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夫人不知丈夫的想法,只认为是自己不争气,只生下一女,对夫君的妾室多有忍让。
若不是叶敛神来一笔,康成伯的如意算盘还真能成功。
不过假如就是假如,伯夫人的嫡女占了世子之位。
将爵位视作囊中之物的庶子如何能甘心,这不就撺掇着康成伯使坏。
他们不知道的是,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暗卫的眼皮子底下,直接人赃俱获。
老康成伯带着孙女找叶敛求情。
叶敛当场就把康成伯的小把戏告诉了二人。
老伯爷认为朕该如何判呢?叶敛反问。
老康成伯心累地流泪,他糊涂啊!
门当户对的伯夫人,是结两姓之好,是联姻。
康成伯此举,莫说结好,不反目成仇都是万幸。
叶敛看向一边茫然无措的康成伯世子,世子是受害人,说说你的想法。
父母相敬如冰的假象被狠狠撕开,刚刚立为世子的小姑娘眼中是遮掩不住的愤恨。
她被母亲保护地极好,却也偶尔见过家中妾室张狂的模样。
康成伯世子第一次试探地露出爪牙,跪拜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臣不敢有想法。
叶敛轻笑,视线落在老康成伯身上。
老康成伯含泪表态,臣谨遵国法。
儿子虽然做了糊涂事,但好在被圣上提早发现,没有成功,好歹能保住一条命。看在孙女的面子上,亲家也不至于真的反目成仇。
老康成伯不知是喜是悲。
同康成伯一起,叶敛还抓了几个搞事的朝臣。
均是各有各的小辫子。
甚至有一位比康成伯还要奇葩,膝下无子,还不要嫡女继承爵位,竟是因为和侄媳扒灰,生下了私生子。
叶敛大发雷霆,质问道,这便是尔等反对新爵位制的原因不成?
说罢,甩袖而去。
如此朝臣谁还敢反对,官员重脸面,再反对岂不是心中有鬼,万一被归到康成伯之列
真真是死不瞑目。
见识过星际花花世界的子夜也被古人的开放惊呆了。
宿主你是怎么猜到那个小孩是私生子的?子夜很好奇。
叶敛脸上露出一丝柔意。
子夜连忙开口,闭嘴吧,我知道了。
秀恩爱,死的快。
叶敛:他和皇后看话本的时候偶然想到的,怎么就秀恩爱了?
误会了的子夜心中默默吐槽,古人玩的还挺花。
没了这些人的反对,女子袭爵一事是彻底定了下来。
待到来年开春,大都冰雪消融,又有了新的大事:
三年多前离开大周,出使北燕的使团回来了。
为首的使者正是梁施芊。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回来却是沧海桑田。
离开时是汴梁,回来已经是大都。
梁施芊不免有些感概。
钟离熙同样感慨,但她更关心的是梁施芊接下来的去处。
叶敛没有隐瞒他的想法,我想让她去理藩院。
朝中凭她自己,暂且打不开局面,莹然曾说过,她擅语言。沈溪正在准备第二次的出海,于她是最好的选择。
理藩院原本是闲散的衙门,远洋船队返航后,负责招待远洋来使。
海外贸易这么一大块肥肉叶敛不可能放弃,更何况还有事关未来的航海大发现。
理藩院在未来会是举足轻重的部门。
当然,梁施芊若有另外的想法,叶敛不会强求。
钟离熙点头,梁大人这边我来说。
回到莱国公府的梁施芊不知圣上对她的安排,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世子妃史氏在女儿归家第二日便搜罗来一叠男子画像,芊姐儿快看看,可有看得上的人家。
梁施芊打开画像,多是而立之年的男子。
这个年纪的男子,娶妻也是继室。
你的年纪也不小了,该定下来了。
第114章 旱灾
梁施芊了然,纵然自己是为大周出使北燕,但女子的年龄是硬伤。
她已经二十三岁了,这个岁数,应该有儿有女,操持家务了。
史氏展开一副画像,这是监察御史家的公子,原配早逝,没有留下一儿半女,你嫁进去和原配也差不到哪里去。
梁施芊不做声,史氏的一腔爱女之心,她能感觉到,但她不愿意。
史氏抱怨道,早知道四年前就不该让你进宫当女官,派到北燕这种荒僻之地,白白耽误了好年华。
我托了太后从汴梁寄来了宫廷的润肤露,你别忘了抹,把皮肤养回来。
史氏小声嘟囔,似乎是嫌弃大都干燥的春季。
梁施芊摸了摸脸,确实没了几年前的光滑。
北燕待使团如贵宾,但北燕王庭在塞上,习惯了夏季强烈的阳光和冬季凛冽的寒风,饶是萧太后都忽视了这点。
梁施芊在北燕呆的时间长了,骑马射箭、摔跤露营、四时巡狩也都参与过。
她忙着与萧太后和两国互市的商贩做中间人,哪里还顾得上护理皮肤。
史氏留下一堆画像,要女儿仔细考虑。
梁施芊将所有画像展开,漫不经心地看着。
此次从北燕归来,宫中对她的安排如何,梁施芊也没有底。
内廷的女官和宫女二十五岁可离宫,不离开的就要老死宫廷。
虽然四年前她毅然进宫,已经做好了老死宫廷的打算。
但上天厚待,让她有了见识天地之大的机会,为国出使。
她还能甘心困在皇城之中,为一家之臣吗?
梁施芊不由得想到北燕的萧太后,雄鹰一般的女子,手握北燕大权,群臣俯首称是,燕帝尚要避后。
萧太后见到她的第一面,夸她有大国气度。
梁施芊心知,使团的优待有赖于大周,就是萧太后待她格外和蔼,也不过是认为大周派女子为使臣是站在她这一边。
梁施芊将画像卷起。
女子袭爵已经开了先例,朝堂上多一位女官也不是不可能,对吗?
梁施芊理好自己的官服,吩咐婢女,宫中的消息记得及时告诉我。
钟离熙没有让梁施芊等太久。
翌日,凤仪殿便宣了梁施芊入宫。
女官隶属于中常府,到底是内廷官员。
时隔多年再见,两人都心怀感概。
当初在汴梁时,两人同为汴梁双姝,关系却不是很亲近。
没想到反倒是现在站到了一起,真是阴差阳错。
臣拜见皇后娘娘。
钟离熙亲自将她扶起来,梁大人不必多礼。
梁施芊端端正正立在一边,不卑不亢,直奔主题,皇后娘娘召臣有何事?
圣上要我问问你今后的打算。钟离熙同样默契,理藩院有一个位置很适合你,但要随船队出海。
臣愿往。梁施芊坚定道。
钟离熙虽然高兴她的爽快,但还是提醒道,远洋船队,可能两三年才能回来,会有风险,你考虑清楚。
梁施芊不改初衷。
钟离熙点了点桌子,既是如此,梁大人就好好准备,理藩院属外廷,祝梁大人得偿所愿。
晴儿将梁施芊送走,回来时眼睛亮晶晶的。
她让我谢谢小姐。晴儿凑到钟离熙身边说道,跟换了个人似的。
钟离熙含笑,原本不是池中物,得展所长,现在变平和了。
常说深闺怨妇,朝中官员仕途不顺尚且会郁闷,更何况原本困于内宅的女子,将全部注意力放到夫君儿女身上,有朝一日没了用处,可不是会幽怨。
晴儿点头应道,梁大人真有魄力。
莱国公府这样的门第,给她找一位夫君不难,嫁进去就是诰命加身,梁施芊却坚持自己走这条荆棘之路。
钟离熙淡然一笑,总要有人先站出来争取,不然也不会有如今女子袭爵。
世上的路总是人走出来的。
叶敛将梁施芊的事交给了钟离熙,自然是放心的。
此次使团归来,还带来一个惊天消息,前朝正为此争吵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