时间定在了明天早上会面。”
沈云辉的表情有些惊异,他是没想到一篇论文能引来这么大的动静,接过郑建国手中的行李后到了旁边的公交站台前,望着车水马龙的大街有些走神:“我还是在考了研究生后才知道《柳叶刀》杂志的,没想到要在这个期刊上发论文这么麻烦。”
“但是意义非凡啊,差不多是咱们医学生的毕生梦想了。”
郑建国也是没想到会这么夸张,只是很快随着两人上了车又下了车进入学校见到叶敏德,老人也就开了口道:“建国,你的运气不错——能及时赶回来。”
“学校电话都打到教育局去了,那么点的地方肯定能找到我,沈哥帮我把行李放到宿舍里,我过去再去。”
下意识的说着让沈云辉拿走行李,郑建国到了叶敏德面前看了看旁边没什么人,也就感觉老人先前话里的意味:“您想说什么?”
“你都回来了,这就好。”
叶敏德摸了摸花白的头发转身道:“走,跟我去吃早饭,正好让人看看你回来了——”
“您还没吃早饭呢?”
下车时间是不到七点,这会儿郑建国看了看手腕上的表,现在七点四十三,便听前面背着手有些佝偻的叶敏德开口道:“这两天降温有点快,昨天还喝了点小米稀饭,只是好像喝凉了,起来后肚子就有些不舒服,也没锻炼身体——”
“小米稀饭凉了——对肠胃不好。”
郑建国跟着叶敏德进了食堂,打招呼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叶院长,建国——”
“嗯~”
一边应付着旁人的称呼,叶敏德自己找了个座位坐下,郑建国到了包子桌前点了包子和粥,交过钱后端到了老人面前道:“肠胃不好少吃油炸的东西,所以您的油条今天就戒了,吃点包子吧。”
“那也可以泡着吃,用粥泡着吃也不错。”
叶敏德嘴上说着倒是抬起手拿着包子咬了口,一双略显浑浊的眸子落在了郑建国的脸上,开口道:“我那个朋友,凯西·巴勃罗回信了,说现在的论文投稿比以前我那时候严格的多,并不是说将研究的新意和挑战以及是否受到关注的解决方案这些拿出来就行,还要在严谨的科学研究中加入趣味性。
Interest,最起码他在信中的用词是这么说的,以期望吸引更多的阅读者进行阅读,这在我那会儿是不可想象的,毕竟科学的严谨性只需要将可重复的试验发现用最直白的语言去阐述出来就行,懂的都会懂,不懂的看了也白搭——”
老人这是在担心由他的错误引来的麻烦!
郑建国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咬了口大包子边吃开口道:“我感觉他们来的目的不一定是咱们单纯的论文。”
第113章 那咱们先研究下
“用我们这个说法是不严谨的。”
第二天一早将规模堪称庞大的“文化考察”小组迎入学校的会议室里,叶敏德在诸多高鼻深目的国际友人注视下开了口说过,便冲着明显张望的友人们用英语重复了一遍后,继续冲着名叫卡罗尔·布莱的《柳叶刀》助理编辑用英语道:“之所以将中英文论文同时寄给贵刊,最主要的便是想表明这一点,螺杆菌的研究和论文的书写人都是郑建国同学独立完成,唯独是在英文翻译中由我和他一起进行书写,致谢中也取得了感谢人和机构的书面同意——”
郑建国的英语是个短板,这也是他为什么会在高考完成后便抽出一半时间和精力学习的原因,只是碍于目前学习材料的不足,他所能学到和接触到的大多数都是些常用词组和语句。
就如同汉字中的常用字只有几千个,掌握读写后便能脱离文盲的范畴,可放在专业性极强的医科英语方面来说,便有些老鼠拉龟无从下手的感觉,无奈之下在翻译成英文的时候便由叶敏德负责整理,这也是他会说出这么段话的原因。
“您的英文能说的这么好,我感觉咱们间的障碍和误会又少了一大半。”
卡罗尔·布莱面现惊异的看着面前的古稀老人,他没想到这位的英语口语是如此的流利,甚至能在里面听出些牛津腔的意味,一双湛蓝的眸子扫过对面坐着的正聆听身后翻译的中方官员,转头冲着旁边的论文作者看了看,发现这位和其他官员一样都在听着翻译,便继续开口道:“来之前我受到《柳叶刀》编辑部上下的委托向郑建国同学致以最高的谢意,非常荣幸您能选择《柳叶刀》作为您成果发表的期刊,是您的发现让我们注意到了遥远的东方,这块拥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度依然在孕育着令人惊叹的奇迹。
在您的论文寄到杂志部之前,我们从未想过有人能在胃部这个强酸环境下发现细菌生存,更没有去想象下这种细菌会导致胃溃疡和胃炎病症的出现,只是碍于我们已经久未接触到中方学者的投稿,以至于没有审稿人能对这两份中英文论文进行审阅。
当然,更大的原因是以《柳叶刀》现有的肠胃病专家组成的专家库中,没有人能对您的研究以及结论进行审阅,毕竟在之前的肠胃病研究当中,大家都认为这里面是不会有细菌存活的,也就无法对其产生的影响和您的研究结果进行评价。
好在,您的研究发现和数据验证都是可以重复的,在我离开伦敦的时候,我们已经联系了皇家马斯登医院进行重复试验,并且在昨天下午的时候我拿到了最新的结果,在经过六十九个小时的培养后,从一名胃部贲门癌患者胃部溃疡区域活检组织中发现大量螺杆菌。
这个结果和发现让我们跳过了一半的工作任务,现在我们可以就论文的修改进行磋商,参赞先生,布鲁斯先生,我们下面将会对论文的定稿进行确认,你们并不适合继续听下去了——”
“不错,布莱,那我们就不打扰你们工作了。”
一直面含微笑的兰斯·艾肯站起了身,高高的眉头上眼睛圆睁满脸是笑的说过,大步的走到了已经站起来的郑建国面前,伸出了大手开口道:“恭喜你,郑建国同学,非常高兴你能选择《柳叶刀》,而不是《新英格兰医学》和《美利坚医学会》,布鲁斯,你会生气吗?”
“哦,兰斯先生,我怎么会生气,我只是会告诉你医学是无国界的,科学也是无国界的,医生们的眼中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健康的,一种是不健康的,先前我听到编辑先生说皇家马斯登医院已经完成了重复试验,进而证明了郑建国同学的研究是值得用真理去检验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