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有鲤点了点头,目送这人离去,随即转身开始循着金色光线前进。
很快,她找到了玉佩对应的铺子。
这一看,便有些愕然。
且不说这铺子大得过分,还是三层,位置也是最好的。刚刚从大门进来时,一眼就能望见这座楼的栏杆。
那枚玉佩已经嵌入大门的锁内,看样子是解锁的一环,她试着推门,轻轻一下便开了。
预想中灰尘扑扑掉的情形没有出现,里面每一块地板都光洁如新,看上去平日没少有人打理。
带着探究的想法,宁有鲤把三层楼的铺子转了个遍,最后得出结论:这是块风水宝地。
不然,她进门的时候,也不会接收到周围店家羡慕嫉妒的目光。
这个铺子已有几百年没人来过了,姑娘竟是这里的主人幽灵似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宁有鲤猛地回头,又是一个严密打扮的人。
鬼市到底有多少这样的人?
那人似乎发现宁有鲤被吓了一跳,态度极好道:我是鬼市的掌事,也是负责这一条街店铺的人,姑娘若有什么问题,可尽管问我。
宁有鲤定了定神,想到自己确实也有一些问题,便道:敢问,在这里买卖东西可有什么条件?
掌事道:条件有二。凡在鬼市交易者,每笔抽利两成;凡在鬼市内有店铺者,出一算学题。
宁有鲤有点懵,抽利她听懂了,出题又是什么?
掌事解释道:这也是市司的要求,也算是进入鬼市应付的报酬。商贾每日往来牟利,定对数理通晓一二。
宁有鲤明白了,又问了第二个问题:若我平时不来,又有货物留存,如何与人交易?
掌事答:鬼市内有负责各项事宜的掌事,可代为管理,无需酬劳。
宁有鲤点了点头,这样正好,她如今没多少东西可卖,最多在这里存放不值一提的一点,但随着今后在清匀宗资历增加,鱼塘物种增殖,收获成倍增长,便能提供相当可观的库存。
只要耐得住寂寞,熬得住时间,就不愁以后赚不到。
那先帮我代理着吧,我可能要过几年才能自己来。比如度过剧情以后。
掌事颔首:这间店铺从未有人经营过,故还未有名字,姑娘可愿为其取上一个?
宁有鲤沉吟半晌,那就,仙渔楼吧。
又能体现出咸鱼的目标,又是修仙人开的,又暗示她是个打渔的,这个名字简直不能更完美了。
店铺的牌匾皆由鬼市最精巧的匠人打造,最迟三日便能挂上了。掌事认真记下这个名字,又道:店主若要开业,需要提供一定量的货物,姑娘可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宁有鲤从怀里拿出锦囊,又从锦囊里拿出两个布兜。
她道:来得太急,没有分类,您点点吧。
宁有鲤打开布兜,露出里面的内容她把上次从沧澜秘境搜刮的东西全都拿出来了。
掌事瞠目,他在鬼市管事多年,凭眼力就能看出这些东西价值不菲,品质出色。
他忙道:请姑娘在此等候片刻,我这便去清点。
掌事拿着东西走了,宁有鲤继续在店铺内闲逛。她刚刚观察过,鬼市内,摊位多是平庸之物,店铺稍好一些,却也不够如此。当然这里也有不少好物,但都是沙里淘金,难上加难。
不一会儿,掌事回来了,拿着一堆木牌与及价值估算账单,郑重妥善地交给宁有鲤。
姑娘看看,这价钱可能接受?这些账目拿好,以后回来查账也方便。
宁有鲤看了一遍,鬼市给出的报价还算丰厚,虽说抽取二分利有些肉疼,但为了这里不用操心的托管制度,也是值得的。
就按这样办吧。
掌事应声,又道:市司稍后便来讨姑娘出的算学题,请姑娘好好准备一番。市司为人和煦,姑娘自然不必紧张,只是市司喜爱算学,题目自当是越难越好。
说罢,他递过来一支笔,一张纸,一台砚。
宁有鲤点点头,待掌事离开后,将笔舔上墨,静静等起鬼市主人来。
她已经盘算好了,全部剧情结束之前,她只偶尔来鬼市添添货,不求暴富,平稳进账即可。等剧情全部结束后,她便能攒下一笔钱,从此无忧无虑,闲游人间。
宁有鲤一边想,一边在纸上写写画画。她的毛笔字写得并不很好,只能说看得清楚,为了让等会要来的鬼市主人明白,她还特意在旁边画了几幅图加以解释。
终于,余光中进来一抹深灰色的影子,她抬起头来,果然是刚来时看到的那个人。
宁有鲤立即起身,拿起已经干了墨迹的纸张,道:市司要的算学题已经出好了鸡兔同笼,了解一下?
作者有话说:
其实鬼市名有个谐音梗x
下一章就是快乐的文案捞鱼剧情( #039#039)
第二十二章
两年后,季春。
漫山遍野杏花盛放,九千青石阶上人山人海。
每三年一度的问仙典仪,是清匀宗面向天下招收弟子的时候。
作为修真界第一宗门,每当仪式开启,总会吸引不知多少向往仙途的孩子,形成这样的浩大声势。即便从云端的高处向下望,也能看见无数密集而渺小的人影缓慢行进。
在这云集的队伍之中,有一名衣着朴素,神情淡漠的少年。与身旁笑闹吵嚷的同龄孩子不同,他的气质要更为成熟,一看便知是家中贫苦,早早当家的。
但少年的眼睛很是好看,宛若高山之巅的夺目星辰,又似海底凝结的万年寒冰,其间闪烁着坚韧的光芒,光彩灼然难以忽视。
有人注意到了他,却又看到他衣服上缝补的粗糙布条,一瞬的怜悯之后又变成了轻蔑。
很少几乎可以说没有穷苦人家的孩子能够拥有可观的天分,因为富贵人家早早便能给自己的孩子寻宝求药,打下底子,而太穷的人因为穷,温饱都成问题,体质也会早早被俗物沾染得混沌不堪,失去那份灵气。
秦楚。有人拍了他一下,唤出他的名字。
少年回过头来,漆黑的瞳仁亮得慑人。
我死活都没想到,问仙阶竟有这么长。拍他那人锦衣华服,不知是哪个富贵人家的小公子,但因气喘吁吁满头湿汗,已经略显狼狈了。
问仙阶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阶,我们如今只在一千零五百阶处。少年神色淡然,唯有抓着包袱的手指攥得发白。他的视线落在越往上越稀疏的人群上面,直直没入雾与云里。
那小公子擦了把汗,看了少年一眼,愕然道:我们都走了这么久了,你怎么像是没事人一样?
但他马上又嬉皮笑脸起来,我说,待会儿我要是走不动了,你可得拉我一把。
少年不置可否。
问仙典仪,第一关便是登问仙阶。
为期三天的时间里,这九千多层石阶,必须一步步脚踏实地走上去。每日从清晨算起,落日前结束,到达山门者,则有资格测试灵根资质。
今天便是最后一天。
前来参加典仪的人虽比第一天少了许多,却仍能感觉到凡人对求仙问道的热情,九千青石阶上各段都站着人,只是山脚下摩肩接踵,山腰上零星几个罢了
你们说今日能走上来几个?
寒山之上,一行外门弟子聚在一起,眼巴巴地张望着问仙阶的盛况。
这几日各峰峰主忙到不见踪影;内门弟子又唯恐在新师弟师妹面前出糗,加紧修炼;剩下的,也就只有春日无差事,大把空闲的外门弟子了。
说走都是照顾面子,青石阶又窄又陡,到了最后,那零星几个几乎是撑着爬上来的。
不超过五个。陆壬是其中一员,他环臂站在旁边,语气十分笃定,第一日上来五十人,昨日上来二十人,今日定会更少了。
陆师兄为何这么说?万一今日更多了呢。
陆壬摇了摇头,越有本事的往往到得越早,况且这么多年,都是赶在第一日的多,哪有赶晚不赶早的道理?第三日才来的,往往只是想碰运气罢了。
几人觉得很有道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不一会儿,陆壬又开启了新话题,这么多人,光是看着太没意思,不如我们猜猜谁能走上山门来?
人人都知仙途漫漫,需要长久的坚持与自省,入了门才是开始,但大部分情况下,很多人连走到山门前都是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