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余温自然点了点头,他早早放下事务出来,正是为了陪阿昭的。
两人一同用了饭,回了房间。
次日,大朝会上,楚余温没有过多遮掩,直接宣布了蛮人入侵的事情。
大臣们一下子慌乱起来,有的人竟然提出要割地求和,并让太子下罪己诏。
这位大臣看起来已经年纪不小,颤颤巍巍地站在大殿上,语气却极为强硬,正大声指责着太子的过错。
“先帝在时从未出事,甚至二三十年前大将军在时,曾斩杀蛮人二十万余人”。
“如今太子还未上位,便惹蛮人入侵,可见德行有亏,不堪大任。”
老臣说着说着,越说越觉得自己讲得有道理,不禁摇头晃脑起来。
“太子殿下不如自己禅位,让位给三皇子。三皇子一向德行兼备,才华横溢,是皇帝的不二人选。”
他此刻完全忘记了尊卑,斜眼看向如今的太子,阴恻恻的说道:“太子殿下还是尽快下罪己诏,之后就禅位吧。”
他一直滔滔不绝,完全忽略了周围同僚担忧的眼神。
他自从说话起,楚余温便一改以往温和的神态,神色变得冷峻起来。
他盯着这位老臣,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老臣停下话语时,察觉到周围静悄悄的气氛,不禁打了个哆嗦。
他猛然想起了什麽,擡头向前面看去。
楚余温正站在那里,一直看着他。
他一下子想起来这位太子虽没有母家,但是楚相可一直支持他呀。
他的面色一下子变得苍白,头上大滴大滴的冷汗滴下,瘫坐在了地上。
“臣,臣......”
他开始结结巴巴起来,可最终却也找不出什麽理由解释他刚才的失心疯。
他怎麽能忘了呢?
都怪三皇子一直派人拉拢他,他不过就是个四品官,不上不下多年,自然想要再进一步,进入大官之列。
可正因为如此,他反而失了分寸,竟如此忘乎所以。
恐怕,这次过后,他即使还能留下小命,这官位也不保了。
楚余温一直听着老臣的话,心里觉得有些好笑。
他明面上可是站在九皇子一侧的,也不知三皇子给了这人什麽好处,让这位老臣愿意支持他。
可这人也是糊涂,陈轩被抓,三皇子龟缩不出,这个时候,他竟还想着帮三皇子,真是愚蠢。
楚余温微微笑了一下,没有理会摊在地上的老臣。
而是转向衆人,继续交代蛮人入侵的事情。
经老臣一番话,衆人再也不敢提割地求和一事。
这个时候,要说这种话岂不是表明自己是支持三皇子的,他们可不会做这种傻事。
更何况,站在这里的大多是当年的老臣,皆见过楚大将军的风姿,心里一直不把蛮人放在心上。
毕竟,楚大将军在时,蛮人一直俯首称臣。
最近几年,蛮人虽有些异动,但对朝廷的话一向俯首听命,让衆人産生了一种错觉。
即使过去了二三十年,蛮人依旧是他们的自己人。
不过,这倒让楚余温省了不少功夫。
毕竟,这样的话,他就不用为说服大家留守京城大费口舌了。
奖励
见衆人皆赞成死守京城,楚余温轻轻一笑,没有过多留这些人,让他们回去了。
楚余温本想立刻离去,却被九皇子找上了门。
九皇子最近表现还算不错,楚余温不像之前那样冷漠,反而态度温和了许多,让九皇子颇有些受惊若宠。
九皇子见楚余温神色还算温和,心里的大石头瞬间落了下来。
他之前做了错事,楚余温就一直不太待见他。
如今,经过他的努力,看起来这位不太熟悉的兄长对他的印象好多了嘛!
九皇子心里偷乐了一阵子,面上却一本正经,问道:“蛮人并不像我们想象中这样温和,我们的军队已经二三十年没有经历什麽大型战事,面对蛮人,能打过吗?”
蛮人心怀不轨,这一点九皇子竟能看出来。
这可是大多数臣子都看不出的。
楚余温颇为诧异地看了九皇子一眼。
“不错,”他点点头,“最近你长进不少。”
得到楚余温的赞扬,九皇子瞬间眉飞色舞起来。
“这段时间,我跟着舅舅学了许多。”
楚余温眼底含笑,卖了一个关子。
“你且看着,我们肯定会赢的。”
见楚余温说得那麽肯定,九皇子心里放松了不少。
“您有把握就好。”
楚余温又叮嘱了九皇子几句,让他负责好先帝下葬的事情。
如今,虽大敌在前,但先帝下葬也是件大事,不可忽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