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好。不愧是我喜欢的人!”林熙照哈哈一笑。
倒是淩思危听到“喜欢”二字,兇兇地瞪了林熙照一眼。换来林熙照无所谓地耸耸肩。
“恭喜,你们的通过了我的考验,接下来,你们的世界就由自己书写吧!”
林熙照的身影飘散成虚无,空间内只剩她的声音遥遥传来。
空间内瞬息变幻,斗转星移,淩思危和顾星迢醒来,发现两个人在一艘战船上。周围是大盛的亲兵,旁边是杜如鹤。
“淩家主,顾公子,你们可算醒了。”杜如鹤说道:“淩家主自上次攻破水寨后便在岸边失蹤,再次找到你们,你们在一艘乌篷船上晕倒了。从找到你们到把你们救醒,已经好几天了。”
“你说我在岸边失蹤?”淩思危问道。
“是的。”杜如鹤说:“那天衆人攻破水寨,您斩了水寨主人,便只身去了岸边,军士们只远远看到你消失在岸边。淩家主怎麽和顾公子在一艘船上被找到?还是一艘民间的渔船?”
顾星迢开了口,却说不出任何话:“我只记得我在东南海边乘大渡船游玩,然后迷失在雾中了。再醒来,就在这里了。”
淩思危和顾星迢对视一眼,两个人眼中有同样的困惑,他们好像忘记了一些事,比如某些人、某些地方和故事。
“对了,探子探明。这艘船是水寨再往东南几十里一个以産鲛珠为生的小村落的村民之船,丢了有几天了。”杜如鹤说。
“那我们去那个村子里把船还了吧,顺便道谢。”顾星迢说道。
淩思危点头,一行人便挑了一艘战船,带着渔船去到了村子。
第二十章珍珠公子
淩思危和顾星迢带着感谢的银钱到了渔村,村民们热情地招呼了,还留两个人用了饭。
淩思危和顾星迢不客气地接受了招待,其中一个大婶直说两个人面善,似曾相识。
顾星迢内心里泛起别样的情愫,仿佛自己曾经认识这些村民一般。可旋即他摇了摇头,自己哪里见过这些人呢,分明是没影的事。
吃完饭后,两个人被村民们邀请着看村里养的鲛珠。
顾星迢感慨于鲛珠的美丽,对比落魄的村民生活,简直是天壤之别。
“星迢,你在想什麽?”淩思危问道。
“我觉得……鲛民凄苦,他们值得更好的生活。”顾星迢说道。说完自己也是一愣,这句话竟然这麽熟悉,自己当真没说过吗。
“你有什麽点子吗?我愿意支持你。”淩思危耐心地问。
顾星迢看着眼前的爱人,感慨于淩思危愿意倾听且支持自己,并不会像坊间传闻的一些人那样,以控制和打压身边的人为习惯。
一个点子在顾星迢脑海里成型:“我想把东南沿海,打造成一座专门生産和贩卖珍珠的城。”
---
半年后。
大盛东南沿海原来的小渔村,如今已经是来往商铺的聚集地了。
只见临海港口停泊着数艘大小不一的商船,港口上岸顺着新修好的官道走上几里,便是一座名为“临城”的城。城内几十里内驿馆、钱庄、商铺、客栈、民居不一而足,居民和商贩在其中熙攘往来,好不热闹。
半年前由顾氏牵头,将东南沿海远处的渔村的鲛珠采购了回来,再分销到全国各地,这鲛珠色泽豔丽、形状圆润,很快畅销全国,甚至远销南洋和北蛮。顾氏立刻名声大噪、赚得盆满钵满。
趁着这股东风,顾氏又把整个渔村迁移了过来,在沿海就近建造鲛珠养殖场和采销地,原来的沿海小城也便热闹起来,甚至发展成了周边几个沿海州郡的往来集散地。原本被称为“临村”的小城也正式被命名为“临城”。
这些举措的推行人据说是顾家的幺子,名为顾星迢。大家也亲切地称呼他为“珍珠公子”。
---
江城东南商会现场。
东南地区每年都有举办商会的传统,今年也不例外。各商家济济一堂,包下了江城最大的酒楼并在此设宴。
各家家主或话事人熟悉不熟悉的,在说着话。
“李掌柜!生意如何?”一个中年胖商人一脸热切地招呼道。
“刘家主,幸会!”被称为李掌柜的人是一位年老长着,念着胡须应道。李掌柜又看了一圈说道:“今年的商会排场不小。”
“听说今年东南商会是淩家牵办做的。”刘家主说。
“淩家?他不是皇商吗?虽然在东南有生意,一直不是重点,今年怎麽来这里了?”李掌柜惊愕道。
“听说和朝廷的东南剿匪有关。”
“你这麽一说我记起来了,半年前海寇侵扰,朝廷带兵平息过,确实有消息要加强海防。”李掌柜点点头,又想起来什麽:“那麽今天的商会淩家主也会过来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