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5章 (1更+2更)蝇蛆
孟家不让孟明锐掺和这件事, 让管家带着白向墨和齐铭一起前往殡仪馆。
殡仪馆管事看到郑管家,激动得眼泪都要冒出来了。
郑管家,您可算来了!
尸体怎么样了?
三少亲自吩咐, 我哪里敢怠慢。管事点头哈腰, 态度极为奉承,目光投向一旁的齐铭和白向墨。
这两位公子也是府上的?今儿是来把尸体带走的吗?
管事期盼地看着郑管家, 恨不得直接说你们赶紧把尸体带走吧, 小庙不伺候了。
郑管家介绍一番, 才问:我们三少可是花了大价钱把一间冰库都给包了,看管事并不乐意啊?
哎哟, 瞧您说的, 我哪敢啊。实在是那情况你也是知道的, 况且唐家那边一直来人, 还有学生跑到殡仪馆门前说我们为虎作伥, 这
管事小心翼翼地观察齐铭脸色。
齐铭看了看表:我们今天约了唐家人过来,看时间应该快到了。
管事舒了一口气, 这有商有量是最好不过了。
自从尸体被运过来,我们就把那间冰库给封了起来, 这期间没有人进去过, 当时来的时候怎么样,现在就是怎么样,门口还有警察看着。
齐铭点点头, 这些话你一会也跟唐家人提。
案子既然要查, 就得让所有人信服,否则还不如动用权势。
因此齐铭早早就通知了警察和死者家属, 在验尸过程中, 也让他们在场, 避免后面还得费口舌。
唐家派来的是死者的堂弟唐立春,以及死者的大儿子唐德,警方派来的人也是跟孟家并无交情,从前跟死者打过照面。
这些都是齐铭的安排,齐铭和孟大少的天然关系,很容易让人怀疑结果的真实性。
既然确定孟大少并不是凶手,那么整个案件除了他们,其他人最好都是唐家或者中立一派的。
唐家人得知白向墨是这次尸检的检验师时,都露出了怀疑的目光。
白向墨本身年纪就不大,脸又比较嫩,一看就像是还在读书的学生,他们不由怀疑他是否有这个能力进行尸检。
齐铭也同样做了准备,将一份文件递给唐立春。
这是白法医在上海破过的案子,以及发表的关于尸检的各类文章,都已经得到了医学院教授们的认可。硅藻实验、指纹显现,隐性血迹的呈现等等,都是这位白法医从国外带回来的知识。
唐立春接了过去,虽然看不懂可还是翻了翻里面的资料。
白向墨心底有些诧异,却又觉得理所当然,齐铭总是能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让他只需要专心自己的专业即可。
齐铭不忘补充道:警察局从铁棍上发现指纹,那理论方法也是这位白法医提出来的。
唐立春和唐德对视一眼,将资料收起来又递给了齐铭。
唐立春的表情不再跟刚来时一样充满了不信任,道:
孟家人既然这么有心和坦荡,那我们也不吝给你们自证清白的机会。
白向墨此时才出声:验尸过程中,难免会令家人不适,还请你们一会不要打扰我的工作。在这过程中,务必要根据我说的去做。
唐立春和唐德都应了下来,唐德的表情明显透着一丝胆怯。
白向墨望了他一眼,就将提前准备好的防护服让大家穿上。
当尸体从冰库中拉出来的时候,还未拆开用油纸制作成的裹尸袋,透过口罩就已经闻到了一股浓重的尸臭味。
解剖地点在另一间屋子,尸体从停尸房运到解剖室,一路残留腐臭味,让人忍不住作呕。
白向墨也忍不住皱起眉头,他是法医可不代表他的鼻子就不好使了,只是闻多了习惯了忍耐,可还是无法避免生理上的反应。
你没事吧?齐铭关心地望着他。
白向墨看齐铭淡定的面孔,又看看其他几位已经要撅过去的样子,心中很是佩服。
这个程度还好。
当解开裹尸袋,唐德直接忍不住跑了出去。
尸体不仅高度腐烂,呈现可怕的状态,味道浓烈刺鼻,上面还有被冻住的蛆虫等,密密麻麻的,腹部还被啃出很多小孔洞,看着非常地恶心恐怖。
监督的警察也不由往后退了一步,生怕靠近之后那些蛆虫会往自己身上爬。
唐立春作为见多识广的长辈还算立住了,可整个人也摇摇欲坠,口罩还不够还拿出自己的手帕捂着鼻子。
白向墨见状不由皱起眉头,死者被发现的地方,是不是比较湿润?
北平整体是比较干燥的,依照发现尸体的时间等信息,这个腐烂程度已经蛆虫的繁荣情况,更像是阴冷潮湿的地方才会出现。
那片住处附近都是林子,不远处还有一片水域,屋子的位置又属于低洼处,整体比较潮湿。附近邻居愿意搬家,也是因为那里太过潮湿,住着并不舒服,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得了风湿。
白向墨用镊子将一只蛆虫夹了起来,放在面前观察,都被冻住了。
殡仪馆管事硬着头皮凑过来道:三少说,在尸检之前,一只虫子也不能丢,所以我们用了比平常更低的温度存放尸体。
你去把冰库还有走廊以及这间屋子的温度都记录下来,条件允许的话连湿度也一起记录,每小时记录一次。
管事连忙应下。
白向墨用镊子将尸体上的虫卵和大小不等的幼虫都采集了下来,并要求将它们妥善保存好,一副非常重视的样子。
你采集这些蛆虫干什么?齐铭道出所有人心中的疑问。
这些是蝇蛆,苍蝇对尸臭极为敏感,他们能在人死之后十分钟左右就达到尸体,一个小时左右产卵,它们的生长是有规律的。
在一旁记录的管事忍不住问道:那又怎么样?
通过这些虫子的生长规律,根据最老的幼虫,我们可以借此推断死者更确切的死亡时间。
还能这么干啊?!
管事惊呼,其他人也很震惊,完全没有想到还有这种说法,真的是想都没想到。
白向墨的目光瞟上了一旁的唐立春,耐心且尽量用大家能听得懂的语言解释道:
尸体腐烂前,尸体的死亡时间是比较容易根据尸僵、尸斑、尸温度等推断出准确的死亡时间,可当尸体腐烂之后,死亡时间推算只能得出一个大致的时间。
像死者这样的腐烂程度,介于腐败期和后腐败期之间。排除尸体被冻住延缓腐败的这四天时间,死者死亡时间在送入殡仪馆之前的十到十五天左右。
之前的检验吏推断的死者死亡时间就是如此,我看过尸检报告,并不能准确证明死者死亡时间就在孟大少出现在那里的时间。
死亡时间无法精确到天为单位,也就无法判断死者是否死于孟大少出现在案发现场的那天,死亡时间对于案件的判定结果有极大影响。
白向墨在来之前,就已经仔细阅读了整个案子的描述,其中自然不会放过他的专业部分。
这件事涉及孟家和颇具盛名的一名文人,政府这边派了很有经验的检验吏进行了尸检。
检验吏的尸检报告还算详细,虽然并没有进行解剖,可对观察到的细节都一一进行了描述。
白向墨会这么耐心地解释,也是要从一开始就让大家不要认定之前检验吏推测出的死亡时间。
堂兄就是那天失踪的,并没有人发现他的踪迹。
这也是当时评判死者死亡时间的标准之一。
我只相信死者尸体呈现的信息,根据检验吏的推算方法,死亡时间无法确定准确到天为单位。
侦查也有不到位的时候,尤其人们如果被某些信息影响,也很容易在调查的过程忽视掉很多细节,导致了结果的偏差。
通过调查报告,白向墨看得出,自从确定孟大少出现在那里,打死死者的铁棒上又有他的指纹,再加上两人之前还曾交恶,警察局立刻就认定是孟大少杀死了唐立群。
由此,很多调查明显敷衍,并不想再浪费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