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长安好 > 分卷阅读1001

分卷阅读1001(1 / 1)

('

卢氏讶然:“眼疾痊愈,做了女医?”

崔棠点头。

卢氏眉心微蹙:“还跟在常节使身边,出入军中?”

崔棠再点头,下一刻,只见阿娘的眉心蹙得更深了,忧心道:“那人家还如何能看得上你兄长?”

崔棠:“……”突然觉得阿兄跑得还挺明智的。

“这位乔小娘子,跟来了太原没有?”卢氏道:“若是来了,我便去见一见……能帮一把也好!”

儿子不够,做娘的来凑。

历来结亲之事,也是要看家中之人品性的,卢氏别的自信没有,但笃信自己会是一个很拿得出手的婆母——尤其是没了晦气的丈夫管束之后。

卢氏打从心底想要促成这门亲事——如能两情相悦,缔结良缘,多好的事啊。

她不曾得到的,她的孩子们要有。

再者说了,乔祭酒家的女儿……再怎么论,那都是她儿子走大运了,若是换作从前的纨绔做派,他怎么配啊!

所以说,这也算是对的时机了。

时机既然有了,剩下的便在人为了。

见母亲面色欢喜赞成,崔棠点着头应下:“那女儿明日便去打听打听。”

“打听了也见不着……”崔琅一口气跑出老远,猜到自家阿娘定然想要见人,自语着道:“乔小娘子忙着呢,可不曾跟来太原。”

说来,他原本的确是想借这个机会,让乔小娘子见一下他家中人的……但乔小娘子告诉他,她要去随军去范阳。

崔琅此行随常岁宁来太原,是为了族中大事。

常岁宁仅带了一万兵马前来,此时驻扎在太原城外。余下的兵马,则交由白鸿和唐醒统率指挥,继续前往范阳方向收复城池,康芷也跟着去了。

此行兵分两路,常岁宁为太原崔氏族人、及平定关内道而来。而前往范阳的大军中,不乏战伤的将士,亦有不少士兵难以适应北地的寒冷,染了风寒——

乔玉绵一直在为此忙碌,因此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跟去范阳。

她与崔琅道,多她一个医士,说不定便能多救几名将士。只要军中还需要她,她便不能抛下自己的责任。

彼时崔琅听得愣住,心中那一丝淡淡的失落被冲散得一干二净,反而留下了羞惭之感。

再之后,便觉与有荣焉。

与有荣焉的崔琅回到住处,沐浴之后,坐在镜前,从瓷罐里剜了一坨乳白色脂膏,拿食指分别点在脸颊和额头,而后又认真揉匀。

一壶看得直想打寒噤。

崔琅对镜美滋滋地自问般道:“怎么就这么香呢,你说这究竟怎么调的?”

言毕,自哼着小曲儿起身上榻躺下,枕着手臂,心满意足地闭上眼睛。

次日,晚睡的崔琅依旧早早起身,叫一壶十分意外。

跟着自家郎君离开屋子时,一壶回头看了眼那一罐脂膏,只觉乔大夫此物神妙,竟兼具医治懒散之效。

崔琅前去与族人议事。

接下来,这些崔氏族人们,将会分别去往被常岁宁收复的诸州料理当地事务。

占下一城之后,以兵马驻守只是第一步,而很多乱世群雄往往也只停留在这一步——若谈真正的治理,便需要有文士入场,而寻常起事者,并不具备如此庞大的文士集团作为支撑。

', ' ')('

因此,战事之后多见秩序崩塌,百姓流离失所,胜者虽得一城,却难得民心。

这也是常岁宁亲自赶赴太原的原因之一,她务必要尽早敲定各地治理之事。

此地有崔氏族人数百,而他们很多人背后又有着庞大的文士关系网,有他们在,被范阳军践踏过的河北道诸州便有快速重建秩序的希望。

各大士族子弟,自幼学的便是为官治世之道,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优势。

纵然士族秩序倾覆,但短短数年间,他们与大多寒门子弟之间的差距却不可能被迅速拉平,大规模文事学政的更迭需要时间来完成追赶。

常岁宁先前决定与崔璟一同保下荥阳郑氏族人,让他们免去被屠,便是忧虑于河洛文化会就此出现断层乃至倒退,那将是大盛与天下之失。

而昔日投石入水之举,似乎在今日出现了回响,荥阳郑氏有一部分处境艰难的族人,于一月前来信太原,言语间有投奔求助之意。

崔琅等人很快敲定了族人的分配事宜,一封封传往各处的书信也先后送出了太原。

那些书信或是邀请,或是游说,大多是崔琅亲笔,他以“太原崔氏”家主之名,及三寸不烂之舌,在信上大肆吹捧自家师父常节使,不遗余力地网罗人才。

此时,常岁宁已经动身离开了太原府,西行而去。

魏叔易一行钦差,护送着朔方节度使的灵柩,历经一路磨难,终于抵达了关内道。

出京时千名禁军,至此仅余五百,折损足足过半。

一路所见所历,让余下的人无不感到悲凄,但他们同时清楚,入了关内道,才是真正危险的开始。

他们将要直面的,是善战凶悍而对朝廷充满了怨愤的朔方军。

关内道节度使的治所在灵州,这里有着远高于别处的城墙防线,蜿蜒百余里,隔绝着风沙,也守护着关内百姓。

风雪中,清瘦许多的魏叔易自马车中走下,遥遥看向那绵延不绝的城墙,再回头看一眼朔方节度使的灵柩,眼底压着繁杂悲凉之色。

护送灵柩的禁军在灵州外的驿馆中落脚。

他们还未来得及入城传话,便有近千名朔方骑兵冒着风雪而来,拔刀将整座驿馆团团围起。

已疲惫到极致的禁军们惶然至极。

魏叔易端正了衣冠,未允许禁军们拔刀对峙,他走上前,于对方的刀光之下,向为首者施了一礼,表明了身份。

那为首者是一名武将,身披兽皮甲,粗壮的腰间佩着刀,胡须杂乱地堆在脸上,一双眼角微下耷的三角眼里敛藏着凶横煞气。

他并不正眼细看魏叔易,开口道明目的:“且将节使灵柩交与我等。”

“是当如此。”魏叔易道:“在下正要护送岳节使灵柩入城,恰可同行。”

那武将微微掀起一侧干燥起皮的嘴角,冷笑了一声。

这时,一道声音从那武将身后响起:“不必了!”

那是一名约十四五岁,披着麻布外衣,额间系着白绸的少年。

他走上前,双眸通红地盯着魏叔易:“我母亲不想见到你们这些人!我自来接父亲回家!”

“岳郎君。”魏叔易明晓了这少年的身份,神情惭愧地抬手,深深施了一礼。

少年岳春言看着他,眼中怒气却更甚:“不必在此惺惺作态!”

“郎君请节哀。”魏叔易直起身,却再次抬手,道:“也请容许在下入城,亲自向夫人与诸位将军赔罪。”

“赔罪……”少

', ' ')

最新小说: 侏罗纪志异 繁星遇见你 逆袭农民工 美综世界的水深火热 在海贼世界的日子 全民缩小:我是超人 权门贵嫁 独家偏爱:靳教授请轻轻吻 冷啸长歌 做他心尖宠,清冷时总低声诱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