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穿书之诱宦为夫 > -By鸡排可乐(71)

-By鸡排可乐(71)(1 / 2)

那是什么原因?见他不语,韩福叹了口气,不能说,不能说,还是不能说!你连我都不信?别的我不提,可你想过吗。哪朝哪代皇帝判的冤案是在他在位时翻的,你如今这样不是打圣上的脸吗?

这道理宋宜之自然是懂,可他必须要这么做。否则新帝登基后再翻案,话就多了。

见说不通,韩福只能换了路子:听说你将所有证据都给了都察院,余新知是你这一派的,不需避嫌?

他其实并非我这一派。余新知不过是不与贺均为伍,才看似与他走的近些,若真论起党派之争,他本人还是不喜的。

因此他亦受陈泰信赖。又因为人耿直,也敢行事,宋宜之才选择将这几年寻得的线索都交给都察院去查。

知他是铁了心要翻案,韩福还是不放心:你此时将这事情闹大,能不能翻案还另论,若将多年征得的权势丢了,这后果你可担得起?

熟料宋宜之竟是一笑:担不起也得担。更何况也未必会丢,陛下现在比我希望贺均倒台。

抛去面子不说,诬陷宋家的元凶可是贺均。他别的躲得掉,这笔账却赖不过去,陈泰若想除去贺均,这却是个好机会。

瞧他神情,韩福不知该说什么,总觉得他要做的事绝没这么简单。

也罢,你若是惹了祸,可别指望我帮你。韩福起身撂下这一句话便走了。师徒一场他也是仁至义尽,宋宜之若真出了事,大不了他再找下一任,却不会因为宋宜之把自己搭进去。

他走后不久,便有人奉旨前来,暂时收走宋宜之掌印的职权,将他请出司礼监。

这一次,陈泰是真的很生气,他没想到一直谦卑恭顺的宋宜之也会玩这一出。只是就算如此,也没敢完全让他卸任,明面上只说让他休息几日。

刚出司礼监的门,宋宜之并没能奉旨休息,而是被太后请走。

如今距陈锦墨离京已有月余,太后的日子真的不多了,怕是等不到她回来。将他请去,也是为了交代遗言。

进内殿,满屋子的中药味让宋宜之不由皱了眉。床上太后的模样,亦是让他心口一紧。

太后躺着看了他一眼,便挥退左右,将他召来床前,见他半跪在自己面前,太后眼里终有些五味杂陈。

孩子,谢谢你。

宋宜之诧异抬头,对上太后和蔼的目光。不知是否是弥留之际的缘故,如今的太后神情都比从前柔和了许多,少了往日的威严,倒更像邻家的奶奶。

我待会儿与你说的话,你别告诉别人。太后说着深吸了一口气,勉力道,你也该知道了,锦墨不是原来的公主。

这话不免让宋宜之疑惑,他不懂太后为何知道。

你别急,趁我现在还有力气,先听我说完,我把锦墨的事情都告诉你。说着,太后皱眉回忆,大到陈锦墨哪一年毕业,细到她的出生年月,再到爱吃什么,有什么习惯,事无巨细都讲了出来。

锦墨这丫头命苦,从小就没了父母,一直一个人。又懂事,即便对我这个奶奶,有些事她都不说。那时候学校里一起读书的同学欺负她,她也不回来说,自己一个人扛着。

说着,有泪水自太后眼角滑落,滴在枕上晕染开来。

那时陈锦墨才小学,回来时书包衣服总是破了一角,初时她还没在意,只当小孩淘气不知道在哪磨的。直到见她衣服上有个来不及洗干净的脚印,她才知道这小丫头忍了多久。只可惜她一直没机会也没钱,送陈锦墨报个兴趣班学武术防身。

宋宜之静静听太后缓慢说着陈锦墨的过往,时不时总冒出些他听不懂的词来。在这字里行间亦让他知道,那是个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地方。

小孩子窜得快,我就看着她从这么点高,一直长到了那么大。笑着叹了口气,此时太后话也异常的多,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也不知究竟是什么心情,我走的时候就不放心,总怕她一个人住着照顾不好自己。可我没想到,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啊

她本该有大好的岁月,她本该太后说着哽咽住,猛拍身上被子,泄愤道,我说了多少遍,让她早点睡,早点睡,她就是不听。你们这帮年轻人都这样,就是不听老人的话!

莫名被点到的良好作息宋宜之来不及诧异,忙给她顺气。

无碍,是我急忘了,你们这的人睡得都早。太后说着歇了一会儿,再细细打量他,你这孩子心思也挺重,想的也多。其实人活一世,顾不了那么多,保护好身体,自己开心最重要。

你也是个苦命的孩子,知道你想翻案,我也没什么能做的,便托这大妹子的口,向你们皇帝留了句遗愿。也不知能不能帮上你。

虽无太后这一句话,宋家翻案亦是必行之事,可宋宜之还是感恩的。陈泰虽荒唐,可朝野上下的仁孝表率还是要做一做的,不会不听自己母亲的遗愿。

太后又道:锦墨的性子你也知道,有些事不是不与你说。是从前习惯了,身边一直没个商量的人,凡事都喜欢自己拿主意。我看得出来,她现在已经变了许多,也越发依赖你。

我就将她交给你了。我走后,也请你多多担待着,与她相互扶持。

听她在道遗言,宋宜之忙道:公主还有几日就回来了。

至少也让陈锦墨回来见她最后一面。

这事她想,太后也想,从年前一直拖到现在就想等贵妃生产后,子孙都回来,好见最后一面,只是身体再拖不下去了。她至少还有陈锦墨陪了几日,太后想再见太子一面,都再没机会。

她笑着摇头:没事了,这次她不是一个人。有你陪着,顶多哭一场也就好了。

原来的陈锦墨是有些孤僻的,戒备心重,不喜与人交际。她的生前所愿,便是这孙女有个值得依托之人陪着她。好在,到了这里后,这一切都实现了,陈锦墨有了宋宜之,有了娘还有这些兄妹朋友,她也早就该放心了。

弥留之际,太后只说了一句:我不是死,你别将我的事告诉她,徒增忧伤。

此后她便陷入沉睡中。入了阴曹地府她便成了魂魄,没有身体上的血脉联系,她便与陈锦墨断了今生缘分,只是情还在总还是不放心,才来这一遭看看了了心愿。

所以这对她来说并不是死亡,而是不能再在这里呆下去,终归是要去投胎的。

暂时不用回司礼监,等着三司会审的宋宜之,干脆留在了西宫,替陈锦墨行临终看护之责。也希望能多将人挽留两日,等陈锦墨回来。

太后大限将至,这消息陈锦墨是刚启程回京时听到的,当即先率亲兵赶往京城。快马加鞭赶了十天,不眠不休,到了驿站便换马,就算如此还是没能赶上见太后最后一面。

一路畅通无阻的入了皇宫,入目皆是素白。陈锦墨一路游魂似的入了西宫,见殿中棺椁后便有些站不住,直到被陈锦林拉入内殿换素衣时,见宋宜之在里面等着。这才卸了身上所有的力气,累倒在他怀里。

宋宜之伸手接住她,便听怀里传来哽咽之声。

我来晚了是吗?

第109章 曝光

陈锦墨不知道自己在宋宜之怀里无声哭了多久, 就像抱着水中浮木般,一直抱着不愿松手。宋宜之也就这样陪了她许久。

太后的丧事办的不算隆重,文武百官哀悼三日, 百姓一日便可释服。这是太后生前特意叮嘱,不愿惊扰百姓。

又熬了三日, 多日奔波的陈锦墨终究熬不下去, 被轿子抬回公主府昏睡了几日。在她昏睡之时,京中又掀起了一层波澜, 宋廉贪污一案,经三司会审后早有了结果,亦上呈到陈泰面前等他示下。

贪污一事自然是贺均构陷, 而后被宋宜之关进诏狱的舅舅龚常也递出一份认罪书,亲口承认是自己将谋逆言论放在宋廉书房嫁祸。这一桩事他都认了,自然也认下自己是受贺均指使。

顾忌着议和书并未找到,即便有了铁证,陈泰也只是治了其他人的罪,而贺均只是与他儿子一样, 在宫门外广场上受了廷仗之行,便让其在家停职待查。

能如此宋宜之也算目的达到了,三司会审后, 等到陈泰批准结果。便与宋曹两兄弟先后去了吏部与都察院,为宋廉等为官之人销了案底,再出来时余新知叫住他,歉疚道:

未能惩治元凶, 甚感抱歉。

最新小说: 震惊,全城豪门抢着跟我认亲! 命定福星 沉浮 天眼兵王在都市 炮灰意识觉醒后[快穿] 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懒得说话怎么了 在茶场的日子里 明月曾照 地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