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落,便响起沈青黛的声音:我听得到。
两个人脸上的表情霎时绷不住,惊恐后慌乱地回到自己的电脑前。
黄鹤吓得舌头都快打结:你那个,稿子写完没啊,我配字幕。
乔芊子:写完了写完了,我发给你啊。
微微转了下椅子,沈青黛看着后面两个故作忙碌人,后脑勺都写满了慌张,她轻笑一声:慌什么?我能把你们吃了?
两个人装鸵鸟,怂成两团,一声不吭。
沈青黛语气轻松:想知道我怎么想的,不如直接来问我。去不去食堂?
去!我正好饿了。乔芊子立马丢开鼠标。
黄鹤:
出息啊。
桐江电视台有好几个食堂,装潢配置和菜品各不相同。沈青黛一行人因为想吃本地家常菜,去了七楼的食堂。
正值午饭时间,食堂的人满为患,乔芊子怕待会儿端着碗不好找位置,让沈青黛先去占个座,她和黄鹤去买饭。
沈青黛没拒绝,这种她占座位他们俩买饭的任务分配好像早就成了他们之间的惯例。
这种在台里的食堂吃饭的感觉,很像大学的时候。
找了个四人座的空位坐下,沈青黛拿起手机,看到姚檬给她发的消息,让她下午找个时间去趟她的办公室。
主任找上门,要么好消息,要么坏消息,没有中间地带。
但姚檬作为她的恩师,只会在有好事的时候给她发消息用两个以上的感叹号。当然,她们俩对好事的理解可能存在不小的偏差。
姚檬的语气太像个急于分享糖果的小朋友,偏偏还非要克制自己当面说。沈青黛忍不住笑起来,回复她几句,无意间抬眸。
顿住。
隔着过道和几排座椅。
她正巧撞上孟笛的视线。
第12章 不寻常
孟笛看她的眼神有些轻蔑,见她看了过去便打量她一番,讥笑一下移开视线。
将这些尽收眼底,沈青黛直勾勾的眼神也算不上友善。
在一中读书的时候,孟笛单方面跟她结下梁子,总想不自量力找她麻烦,她都没放在眼里。何况孟笛和那个音乐社社长的爱恨情仇,跟她有毛关系。
直到三年前。
她暗度陈仓换了她的申请表,台里把她调去了国外,导致她错过了见她父亲的最后一面。
原本不必计较的细枝末节,都因为这笔账在她心里生了根。
看什么呢?拿着碗筷过来的乔芊子,好奇地顺着沈青黛的视线看过去,看到是孟笛,一口气徒然憋到胸口,怎么哪都有她。
沈青黛顺手把碗筷端过来放在桌上:我等会儿吃完就先上去了,姚主任有事找我。
黄鹤把纸巾放在中间:行啊。
乔芊子正要坐下,看到不远处的孟笛起身,朝他们这边看过来:她不会要过来挑事吧?
沈青黛:她最好不要,我会忍不住把碗扣在她脑袋上。
乔芊子竖起大拇指:你这个态度我就放心了。
不过孟笛终究没有过来,只是看了他们几眼,踩着高跟鞋仰着她高傲的头颅走远。
乔芊子轻嗤一声,把水煮肉片推到沈青黛面前。
黄鹤想起来,问沈青黛道:你们俩没有竞争关系,她当初为什么要改你的申请表啊?
我和她是高中同学。沈青黛说,我也是没想到,这梁子能结十年。
乔芊子抬头:什么梁子?
梳理起来有些麻烦,有的细节沈青黛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来,索性言简意赅:青春期的爱恨情仇,跟我没多大关系。
另外两人瞬间明白了点,不再就这个话题聊下去。
吃完饭,沈青黛先一步上楼,绕过曲曲折折的走廊,轻轻敲了两下姚主任办公室的门。
见到沈青黛,姚檬原本严肃的表情立马变得喜悦起来。
沈青黛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她这位老师露出这种表情的时候都像是笑里藏刀。她做实习生的时候姚檬就是这样,批评学生从来不会板着脸,绵里藏针搞得大家毛骨悚然。
沈青黛干脆先发制人:姚老师,您别笑,有话直说。
绷了下嘴角,姚檬招呼她坐下,这回真是好事,你记得你前年提过的纪录片吧?
说起这个,沈青黛的眉心不自觉地跳了一下:嗯。
提案过了。
姚檬话落,沈青黛眸光一凝,看她的眼神充满了不确定。
她解释道,这几天台里把这个提案翻了出来,上午我们开了个会,过了。你手头现在有文旅局的项目,台里打算交给其他人,但毕竟这是你给的提案,而且当年你磨了我两个月。虽然不知道具体原因,但我头一回见你对一件事这么上心,所以我给你要了回来。
沈青黛的心情在这段话中起起伏伏,最后安安稳稳地落下来。
她平静地看着姚檬,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纪录片我能拍了?
姚檬笑着点头:嗯,全权交给你,带着你们三人组,台里会提前去和有关部门沟通。如果需要人手随便挑,台里都给。这个纪录片主题特别好,台里很重视。好不容易有机会做了,加油啊。
好。
不要让自己失望。
囫囵地应了一声,沈青黛感激地朝姚檬笑了下:知道了,谢谢老师。
两年前调回社会记者的岗位,她就提出有关人民警察的纪录片,当时台里挤压的提案太多,一时间没办法处理这个提案。磨了两个月没有结果,加上工作繁忙,她没再提起这件事,但心里终究还是有个疙瘩。
没想到时隔两年,她真有机会在台里做这个纪录片。
疙瘩被压平了,她竟然难得的有些想哭。
这个纪录片,对她来说太重要了。
回到工位,沈青黛在椅子上坐了会儿,打开网页开始搜索相关资料。
乔芊子和黄鹤回来的时候,就看到沈青黛像个打字机一样噼里啪啦地敲着键盘。
你不是把稿子写完了吗?乔芊子凑过去,警察的种类你要干嘛呀?
下意识念出文档里看到的内容,她有些诧异,低眸看着沈青黛。
黄鹤闻言坐着椅子滑过来:你要搞一个警察专访吗?
沈青黛扒拉着鼠标,单手托腮:我两年前给台里的提案过了,要做一个人民警察的纪录片。
乔芊子和黄鹤对视一眼:纪录片?
嗯,姚主任找我就是为了这件事。沈青黛说,你们要和我一起吗?
乔芊子:你这不是废话嘛,我们可是猫眼三姐妹,什么外务行动不是一起啊?
沈青黛轻笑一声:最近工作多,怕你们吃不消。
黄鹤嬉皮笑脸的说:那你请我们吃好吃的呗,养生补品也行啊。
沈青黛瞥他:你倒是不客气。
接下来几天,沈青黛除了出差就是做纪录片的相关预备工作,生活比以往忙碌了不少,很多事被抛在脑后,形成了暂时性遗忘。
加上突然的口腔溃疡,她疼得顾不上别的。
打卡下班,沈青黛走出电视台,不太自在地舔了舔嘴角。
乔芊子担忧地看着她:后天就是端午节了,你这样能做报道吗?
沈青黛摇摇头,微微张嘴:不能也得能。
偏偏这个溃疡靠近牙齿,她说话的时候总会若有似无地剐蹭到,疼得她脑袋发懵。
等的车到了,乔芊子先走一步,不忘叮嘱她:你买点治口腔溃疡的药,这几天也别吃辛辣的东西了。
点点头,沈青黛目送她上车,然后顺着人流朝轻轨站走去。
呼啸的风带走夜里的潮热,沈青黛戴着耳机听歌,抬眼看着车门上方的站线,心不在焉地用舌尖抵着口腔。牙齿不小心刮到会疼,又忍不住想舔。
越舔越疼,越疼越想舔。
恶性循环。
想了想,她还是拿起手机,给姚檬发了请假的消息。后天端午节,她要去街头采访报道,不可避免的要说很多话,口腔溃疡又疼得她想抽气,明天实在不想说话,索性请一天假。
出了轻轨站,沈青黛沿着街边走进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