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潮流 > 五爱心姐姐的故事

五爱心姐姐的故事(2 / 2)

“国家往外面花的冤枉钱少啊,单是邻国那个某三代,能吃掉我们几个省的财政收入,这王八蛋得了便宜还卖乖,动不动就要核试验。”许忠仁也是一脸愤愤然。

“要说冤枉钱,国内也不少哦!家电下乡骗钱,电动车补贴骗钱,科研经费骗钱,钱都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相反,全民医保没钱,免费教育没钱,我看单是三公经费省下来就能做成这些事。”郑国风也是深有同感。

说着隆中的留守儿童,郑国风突然想起自己的侄子和外甥。当年弟弟妹妹为了他这个当哥哥的能读书考大学,初中毕业就主动出去打工,郑国风的大学生活费大部分是弟弟妹妹打工挣的。郑国风大学毕业留在京城过上了好日子,但弟弟妹妹始终在外打工,结婚生子后小朋友也是留在老家让老人带看。

有一年春节,郑国风一家回老家过年,虽然是短暂的几天,但是他马上发现了问题。无论是侄子还是外甥,都不围着爸爸妈妈转,要么找小伙伴玩,要么缠着老人要这要那的,明显的也不Ai学习。郑国风临走前找弟弟妹妹谈心,劝他们不要夫妻两个都出去打工,留下妈妈在家照顾小朋友,男的出去打工。弟弟妹妹为难了,说他们做的都是苦力活,一个人在外面打工养不了一家三口。已经当上北方石化分厂厂长的郑国风就对他们说,弟弟和妹夫跟我去北京吧,工作我帮着找,保证收入不低于两口子在南方打工的收入。听到当厂长的大哥打包票,两家人痛快的答应留一个人在家里照顾小朋友。

回到北京的郑国风第一次违心使用手中的权力,把弟弟和妹夫安排到一个外协单位做技术工种,边学习边拿着技术工人的工资。后来,又为他们两个找了几个小分包工程,老实本分的弟弟和妹夫不会管理,郑国风索X让自己的维修车间主任过去手把手教他们,总算把两个农民工调教成了包工头。年终,弟弟和妹夫口袋满满的回家时,妹妹和弟媳终于能够在家安心照看小孩。两个小朋友有妈妈在身边管教,无论是X格还是学习,渐渐的就好了起来。“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郑国风由己及人,对隆中的留守儿童也是同样的关心Ai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团市委五四青年节表彰会罕见的在电视台作了十分钟的新闻报道。当晚h金时段,电视台还播出了一个“关Ai留守儿童”的Ai心专题片,现场录制的郑国风书记和几位领导现场捐款的视频也出现在画面里。

当天还有一个小cHa曲,郑国风跟陈咏梅合影后,突然喊杨少良:“少良,你过来,也跟陈老师合个影。”单身青年杨少良马上心有灵犀,心情愉悦的赶紧跑过来跟陈咏梅留影,并且热情的寒暄了一会儿。

第二天的隆中日报大幅刊出了“关Ai留守儿童”专版,讲了“Ai心姐姐”青年老师陈咏梅的事迹。同时号召全T市民奉献Ai心帮助筹建留守儿童寄宿学校。

……

回到学校的陈咏梅,静静的坐在宿舍的院子里发呆。傍晚的空气清新而带着一丝暖意,院子外面的菜畦地里时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虫鸣,远处的垂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摆,暮sE里如梦如幻。没想到自己的一点无心之举,居然有这么大的社会回报。如果那些大大小小的领导都能像这里的头头一样,关心身边的小事,为民服务,那些大城市的房价也就不会火箭般蹭蹭往上蹿了,嗯,隆中的房价确实不高。隆中的人也可Ai,这个斯斯文文的团委杨书记,不仅热情的留了电话,而且还加了微信,啥意思?咏梅姑娘不由得脸红了。

三年前,陈咏梅和相恋四年的男友从中原师范大学毕业。男友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在省城找了一个T育特sE中学,留在了城里。陈咏梅虽然也有音乐和舞蹈特长,但是找遍了省城内中学,没有人家愿意接纳这个没有后台关系的nV生。大学里的班主任舍不得这位优秀的学生,就亲自出马给她联系了一所音乐特sE中学,只可惜在省城的郊县,跟市中心有将近一小时的路程。眼巴巴着要毕业的陈咏梅,省城里的中学都是一点眉目都没有,急火攻心之下,一咬牙就去了这所城郊的中学。

刚开始工作的半年里,她和男友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差不多每个周末都团聚,不是你来就是她去。慢慢的就商量着买房成家了,两人为买房几乎跑遍了城里城外大大小小的楼盘,市中心点的四万多一平,郊区一点的也要三万左右。两人思量着买一个100平左右的两房,怎么着也要三百多万,首付30%就要近一百万。男友家在郊县城里,妈妈下岗多年,爸爸是个印刷厂的装订工人,供完儿子的大学,老两口的口袋也空了。陈咏梅家里倒是好些,但也只能勉强凑个首付。陈咏梅就劝男友回家想想办法,先借点钱,两人把房子买了,这样日子就可以过起来了。哪知男友回去一趟,灰溜溜的回来了,说老家这边的亲戚朋友都势利的很,知道他们家穷,没人愿意借给他们。爸爸妈妈反倒说,你们现在还年轻,不如再奋斗几年,顺便也等等看房价是不是能跌点下来。

陈咏梅听了男友的话差点晕过去,这国家在拼命印钞票,就是用通货膨胀来剥夺老百姓的存款,钱一天天在贬值,这房价怎么能降下来呢!况且,这房价就是政府、开发商、银行联合给哄抬起来的,叫他们降房价那就是拿刀子割他们的r0U,谁肯啊?实在没办法,陈咏梅家里就准备自己买,但声明房产证只写陈咏梅和她父母的名字。陈咏梅犹犹豫豫的把家里的意思告诉了男友,男友立马就甩脸子了:“你爸爸妈妈这么不信任我,还结什么婚哪,再说以后还贷款是不是还是我们一起还?”

“当然一起还,这不是一起住吗!”陈咏梅不以为意的反驳。

“啊,哦!我和你一起还贷款,房产证连个名也没有,我傻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不是你没钱首付嘛,我爸妈出的钱,写上他们名字不应该啊?”

“既然没我的名字,那我就不管了。你们Ai咋地咋地吧。”男友气呼呼的走了。

陈咏梅站在原地半天没动,眼睁睁看着男友毅然决然的绝尘而去。小姑娘心里五味杂陈,四年的感情抵不过房产证上的一个名儿。人啊!总是自私的,当然自私是本X,也没什么错。可是为什么总有人想着占人家的便宜呢?她开始回味跟男友四年的交往,其实男友长相也非常一般,走在大街上放人堆里估计连个回头的姑娘都没有,就像电影里的路人甲路人乙之类的。因为师范大学的nV生多男生少,大二一过,那帮男生就被nV生瓜分g净了。宿舍里小姐妹把一个看不上眼的二手货介绍给陈咏梅,眼瞅着其他几个舍友都有了男朋友,她也就饥不择食的搀上了这个二货的手。当初也没当真,想想玩四年就算了。没想到这个直男愣是对她言听计从、不离不弃了。说实话,小伙子除了日常小气点,其他还没什么不良嗜好,小姑娘也就这么将就到毕业。

男友分配留在省城后,对陈咏梅的态度就有了一丝微妙的变化。以前在她面前是个惟命是从的小狗,现在开始耍点小脾气,故意那么无意识的显露他在省城工作的优越感。哦,他现在是市区户口!

眼看着男友这般不闻不问,陈咏梅跟父母一商量,就决定自己买房了,大不了爸妈帮她一起还房贷。于是一家人悄悄来省城,买好了一套两居室,也没有告诉男友。买好房的陈咏梅不声不响的回到郊县的学校,心想着,等这该Si的家伙什么时候来电话求饶的时候再告诉他买房的事。哪知道,这翻脸的男友就像头犟驴一样,一个礼拜也没来电话。再一个礼拜后,留在省城的大学闺蜜告诉她,那个男人有了新nV友—一个拆迁户家的nV儿,家里拆迁分了三套房!

陈咏梅木木的挂断了闺蜜电话,她的婚姻倒在了一套房上。这个原本就像个J肋一样的男友,算彻底翻篇了。“老娘再找个称心的”小姑娘心里恨恨的想,“明天就把手机号换了,不再联系,没有再见!”。为了忘掉那个负心的男友,她主动申请了去山区支教。

“关Ai留守儿童”的倡议发出还不到一个月,各地教育局就收到了许多企业和个人的捐款。其实真正的初期投入费用并不多,好多学校有教室空余,稍加改造就能变成宿舍,费点钱的是要增加食堂,几乎所有的小学都没有食堂,既然改造了,大家就准备一步到位,增加一个全校师生的食堂,留守儿童要吃饭,其他不方便回家的学生和老师也要吃饭。中学里部分学校都有宿舍,也有食堂,花费更少。只要配备几名护理人员,学习辅导老师是现成的,兼职管理一下这些特定同学就可以了,留守儿童辅导老师都享受班主任津贴,工作也有积极X。为了防止个别学校挪用经费,市教育局指示,这批社会捐款一定要专款专用,目前用不掉的,要留在账上用于今后的人员工资和校舍维护。

郑国风忙完留守儿童的事不久,唐婉蓉又给他带来一个新课题。隆中师范的一个心理学教授在课堂上感慨,说政府为留守儿童做了一件大好事,哪天也能关心一下我们这些留守老人就好了。同学们哄堂大笑,说你这大教授怎么成了留守老人,留守老人应该在农村啊?老教授不紧不慢的解释,农村老人子nV不在身边,但还有孙辈在身边,但像他们这类城市留守老人,身边连个孙辈都没有,更惨!子nV能到国外或大城市工作的,大都在异地生根发芽了,那些让自己父母感到骄傲自豪的社会JiNg英们一个个都是大忙人,一年到头难得有几个电话来嘘寒问暖,通常都是春节这些假日才拖家携口像鸟儿一样回老巢住几天,更让人尴尬的是,就是这一年一趟的大假日,还不能每年都回来,因为他们都是独生子nV,男方nV方家都要照顾到。教授说完指指课堂下这些同学,你们不要得意,迟早也是我这样!同学们一下子都默然了,谁说不是呢?唐婉蓉坐在下面心里暗暗庆幸,我还有个弟弟!

听了唐婉蓉的讲述,郑国风心有戚戚的笑了,说:“这个问题要好好研究,没准我也会成为留守老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

最新小说: 娇生惯养(兄妹,出轨) 就是过渡期!人都有生病得时候!10:00(事实) 再见 戒色 刘宇宁!我爱你! 爸爸!妈妈!听好了! 特效药 强制标记(男A女O) 含夏(青梅竹马 先婚后爱 H) 被觊觎的她(1V2,女出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