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鸨/应石:
应石不敢置信:他就只是扭伤脚?那怎么弄的跟马上要死了一样。
大夫:额
池明贤抽抽噎噎,那我还要痛多久啊?
大夫更无语了,养养就好。公子不必如此如此谨慎。他差点就脱口而出娇气了。
池明贤落地走动了一下,随后掀翻屋顶的惨叫传来,痛啊,痛死我了
应石一个色中饿鬼都愣是被他搞的没了兴致。
贤弟,不然本将军派人送你回去。
池明贤可怜巴巴道:我初来贵地
应石:
行叭。
应石:贤弟若不嫌弃,可到本将军府上歇歇。
不嫌弃不嫌弃。是我的荣幸。池明贤成功进入应府。
他跟一个土包子样左右张望不时发出惊叹声,把应石吹捧的高高的。
应石心里美,也不计较池明贤爱哭爱闹了。
应石以前处处被人看不起,发达之后最喜欢别人吹捧他。池明贤赌术好,说话中听,实在挠到了他的痒处。
就是那个女人,可惜了
应石睡着前还在想,改明儿指定要官家小姐出身的伺候他,那才有面子。
客栈里,文大郎对女子道:你暂时先躲在这里,过两日送你出城。
池明贤去勾搭应石,文大郎就带人在外边接应,但他没想到中途会救下一名女子。
当时在青楼大门,池明贤眼睛都快使抽筋了。
女子一跑出去后,文大郎的人就帮忙带走,所以后面青楼的人才找不着。
女子屈膝行礼:多谢公子。
她眼中含泪,但眼里却是劫后余生的欢喜。
文大郎心底叹气:你叫什么名字,家人呢?
回公子,我叫乔雨。却是半口不提家中人。
文大郎是个心思剔透的,便也不问了:你去内室歇着,我在外面,乔姑娘不用害怕,我不会越界,此举是为了掩人耳目。
乔雨点头:我明白的。
文大郎在桌边坐了一宿,第二天浑身酸痛。
池明贤那边不知何时有结果,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文大郎让人去给他买了木架子,自己回屋在外室组装了一张简易的床。
乔雨有些愧疚,但也没有其他法子。
池明贤跟着应石厮混了十来天,池明贤的脚好的差不多了,但还是杵个拐杖,他跟应石逛街。
忽然一个小孩儿跑过来乞讨,池明贤夸张的边跑边叫,躲到应石身后:将军,他身上好臭。
小孩儿脸都涨红了,举着碗手足无措。
池明贤觉得奇怪,小孩儿反应好大,不应该啊。但眼下不容他多想。
应石也黑了脸,一脚踹向小孩儿,幸好池明贤先抱住应石往后挪了挪,小孩儿只是被蹭到,对方爬起来麻溜跑了。
应石恼怒:你抱我干嘛!
池明贤讪讪:那小孩儿身上有虱子,恶心。
将军,他们不是都说将军治理有方,怎么这中州城这么多乞丐啊。
应石吭哧:他们都是懒货。
可恶。池明贤比他还生气:这种懒货就不该留在城里。
幸好明王还没来。不然看见了,肯定怀疑将军的治城能力。明王就是黄天军的首领,大靖皇室被俘后,黄天军的首领也光明正大称王了。
应石倏地一惊:贤弟说的有理。该怎么办?
池明贤微微一笑:简单,把这群懒货赶出去,赶走坏的,留下好的百姓,谁不称赞将军英明。而且
池明贤忽然压低了声音,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
应石下意识凑过去,池明贤小声逼逼:将军,我听说明王很看不惯赤袍军,咱们把这群懒货赶出去,然后在城门严防死守。这群懒货进不了城门,您说会怎么样?
应石眼睛一亮:他们会去赤袍军的地盘。
没错。池明贤信誓旦旦:您看那么多张嘴,吃也能把赤袍军吃垮。
应石犹豫:赤袍军没那么傻吧。白给人粮食?
池明贤冷笑:将军,咱们用计啊。您到时候找个人跑到人群里高喊赤袍军大丰收,赤袍军有粮。这群懒货凑一起,又饿疯了,到时候会如何呢?
应石略略思索,随后大笑:贤弟好计谋,高,实在是高。
等这群懒货把赤袍军干下去,他再慢悠悠去捡功劳,白得的馅饼!!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712 14:28:33~20220712 17:22: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铲屎官预备役 20瓶;凌蝶 10瓶;王爷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7章 且等着看
连晴多日的天终于卷了乌云, 阴沉沉,让人心头压抑。
中州城的城门处哭声一片,士兵凶神恶煞的拿着铁刀驱赶城里没有住处的百姓。
叫骂声, 哀求声,哭嚎声混合到一起,吵的人都要炸了。
池明贤和应石立在高楼看着这一刻,叹息:世道不易。
应石附和:是啊,世道不易。
池明贤垂下眼, 遮住了眼里的讥讽。
那些无家可归的人被赶出了中州城,他们多是老人,身有残缺之人,幼小的孩子。
应石也不傻, 或者说明王不傻,他们深知维持战斗力需要青壮,而那么多成年男子聚在一起,又需要年轻的女人泄火,减少纷争。
所以明王除了自己的心腹,对青壮最好, 然后是年轻的女人。与其说是对女人好,不如说是默许势力内建造各种各样的青楼,把一部分未婚的年轻女人搜罗起来, 给她们一口饭吃,每日都做着皮肉活,鼓动剩下的女人跟男子成婚, 老老实实种地产粮。
明王势力内的田地利用率只有三分之一。仅有的粮来供这支庞大的队伍吃喝, 连来往的商人都吃不消。
最后一个小乞丐被踢出城, 中州城的大门关上。
众人心如死灰, 此时人群里不知谁吼道:咱们去新游县吧,新游县距此地不过七八十里,听说赤袍军今年大丰收。他们随便给点吃的就让我们活了。
反正都要死,何不拼一拼。也就几十里路。
众人眼珠子动了动,少顷有人颤巍巍站起来。
他们没有意识到说话的人语言流利,富有逻辑,他们想不了那么多,现在他们只是想求生,只是这样而已。
只是这些人大多是强弩之末,对他们而言,七八十里外的新游县远的像在天边。幸好中途遇到一支商队。
那真是顶顶好的人。给他们吃喝,稀饭里还放了咸菜,暖乎乎的,有人当即就哭了,眼泪混在稀饭里一起下肚。
人群中一个小孩儿哭的抽抽,但喝稀粥的速度不慢,吃完了还舍不得的舔舔碗底,这时旁边递过来一个小碗,碗里还剩一点稀粥。
给你吃。
小孩儿摇头:哥哥饿,哥哥吃。
两个孩子对视,大孩子妥协了,把剩下的稀粥喝下。
如果池明贤在这里,就能认出这个大孩子就是被他嫌弃臭而窘迫的人。
柏玉静出身腐书网,自幼习圣贤书,从未想过有一日会沦落为乞儿,更没想到他放下身段去行乞就被人直白嫌弃。
按理说他能识文断字,不应如此,但当初应石带人攻城,他父亲和祖父气不过,写了文章大肆抨击,导致他们一家人死的死,散的散。
有柏家这些文人被诛在前,其他文人被迫从了。
旁边的小孩儿叫小花,跟柏玉静没有血缘关系,只因为小孩儿的母亲给过他半个馒头,后来小孩儿的母亲死了,柏玉静就把人带着。
他把小孩儿的头发割断,装成男孩,两个人以兄弟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