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等了不久,但他们都没有着急。
边陲重镇,检查理应仔细。
可等到他们是,楚余温只觉一阵怒火上涌,原来之所以队伍前行的那麽慢,是因为守门的士兵在额外收取报酬。
民衆进城时虽要收取报酬,但不过是几文钱罢了,根本不算太多。
只有商队进城时才会多收取一些费用。
可这些守门士兵,却明目张胆的收取费用,而观周围百姓神色,似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
楚余温对寇清杰笑道“不知这习俗进行了多久,但恐怕有些时日了。每年一次的巡查,好像什麽也没有发现啊。”
虽是笑着,但语气冰冷,显然是动了怒气。
楚余温闭着眼,突然觉得有些疲惫。
他真的可以改变这样一个局面吗?
光说的那麽好,可自己的父辈都因此牺牲,但前途却依旧茫然。
他努力了那麽久,还是不敢轻易起事。
毕竟,可能一个不慎,就是天下大乱。
他虽有信心可以收拾这场乱局,可他终究希望,可以平稳一点,一点一点改变,让百姓有条活路。
楚余温的目光坚定下来,那麽多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一起,在这条路上,他从来不会孤单。
寇清杰虽不喜说话,但心里的活动却很激烈,由微见着,一件小事便可以看出这里百姓生活的不易。
寇清杰点点头,语气郑重的说“会改变的,我们过去,不是正为此事吗?”
相处了几日,楚余温对寇清杰也熟悉了许多。
寇清杰除了不喜欢说话,但性格很好,是可交之人,亦可以信任。
他们身有要事,不好直接发作,随着衆人一样,顺从的交了大笔的入城费,进入了银川城。
进入之后,楚余温一行来到了事先定下的一处小院,準备先休息一下。
赶路几天,多少有些疲倦。
沐浴休息一番后,三人约在客厅见面。
楚余温这几日除了下车修整,很少见到秦昭。
见到秦昭过来,不由微微一笑,背着寇清杰偷偷拉住了秦昭的手。
秦昭心里一惊,下意识想要挣脱,没想到楚余温抓的很紧,他竟是没法挣脱。
见寇清杰似乎注意到他们私下里的动静,只好老老实实的任由楚余温握着。
楚余温微微一笑,阿昭真是可爱。
银川铁矿一事,楚余温是统领之人,自然可以将任务安排下去。
他对着寇清杰轻声道“指挥使,私下探查一事,就交给你和锦衣卫衆人了”。
寇清杰点点头,他本就是为此事而来,自然是爽快答应了。
刚要带手下的人离去,突然想到临行前皇帝对他的嘱托,停下脚步,有些犹豫的望着楚余温。
皇帝让他记录楚余温做的事情,然后回去时向他彙报。
他心忧楚相,害怕他出什麽事情,希望寇清杰可以照看几分。
可,他是丞相,自己应是听命与楚余温,怎麽好打探上司的事情。
该怎麽问呀?
寇清杰只觉得一股热气直沖脑门,脸似乎也有些发红。
“丞相,我,我……”,寇清杰有些结巴,不知说什麽才好。
楚余温闻弦歌知雅意,温声道“我和大理寺卿一同在城里暗访,看看是否能打探到什麽消息,每晚,我们在这处小院见面,商议一下明日的计划。”
寇清杰松了一口气,“好”,他答应道。
转身,带着一群锦衣卫离开了。
寇清杰想着,丞相大人可真是个好人。
仅仅是相处几日,寇清杰对楚余温的好感就直线上升。
秦昭挑挑眉,对着楚余温道“余温,这位指挥使大人似乎有些害羞呀。”
楚余温亦是勾唇笑了笑,正是如此,确实有些害羞了。
不过这样最好,只做事,不问别的,他的计划正好可以顺利进行。
醉酒
楚余温看着秦昭,温声道“阿昭,既然指挥使已经去探查此案了,我们不妨去城中打探一下消息吧。”
秦昭点点头,表示赞同。
只是心里有些疑惑,打探消息?
锦衣卫最是擅长打探消息了,他们两人过去,能打探出什麽?
不过秦昭只是眼睛亮亮的看着楚余温,觉得丞相大人那麽厉害,肯定是什麽都会。
谁料楚余温将秦昭带到了一处酒楼。熟练地要了个雅间,点了些茶水糕点,便慢悠悠的喝起茶来。
秦昭还在那里思索,即使去酒楼,要打探消息不是应去大厅吗?
酒楼的大厅里倒是有不少人,很是热闹的说笑着,应是可以得到不少消息的。
可坐在雅间里,隔音还那麽好,能听见什麽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