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1 / 1)

('

如兰步履轻盈,走近福伯,一番寒暄之后,忍不住好奇地问道:“福伯,敢问王掌柜今日何故不见蹤影?”说着,她目光不由自主地扫向那空无一人的茶摊。

福伯顺着她的视线望去,缓缓答道:“近日百香楼新添一位琴师,其歌舞技艺超群,引得衆多宾客趋之若鹜,王掌柜因此生意惨淡,不得不暂时歇业。”

如兰闻言,心中默记下了百香楼的名字,向福伯道谢后,便匆匆返回相府。

回到府中,如兰发现韩玉凝正捧着一本书,眼神却游离不定,显然心思并不在书上。如兰轻手轻脚地走到韩玉凝身旁,柔声唤道:“小姐……”

韩玉凝被突如其来的声音惊醒,擡头茫然地看着如兰。

如兰微微一笑,提议道:“小姐,您又在沉思何事?我方才外出,听闻洛阳城内的百香楼新来了一位琴师,其歌舞技艺非凡,吸引了无数人前往观赏。不如我们也去凑个热闹,或许能为您解解闷?”

韩玉凝初时婉拒如兰之邀,然如兰再三劝诱,终使她心动。自知连日来沉湎于忧思,或外出散心,真能舒怀。于是颔首应允:“既如此,便往观之。但须谨记,不可久留,我尚需归府研读书籍。”

如兰闻言欣喜,即刻筹备,备妥马车,二人同行,径往百香楼而去。

至百香楼,果见其繁华非常,宾客满座。小二见客至,忙奉上香茗,旋即又匆匆离去,招待其余贵客。

忽闻琴音悠扬,哀而不伤,韩玉凝心神为之牵引,恍若见长公主高雅之姿,于琴韵中倾诉衷肠。

琴声委婉而哀伤,触动心扉。韩玉凝眼前仿佛又看到那个高贵优雅的女子。

正当衆人陶醉于琴声余韵之时,一声粗犷之音响彻厅堂:“吾愿出一百两,以求睹琴师真颜。”衆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中年男子,面庞宽阔,颧骨高耸,其声貌与中原儒雅之士迥异,显是北魏鲜卑族人。

“吾出五百两。”“八百两。”衆人争相竞价。不料那鲜卑人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尔等欲见识北魏铁骑之威乎?”南唐国力不及北魏,尤以骑兵为甚,一时之间,无人敢再言。

见衆人缄默,鲜卑人继而叫价:“八百零一两。”仅多出一两,分明是在羞辱南唐衆人。韩玉凝与如兰窃窃私语后,如兰朗声道:“三千两。”

鲜卑人未料竟有人敢与之竞价,愤然起身,逼近如兰,怒目而视。如兰面对这胡人魁梧之躯,心生畏惧,但念及小姐在身后,不敢退缩。

韩玉凝起身将如兰护于身后,直视那鲜卑人道:“自古价高者得,莫非北魏鲜卑皆是野蛮之辈,不通礼仪?”鲜卑人闻言,羞愤交加,竟挥拳向韩玉凝击去,如兰惊惧万分,唯恐小姐受伤。

危急关头,一只白皙手掌稳稳截住鲜卑人拳势。衆人瞩目,只见此人身长八尺,面如冠玉,书卷气溢于言表。其声沉稳:“此乃南唐之地,岂容北魏恣意妄为。”语竟,手上微施力道,轻易将鲜卑人推开。

鲜卑人踉跄站定,怒火中烧,厉声喝道:“吾乃北魏国使,此即尔南唐待客之礼乎?待吾归朝,必将今日之辱禀告吾皇!”

“来者为客,自当以礼相待,然若来者如豺狼,亦有驱狼之计。”那人道。

鲜卑人见局势不利,只得灰头土脸地离去。

此时,阁楼之上传来掌声,一位戴帷帽的女子缓步走出,声音清脆:“北魏鲜卑人素来蛮横,今日幸得两位公子仗义相助,方显我国中义士。小女子特献一舞,以表谢意。”语竟,她翩翩起舞,舞姿曼妙,胜过琴音。

待人群散去,韩玉凝上前致谢:“在下冯不疑,感谢公子方才出手相救。”

那人微微一怔,随即微笑:“姑娘不必多礼,况且你我之间,似乎有些渊源。”

韩玉凝心头一震,自认僞装得天衣无缝,竟被他一眼识破:“你如何知晓我是女子?”

那人笑而不答。未及韩玉凝追问,楼上传来声音:“我家姑娘邀请二位公子上楼品茶,以谢相助之情。”

韩玉凝不再纠结,随那人一同登上阁楼。

韩玉凝与那人登上阁楼,只见那女子已摘下帷帽,露出真容。韩玉凝一见之下,不禁愕然,原来这女子正是长公主殿下,难怪方才觉得她有些眼熟。

韩玉凝心中一紧,正欲行礼,却被长公主摆手制止。长公主微微一笑,轻声道:“今日你我初次相见。”

韩玉凝自然知晓长公主之意,便坐了下来。不料那青年却跪下行礼:“草民温玠,参见长公主殿下。”此举不仅让韩玉凝感到惊讶,连长公主也略显意外。于是她问道:“你见过本宫?” ', ' ')

最新小说: 震惊,全城豪门抢着跟我认亲! 命定福星 沉浮 天眼兵王在都市 炮灰意识觉醒后[快穿] 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懒得说话怎么了 在茶场的日子里 明月曾照 地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