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句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的话就是介子推隐居山林前对母亲说的话。
意思是说,既然明知道那些人的做法是错误的,我还要去学他们,那不是罪过比他们还大吗,况且我已经说过了,从此不再吃国君的俸禄了。
知道了这句话的意思后,那么接下来就得按照要求写出自己的理解了。
想了想,周青林提笔在稿纸上写了起来:
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周青林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千多个字,而后再加以修改和润色,检查无误后,周青林就拿出答题卷,把草稿上的文章誊抄了上去。
做好了这道经文,时间已过了午时。
周青林算了算,这题自己花了近三个时辰,也就是花了五个多小时才做好,由此可见,这三天可不轻松啊。
差役送过来的馒头早已凉透,周青林掰开细细吃了起来。
都说人是铁饭是钢,只有吃饱了才能有好的状态把考试完成的最好。
至于考篮里的那两包点心,周青林准备等到自己被考场干粮虐待的实在没胃口时再吃吧。
反正现在温度低,肯定放不坏的。
到了下午的时候,周青林又做了第二道经文题,只是还没等他誊抄到答题卷上,天就开始黑下来了。
他收了笔墨,依旧和前几次一样,周青林并不准备挑灯夜战,三面墙的号房又挡不住风,摇曳的烛火晃眼不说,也很难把字写好,所以这篇经文自己还是留到明天早上再誊抄吧。
周青林回想了一遍剩下的几道经文题目,他准备把睡着前的黑夜都用在研精覃思上,等想好了思路,明日答起题来就会轻松多了。
......
交了第一场的试卷后,考生们终于可以走到号房门口的巷道里放放风了。
周青林来来回回溜达了好几趟,走得热乎乎的,好似身上的血液又开始活过来了一般,整个人舒服极了。
只是嘴巴里没什么味道,想了想,周青林回到号房,从考篮里拿出点心包,打开,抓了几块被搜检官切成粒状的芙蓉糕,而后塞到嘴里慢慢吃了起来。
真甜啊!
......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312 16:40:12~20220313 19:06: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Josephine狐狸、?、瞄了一眼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寅初 40瓶;nklmly、一枕星河梦 20瓶;23200974 15瓶;隔壁如花、草莓蛋挞派 10瓶;风月 9瓶;24193496 2瓶;18509039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0章 、归真
早饭依旧是三个烧饼和一碗清水, 不过这次饼面上撒了芝麻,嚼着倒不显得单调了,不过难咬的程度还是一样的。
等周青林把掉落在案板上的几粒白芝麻用衣袖扫到了地上后,书吏又跟着挑筐差役过来发试卷了。
还是厚厚的一卷, 接过试卷后, 周青林依旧把全部考题先简略地翻看了一遍。
第二场考的内容比较多, 除了律法和算学,还有一诗一赋和一篇杂文。
周青林先看了看自己最擅长的算术题,心里想着最好占比能大一些,这样自己就有优势了。
可惜上天并没听到他心里的期盼, 整整二十张答题卷中算术题却只有少得可怜的两道。
算学上未能如愿,周青林只好把希望放到了背的滚瓜烂熟的律法题上。
结果, 还真如了自己的愿。
周青林心中一阵欢呼雀跃,这次的律法题有四道, 按往年来说, 也算是不少了,周青林看了一下题目内容, 基本都是以真实案例编成的。
先做律法题, 接着再做算学题,先易后难, 周青林决定先把自己最擅长的这两门做完成。
等算出算学题的答案后,周青林又用自己的方法重新验算了一遍,发现没有问题后,才仔细誊抄到了答题卷上。
忙好这一切,肚子已经饿的咕咕叫了。
他把考卷收回到了卷袋里, 而后把砚台和笔墨都放进考篮。
天虽已暗了下来, 可周青林依旧没有点上蜡烛, 他摸黑把两张烙饼吃进了肚子里,接着再灌了半碗水,就这样简简单单地吃好了晚饭。
随后他把上面那块台板拿了下来,然后和当凳子的另外一块板子接并在一起。
临时床就铺好了。
周青林心想,既然不能出号房走动消食,那么自己就躺在木板上用手摸肚子帮助消化吧。
先顺时针方向揉六个圈,而后再逆时针方向揉六个圈......
第二场剩下来的两天时间,周青林写了杂文和诗赋,如今的他不再受诗赋难作的困扰,所以时间上倒是挺宽裕的。
时间充足后,周青林写起字来就更加仔细认真了,这不,一手馆阁体写的黑亮有力,漂亮极了。
到了第三场,周青林一直重点练习的策论终于上场了,和自己料想的一样,两道策论题都是围绕着时事政治而展开的。
策论题的题目分别是《先谋于局,后谋于略》和《强军安国之道》。
周青林记起,先谋于局,后谋于略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本事或者了解问题,都要从事情的根本出发,等了解透彻后,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了解了句中的意思,再结合自己的理解,最后这篇策论具体要怎么写,周青林心中已有了如何破题开篇的思路了。
至于强军安国的这道题,在前段时间的复习中,周青林就以此为题作过好几篇策论了。
是以,今天他只要把自己觉得最满意的那篇重新再写一遍就可以了。
这样看来,这次会试自己也算是押对了一道题目。
不过周青林知道,这道题押中的考生肯定很多,因为每次会试的策论考题中,基本都会有这种关乎安国的话题,每次除了题目不一样,题意可都是差不多的。
所以,像这种考生们熟悉的不要再熟悉的策论文章,考官们要比较的当然是,谁的论点更符合题意,谁的论据更有说服力,还有谁写得更加精彩了。
有了大概的思路后,周青林便提笔蘸墨,在草稿纸上先作起《强军安国之道》这篇策论来: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我朝国土辽阔,物产丰富......西北突厥屡屡犯境,一刻都未停止对我朝的图谋......
因为心中已有成稿,所以周青林很快就把整篇文章都写了出来,润色一番后,再检查有无错字,发现都没问题后,周青林就开始誊抄了起来。
抄好之后,他又逐字逐句在心里把整篇文章默念了一遍,心中非常满意。
不过,他总感觉自己脑袋瓜里还有一句呼之欲出的话没表达出来。
到底是什么话呢?
闭上眼睛,周青林开始整理心中的思绪。
片刻后,他又拿起毛笔,在文章的末尾添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
......
二月十八,辰时刚至,龙门就被守着的兵士缓缓打了开来。
周青林提着考篮不疾不徐地走出贡院,再看自己身旁的考生,只见他们衣裳皱巴,头发凌乱,都一副刚出鸡窝之样,周青林知道,此时的自己和他们肯定是一模一样的。
他用手推了推歪得不成样子的发髻,而后再把披散下来的碎发全都别到了耳后。
整整九天都没有梳过头,可想而知,自己的头发有多乱了。
还有好多天未洗过的脸,周青林举起九天都用它擦脸的袖子,放到鼻尖闻了闻,嗯,有股难以言表的汗酸味。
走出辕门,周青林就看到门口停着好多辆来接考生的马车,车旁还有管家小厮等在那里,这些外表精致的车马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的大户人家才有的。
这样的场景前几次考试并没有碰到过,周青林心道,真不愧是一朝国都,这富贵人儿可不是一般的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