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罗兰,再见。”
目送有些莫名其妙的罗兰背影消失,郑建国就见不远处叶振凯探头探脑的,当即冲着到了面前的石安安开口道:“效果不错,我看的都有些激动,院长高兴坏了。”
“还是你自己有本事,这是我同学徐焕和耿宝宝。”
石安安说着一指旁边两个女孩介绍过,郑建国才发现耿宝宝留着的是烫发,不禁惊异的看了眼石安安,便见她从身后的小包里摸出了几张票,他这才看到条带子从白皙的脖颈肩斜斜穿过半身后勾勒出美好的身形,便听她开口道:“宝宝让人找了三张电影票,要是你有空的话,后天早上在红星电影院三号厅——”
“到时怕是不一定有时间。”
郑建国有些迟疑的望着三张微红的电影票,他能看到上面写的是内部资料片后面还有基督山几个字,脑海中闪过个念头开口说过,没想到石安安笑道:“你来不了的话,给你朋友也行——”
硬顶着十双眸子中有八双莫名的注视,郑建国想了想便探手接了过来,瞅着上面果然是《基督山伯爵》五个字,他没想到这些人看个内部片还会有电影票,正在转悠着这个念头时,旁边一直没开口的耿宝宝开口道:“原版带子,大家找来也是学习英语用的——金枝姐说你好像在自学英语?”
“好,到时有空我就过去。”
听到易金枝说起自己在图书馆借书时问过的,郑建国便心说这才正常,虽然用外语电影来练习英语依旧很夸张,可记忆中关于这些人的某些传说还是让他有些好奇:“谢谢。”
“嗯!”
大方的接受了道谢,耿宝宝看了眼旁边的石安安,后者开口道:“那好,我们还得去新华书店,走了,后天见~”
“哦,好。”
下意识的应了两声,郑建国望着五女离去的背影也没想出自己的好是答应了再见,还是说后天见,好在以他的阅历来说也不会去在意,即便后天去看了电影,那也代表不了什么。
也许只是石安安对的好奇心在作祟。
“郑建国,祝贺你。”
“郑建国,恭喜你。”
连着两声打招呼的声音传来,郑建国转头看了看发现比较面生,目光一转从对方胸前的校徽上扫过,面带微笑的点了点头开口道:“谢谢,你们怎么认识我的?”
“你的照片和报纸都贴在了报刊栏里。”
其中一个女孩面色微红的说了,郑建国倒是没想到学校的速度这么快,当即想了想飞快到了学校门口收发室旁的报刊栏前,还没去看报刊栏里面的报道,便见上面贴着条用方块字组成的标语:“热烈祝贺我校研究生郑建国的发现填补了世界空白!”
“这个,柳叶刀还没认定呢。”
心驰沈荡的下意识嘀咕了句,郑建国便被已经不少看报的人认了出来:“建国,祝贺你!”
“啊,他就是郑建国——”
“对,是的,有照片——”
“祝贺你,郑建国,我们要向你学习!”
“向郑建国同学学习,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
随着旁边某个教职工一声喊,很快被学生们发现后围住的郑建国也就成了在场的焦点,在这之前大家虽然知道学校有个最年轻的研究生,可也没有像这样大张旗鼓的宣传,学校更没有直接贴出标语来进行认定。
最年轻的字眼引起的并不是羡慕,毕竟年龄这个因素是没办法改变,就像每人在出生时便配置了无法更改的硬件,这只能去羡慕嫉妒,是想学也学不来,然而经过观察和研究便可以填补世界空白,这是可以被提倡学习的。
接下来郑建国的名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传播开,走到哪里都有人指点,遇到热情的还会上来围观下祝贺下,于是就连第三天一早到邮局办理国际邮件专递的时候,还被人从信封的落款地址上给发现了:“你就是齐省医学院的郑建国?”
“对,这就是我们齐省医学院的郑建国。”
叶敏德再三确认过邮件上的地址后放回柜台上,这次他要寄的信除了期刊外,还有几封给记忆中的同学和好友的,虽然不知道十几年的时间里人家还在不在,可他能想到的也就是这些了,再次确认过地址后当即开口道:“就是他的发现,填补了世界空白。”
“哎呀,真是太年轻了,这么小就年轻有为!”
留着齐耳短发的两个中年女人满脸惊讶,郑建国看人家这么热情,便只得露出了好久没摆出过的腼腆笑容,不想其中一个女人顿时笑了:“果然是个大孩子呢,看着腼腆样~”
“四封信一共十八块五毛七。”
另外一个女人看了信封上的地址后飞快报出了价,这时国际邮件并不多,好在齐省也算得上是半个工业省,外贸业务开展的不多不少,办理国际邮件的也就并不稀奇,让人验过介绍信上和要寄的内容后飞快封好口装进袋子里,叶敏德掏出手帕包交着钱开口道:“这几份就是寄到国外确认的,现在只是咱们自己承认,等到发表的话才是国际上承认了。”
“哎呀,那得赶快了,到时候就扬名世界了吧?”
中年女人拿着一双眼睛满是惊奇的打量着郑建国,没想就见这位面色腼腆的“大孩子”研究生突然开口道:“这位同志,你们能开费用收据吗?这个我们可以报销的——”
叶敏德当即点了点头,开口道:“对对对,麻烦开个费用收据。”
“啊,可以啊~”
中年女人一听这条理分明语气平稳的话,下意识的答应过后才反应过来这话可不是腼腆的人能够说出来的,而且从旁边老师的面上也能看出,老师都没想到这点,再次看向郑建国的目光也就变了:“这是在应付人?”
第98章 我又没说错
“怎么样,被人发现了吧?”
办完手续离开邮政局,叶敏德面带微笑的看着旁边的郑建国,后者歪了歪头道:“我还小,发现也没什么,大人不和小孩子一般见识,是应该的。”
“你可不小了,下个月就十七了?”
叶敏德脸上的笑又浓了几分,开口说着的时候看了看不远处路边的站台,继续道:“看完电影别乱跑,中午早点回来,陶野你是三人的大姐,要起到大姐的带头作用,现在街面上比较乱——”
“好的,老师,您慢走。”
旁边,陶野看了眼郑建国飞快应下,她和沈云辉在过去的一个月里算是忙了个脚不沾地,当然在忙碌的时候也收获了不少,昨天正想着研究告一段落能够轻松下,便听这位“我还小”的学科主持人说请他们看电影的事儿,心中的些许不满也就算是消失:“建国你也听到了,看完电影得回去。”
“那咱们走吧,去看看内部资料片是个什么样子。”
之所以改变想法接下石安安的电影票,郑建国还是想到了这两位同门的待遇问题,记忆中他是没上过学,更没有接触过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只能从记忆里听来看到的大学生生活中去推测。
虽然知道两人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面付出不少,特别是郑建国拿自己进行临床试验时,两人在生活上的照顾可以用无微不至来形容,那么怎么去回报两人的付出就成了他心中的纠结。
两人的身份都是研究生,最好的结果当然是把两人的名字放在第二作者中去,然而叶敏德连他自己都不让写,顶住一切压力把参与研究的费元祥和秦连正都排除在外,也没说要加上这两位的名字。
谈到叶敏德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要把这份成果完完整整的放在郑建国的身上,以至于从着手开始整理数据到论文撰写甚至是这会儿亲自填写地址塞进大信封里,老人都是为了能保证在自己的范围内不会让人有可乘之机——
叶敏德的防备之意显而易见,作为当事人的郑建国便表现的如同他这会儿的年龄一般,好似没有感觉的任由老人安排,实际上却是知道这时他说什么都是对老人的拳拳之心的一种伤害,也就是不知好歹的表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