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如死如生(上)
那是一种和常人不能言喻的「感觉」。此间本来便无多少的活物,所以自然是看不出出来甚麽邪异的端倪。
起码在「巴图温都苏台吉」看起来,外面的天依旧如此苍蓝,如一块碧玉翡翠宝石,就像是他祖先挂在了脖子上的蓝宝石。就连这「密法域」的风,也和以前都无有差别,一样的清爽。
就是一般的上师过来,佛心映照之下,便估计亦都看不得二处。
可是陆峰就是知道,眼前的这「天」,被完整的「分割」成为两部分。
这「天」的两部分,一部分如陆峰所见一般,都为「大日如来真性」所化。
另外一部分,便是略微的,带着一些黑暗的,如同是被一块茶色玻璃隔离起来的天边。
陆峰手中拨弄着念珠,轻声的念佛,神色坦然自若的任由着外头的「扈从」,朝着那一座城池而去。
止观察了这三分之后,陆峰推起来背后的「青莲寂灭魔口大轮」,叫其微微转动起来。陆峰的一根「诡手」,将其中「生根发芽」的「傩面」带了出来,缓缓的扣在了陆峰自己的脸上!
他再度试试这带着「神职」的「傩面」!
一股子难以言喻的「青草」气息,从这「傩面」上头扑闪了过来,扑在了陆峰的鼻子之中,随后,这一回这「傩面」倒是无有反抗陆峰,而是盖在了陆峰的脸上。那「傩面」上那一股子「拯救慈悲」的气息安然的盖住了陆峰和他身边的一人「一仙」。
止陆峰无有掌握此物,便不得驱使此物。
「面具」,特别是「傩面」,那边天生就带着祭祀的意思,更带着「表演别人」的含义。
此「傩面」,表演的自然就是那位他见过的,「黑洞」之中的「阴神」。
可能具有种种不可思议之能力。
止陆峰此刻止能藉助此物,看清楚了些自己「佛眼」看不甚清晰的地方。
带上「傩面」。
陆峰看见了天边的「花红草绿」。
这是喜气洋洋的队伍,穿红戴绿,吹吹打打。
他们从一处「似有似无」的黄土道路上打牌挂幡的走过去,样极喜庆!符合了去迎接自己「主君」的模样,不过里头有甚麽人,陆峰就看不太清楚了,止那一道「黄土路」上,极有蹊跷。
陆峰将其记在了心里。这般的情况持续了半个时辰,不过亦是这半个时辰的时候,他脸上的「傩面」,不时就有触须缓慢的摸出来,想要扎根进入陆峰的脸庞之上。
怎奈陆峰修习「普遍诸金刚」的琉璃身,又附加了「身之大圆满」,就算是这「傩面」,一时半刻亦奈何不得陆峰,触手出来,复又滑落下来,周而复始。
陆峰能感觉得到,此「傩面」,便是要「依臣职」。
它欲要「拯救苍生」,它欲要化作了自己本来应该有的样子,可惜陆峰却无可奉陪。
他不欲带上此物,真正化作了那「神灵」。
便是这「神灵」比他强大些,亦做不得大用,便是那原先的「神灵」,亦被缓缓的吞入了「黑洞」的「黑暗」之中,挣扎不得,更遑论是失败了的这「傩面」。
就如此,半个时辰之后,那敲锣打鼓的迎接队伍离开,陆峰知道自己的时间到了。
那些「仙人」的「扈从」离开了阴山,那极可能代表着那座「大墓」,或者是说「洞府」,已然空了。
这就是他去的最好时机,可能也是他最后一个机会了。
虽然现在的「阴山」亦长大了不少空间,不过好在「形」尚在。
故而陆峰这一次无有骑着大马,他将大马拴在了「乌拉站」之中,叫「巴图温都苏台吉」小心照护着这个小女娃娃。
临走之前,更是庄严的对着「巴图温都苏台吉」说道:「巴图温都苏,我要你,像是敬重『达萨玛』一般,敬重于她。
便是要将她看做是命根子,眼珠子,心尖肺子!我离开此地之后,不可有丝毫的事端出来。
敬畏他如同敬畏我这个僧人上师一样。
你可明白?
可能坚持?
可有疑问?」
「巴图温都苏台吉」说道:「上师,我明白了。
我一定像是照顾我的眼珠子一样,珍贵的照顾她。
便是出现了意外,亦是我死在了她的面前。」
他用自己祖先的名义发下誓言,用小刀割破了自己的大拇指头,抹在了自己的脸上,示意自己要是无有完成这样的誓言,就算是死去,亦无颜面对自己的先祖。
这已经是极其重的誓言了。
陆峰见状,趁着这个时机,留下来了「六字大明咒」为他护身,随后无有化作虹光,但是亦如一阵风一般,须臾之间,便再登上了「阴山」。
寻了正确的路,陆峰在山上就走,这山势陡峭不陡峭的,都不影响他走路如履平地!
「傩面」继续被他放在了「青莲寂灭魔口大轮」之中,隔绝了内外的流转。止他如同是一道白琉璃一般,行走在这阴山之间,形成了一道红黄白三色的彩虹。这一次,他无有念「六字大明咒」,这个时候,他用的是自己本尊的心咒!
止人已经离开,在风中还留下来了密咒。
「南麽,
三曼多伐折罗赧,
悍!」
淡蓝色的种子字俄而化作了赤红之色,熊熊的智慧火从陆峰的「颅顶轮」贯穿而出,化作了佛盖也似的一道华彩,流落在了陆峰的周围。
叫他踏足在这厄土之上,不被邪祟侵扰,便是路上有了些许窥视,亦不敢轻举妄动。
更是无有在这里留下来任何的信息来。
留下来的,只有「佛咒」!
只有「不动明王心咒」。
消灾解厄,化险为夷。
这样的僧人,他现在落在了一些州府的庙子之中,就可做一个「戒律长老」,绰绰有馀。
甚至于做一位「主持」,亦不是不可。
止他在这样一座充满了神秘的山中,亦无有甚麽安全感可言。
整座山上,充满了一种「死人味道」。
这并非是「腐烂味道」。
这是另外一种的「了无生机」。
一座山上,一点点活力都无。
就算是陆峰这样的大僧人行走在此间,都止觉得自己好像是在「蚍蜉撼大树」,自己在这一座山前,宛若是不自量力的「蚍蜉」,尤为恐怖。
好在陆峰佛心稳固的很,在「杂湖朗诺山」,在「扎举本寺」,在无数次和「班智达大师」的教导和学习之中,他的佛心,如同是铁围山一样,如同是须弥山一般。
完全不虞担心自己在这里佛心破碎,化作「厉诡」。
更无可能影响了他的任何判断。
整个「阴山」,便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出现在了陆峰的脑子之中,他的路线,提前便都是规划的好的!
不多时,陆峰就上了自己在记忆之中见过那道大路。
不过现在,陆峰顺着那道路上来,发觉了差异。
此处道路,比之于「仙人」记忆之中的道路,再度宽阔了三分。不过小处微变,大处仿佛。
陆峰顺着那路上前。
那些民夫马夫走了小半日的路途,陆峰须臾之间便来到了。
陆峰停了下来,小心谨慎起来。
应其实「仙人」记忆和现在的场面,其实亦隐藏了诸多的变化。
他的记忆,现在如同是一道佛藏。
上面写了甚麽,他随时都可以翻阅,内心澄净。
他清楚记得,自己和「阿东萨玛」的一言一语,故而他记得,「阿东萨玛」曾经言语说过几句话,尤其重要。
陆峰一路上,都在不住的回味。
其中一句话是:「一个问题是我们在那两天一夜,发生了甚麽。」
还有一句话是:「那个时候,一起去山上的,无止是我们。
还有其馀之人……」
这说明他们上山,起码便有「两天一夜」,还是最重要的「两天一夜」——陆峰可无有忘记,在记忆的最后关头,他都看得出来,那「和硕公主」和「大莲花座呼图克图」之所在,发生乱子。
都是厢车和马夫,民夫处,不可自持。
故而这记忆之中,隐瞒良多。
至于另外那一句,「一起去山上的,无止是我们。」
这句话要是粗略的以为,上山的除了他们萨玛和上师,还有台吉和公主,亦可合理。
可是陆峰觉得事情并非如此。
真实情况之下,那便是的确还有人跟着他们一起上山。
这无是一种无端的「臆测」。
而是一件事实。
是一种「忽而」感觉到的「事实」。
陆峰便感觉自己抓住了线索,却无可以完全的通透,便好似是自己在黑暗之中,摸到了一组角。
可是还无有用了自己神力,将这角的主人从黑暗之中拖拽出来,故而陆峰亦不知道这角的后面,到底是一只氂牛,还是一座黄羊?
亦或者是「白玛」一样的野神哩?
大上师,亦不能胡言乱语,反倒是更须得遵守了庙子之中的「戒律」哩。
更不要说他还是「永真格贵」。
事情亦和他想像的差不多。
他再度朝着「阴山」前头,行走了不远距离,便看到了路边两侧的尸体。
这些尸体已然是白骨化了。
身上的衣服,旁边的车架子,亦都已经腐朽。
连一个完整的骷髅架子都无有。
这些骨头,不要说是做「嘎巴拉法器」。
连做「人骨法器」的资格都无有,止几根毛发还顽强的贴在了骷髅头上,此处无有荒草,荒凉的紧,这些连白色都维持不住的骨头,再加上几根毛发和落在地上的牙齿,还有腐朽马车之中未曾腐朽的金银。
看起来萧瑟又诡异。
——这里便是经历过「飞沙走石」袭击的地方了。
止那处「碑文」,又在甚麽地方?
陆峰抬头看去,在他的眼前,则是蜿蜒如同盘肠一样,又继续向上的道路,说起来,完全无有一堵山壁,可以容纳了那一处「洞府」。
陆峰并无着急之意思。
他脚下「大慈悲韵」落在了这些骷髅之上,俄而之间,金黄色的火焰从这些骷髅上冒了出来。
无有生起来烟气。
这些无知道死去多久时间的「骷髅」,都在「大慈悲韵」之下,化作了粉末。
尘归尘。
土归土。
陆峰微微叹息一口气。
应他发现,这些尸骨,他们的真性已失。
其实无有了「超度」的可能。
便是连魂魄,都无知道去了甚麽地方。
不过这叹息之间,陆峰抬头站在此处,忽然抬起来了自己的右手,展开,露出了大巴掌,随即在自己光洁的额头之上,用力的「啪嗒」了一下!打在了自己的头上,发出了响亮清脆的声音。
「啊!」
「原来如此!」
「永真啊永真,你倒是迷障了!」
陆峰抬头往前看过去,忽而之间,就露出来了一种「恍然」的笑意。
他倒是无有想到,他一路上觉得不对的谜底,就在谜面之上。
他往前看去,应在「仙人」的视角之中,「仙人」亦是穿不透了那黑色的风,止在风之中,见到了「碑文」,止此处无有「碑文」,那麽若是那吹锣打鼓迎回去的「仙人」,便是发动了这「飞沙走石」的仙人,他的神通,他如何能看不穿。
所以,才有了「原来如此。」
事情从一开始,「阿东萨玛」便无隐瞒,已经坦诚的告诉他了。
——他的确看的是「仙人」的视角。
却无是这座「阴山」之中的「仙人」。
「倒是又『知见障』了,这一颗佛心,最近却无有时时刻刻的吹拂,上面已然是蒙上了一层『迷障』。
无有时时刻刻的亲近『本尊』。
永真有罪,永真有罪!」
陆峰真心实意的在此地忏悔,应自己「失明」而感觉到了惭愧,止此地不适合做「三摩地」,不然陆峰必定要在此处做「三摩地」来赎罪耶!应事情就很简单,他见到的「仙人」视角,便是「阿东萨玛」他们的「仙人」视角。
「仙人」,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亦是一个极其古老的「概念」。
就和「佛」这个觉悟者一样。
先秦丶两汉丶南北朝,隋唐五代南北宋,乃至于后来的元明清。
对于「仙人」的记载和定义,俱都大不相同。
陆峰何以以为,那些仙人,俱都是「位列仙班」的「玉皇大帝」和「道教仙人」耶?
难道除此之外,就无有仙人了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