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页(1 / 1)

('

最起码咱们跟着老爹这么长时间,一些基本的知识是不缺的,但是他们就不一样了,在学校里面学的工基农基纯粹就是过场,真正的重心还是那些理论,但是现在没人说了。”

眨了眨眼,郑冬花知道这位弟弟是不会骗她的,而且在这不到两年的高中时光里,她自己也不时的关注着他的学习进度,再加上她这些天看的化学自学丛书,也深知这些并不是现在高中生所能学到的,否则郑建国也不用花掉将近三块钱去买了,学校应该发才对。

只是去考工,这还是超出了郑冬花的想象:“难道考工时,就不考这些理论了?”

“这些理论是可以背的。”

听到郑冬花有心动的迹象,郑建国笑了:“我听他们参加招考的知青说过,除了专业方面的知识,也就是数理化这些部分外,还会考一些文字上的内容。

有的是默写一段语录和自己的读后感,还有的是写一篇自传,就是让你自己介绍自己的情况。

这两种测验是用来看你对理论学习或者文件学习的程度,有个考上的知青说,他写自传的时候,就着重写了自己在农忙时用语录上的内容去鞭策自己,结合实际的进行了描写,四姐,你对语录和文件学习的还凑合吧?”

“嗯,凑合。”

郑冬花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这会儿的社员们也是要学习的,特别是在农闲的空档更是重点。

现在经过郑建国的这番说辞,郑冬花心中的疑虑虽说还没消失,却是已经较之先前少了大半,只是想起白天需要挣工分,也就迟疑的开了口道:“那你得和咱爹说晚上点油灯的事儿——”

“好~”

想起老爹这些天拉的脸,郑建国撇了撇嘴也感觉有些麻烦,郑富贵虽然同意他的计划不去走后门到卫校里旁听,可先前投入的本钱就算是打了水漂,得知这个事儿的杜小妹都没给爷俩好脸色,而晚上读书就要点灯熬油。

电灯是有的,大队部和知青的仓库以及副业那边的养殖场里面都有,可正因为这样郑建国才没办法去扯一条过来,一是钱不凑手二是这会儿没有分电表。

一个大表跑下来的电费按照灯的数量来划分,不说大家使用的时间长短,他总不能跑到那两个地方去数人家有几盏灯,再算上那损耗也不是他这小门小户能撑得起的,这也就把用电灯的想法给堵死了。

油灯对眼不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情况,郑建国没办法做出改变,就只能随大流的去适应,到了大队部卫生室看了看发现古丽没在里面,倒是郑富贵坐在桌子前正给人看病,过去瞅着他给人拿过药开了口道:“爹,怎么你在这里坐诊的?古丽大夫呢?”

第27章 没什么问题

“在隔壁念经呢——”

叮嘱拿药的人几句送走,郑富贵看了门外没什么人开口说过,郑建国也就明白老爹在说什么了?

隔壁就是大队部,念经则是指知青们盖知青点的心结,郑建国当即点点头道:“那怪不得,这次有新的知青过来,安置费什么的也到了,算上早就准备好的砖和钢筋以及水泥,知青点就可以开工了——”

郑建国记忆中关于知青的影视剧有不少,但是绝大多数的情节,那都聚焦在时代的刻画和坎坷的回城之途。

很少有关于这些知青们下乡插队时的待遇描写,也就没多少人知道这些知青们下乡插队时的安置费,是笔令时人都需要侧目的数字,按照插队(社队)和插场(农场林场茶场渔场)的情况不同,则分别高达五百块和一千块(开始时)。

按照粗略统计的近两千万知青以顶格的一千块来算,这是一笔两百个亿的支出,再加以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的各级知青管理组织和其他杂项支出,两百四五十亿的数字,是已经非常接近买了知青不满意和家长不满意以及农民不满意的那个数字。

而这个数字分摊到十年里面,再对比这些年间的财政收入去计算,可以得出个占比高达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结果。

当然,这些在没办法通过招工招干接班顶替回城的知青眼里是应该有的,而是没有去想同时下乡插队的知青绝大多数回到了城里,为什么会有以自己为代表的知青,还留到了一九七七年初的这个时候。

(参考七四年到七七年的三年间又下去九百多万人,而到了七八年底时只留有六百多万人没能返城,可以确认绝大多数的知青,是在下去后几年内就回到了城里。

剩下的大半部分应该都在没有办法以招工招干接班替班回城的边疆大荒,另外一半则就是王国怀这群人了)。

郑富贵一双不大的眼睛警惕的看了眼门外,回过头后摇了摇头:“你别给旁人说,郭支书想要弄个楼板厂。”

楼板的学名叫做预制板,是二十世纪初期出现在建筑行业中的模件,由于是在预制场生产加工成型的混凝土预制件,使用时直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式的安装,所以叫做预制板。

只是楼板厂与郑建国所在的大队副业相比,已经可以算到队办企业规模,而以这时的性质来说,还能划到国企的范畴里面,其性质完全不是养殖场和加工场俩副业能比的。

当然,其组建的难度也是高出一个数量级,郑建国下意识的开口道:“这不止是人工问题,还有原材料的水泥钢筋属于计划物资——哦,等到搭起架子来,就好去找指标了。”

这年月计划指标对于个人来说是个无解的难题,可对集体来说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而且现在的情况还处在不甚明朗的时候,各地的基础建设什么的还要不知多久。

记忆中随着拨乱反正的结束开始建设发展,三里堡大队的预制板厂飞快壮大,代理支书郭炳河也就顺利的转正。

可惜自己这只蝴蝶带来的效应有点大,新知青们提前好几个月到来不说,普通知青郝运也变成了革委会副主任的千金和外甥女。

想到这里,郑建国不禁开始为郭炳河的转正而担忧起来,挪用普通知青的安置费是没什么问题的,就是不知道寇阳和罗兰好不好说话?

“哦,你对这个也有了解?”

郑富贵两眼圆睁的瞅着郑建国,好在他这个话也只是问问而以,并没指望听到这宝贝儿子的解答,当即不等他开口的继续说了起来:“你来找我有事儿?”

“嗯,就是灯油可能不够了,这两天晚上看书的时间有点长。”

毕业这段时间虽然不长,郑建国却已经完成了从学生到社员的身份转换,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耕种时期,从上到下都在抓春耕的生产进度。

全家是除了老爹郑富贵还在干着赤脚大夫的活,家里六口人则都扛起了锄头到了三组里翻地,几天下来变的又黑又瘦的,郑富贵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你这些天好好休息下,考工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考上的,等你适应适应的再去看书也不晚。”

“没事,我现在也是在锻炼自己,城里来的知青都能咬牙坚持下来,我怎么也比他们强点吧?”

嘴上这么说着,郑建国的眉头却皱了起来,这些天他的日子并不好过,以前下地深翻的时候也是抡过锄头甩过泥,可那会儿都是干上两小时或者半天的,偶尔干过一天两天的就算是少见了,身上也就没有太多的疲惫感。

不想这些天的活干下来,才算是体会到庄稼把式的辛苦,好在这个经历被郑建国当做了读书的动力:“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能锻炼人的毅力和心性,只有深切感受这种田的辛苦,才能坚定我去考工的信心,要是考不上就得种一辈子地——”

郑富贵深深的被震动了,他很想说你以后也可以当个赤脚大夫,可想起这个活也只是个社员身份,别说是林山那样的医生了,便是工人也拍马都赶不上,当即满脸欣慰的开了口:“好,等到古丽回来,我去公社里再打点油,你也不要太熬了,11点必须睡觉。” ', ' ')

最新小说: 她每天都记不住我是谁 阻止反派灭世的正确方法[穿书] 我的世界多了一个你 谁是凶手[快穿] 手背 团宠:我有四个哥哥七个弟弟 家有炮灰[快穿] 和隐形眼镜恋爱了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原配 我在异世养丧尸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