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些,林枫若有所思。
哈佛大学那封长信的内容再次在他脑海中翻滚。
艾弗里斯曼的解读让一切都变得明朗——这不仅仅是一个邀请函,更是一个让人掏腰包的巧妙手段。
哈佛大学,这个曾经代表着智慧和学术的殿堂,竟然也不得不面对现代社会的资本化需求,利用校友捐款来维持其辉煌的声誉。
这事林枫倒是不意外,只不过如此明晃晃地摆在明面上还是让林枫感慨万千。
作为一个世界顶尖的教育机构,哈佛需要不断的资金注入来保持其学术研究和教学设施的领先地位。
对于像林枫这样已经成名的校友来说,这样的“捐款邀请”无疑是一种很商业化的形式
林枫对此感到有些复杂。
林枫深知这种所谓的捐款与其说是捐款其实就是花钱买名声。
通常来说其实也是各取所需。
但这种略显生硬的方式,给林枫的感觉却有些不舒服。
尽管区区五百万美元对现在的林枫来说并不算什么。
但以捐钱的方式嘛,免谈。
如果以合作的形式嘛,其实倒是没什么。
这涉及到主导权的问题。
捐给这种海外高校,捐上几百万美元,上赶着送钱给别人,尽管能换来些虚名。
但也正如艾弗里斯曼说的,这样的虚名每年动态调整,并不是什么很有价值的虚名。
这岂不是明显是被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