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祈倒无所谓,这两年在西北骄纵惯了,脸皮也练厚了,实在走不动还能赖着让夜雪焕抱;玉恬却是个不服软的性子,喝了点水把气喘匀之后,便催着继续往下。莫染看着她那圆鼓鼓的肚子欲言又止,虽怕她出问题,却也知道歇得越久,泄了一口气,反而就越起不来,只得放慢速度,走向第五层墓室。
地宫上宽下窄,到这一层时明显已经小了许多,长度只有第一层的一半,但眼前的场景却更加让人脚步沉重。
黄金龙椅,玉石屏风,臣子列队。场景竟是宣政殿朝议。
臣子共计十一人,官服有文有武,年龄有老有少,手持笏板,姿态各异,仿佛正在激烈争吵,但无一例外,全是灰白色的尸俑。
玉恬脸色发白,声音都有些颤抖:醒祖的开国之臣,七将四相,竟是竟是全在这里
普天之下,古往今来,岂有君王能藏弓烹狗到这般地步,死后把自己的开国功臣全部带进陵寝,让他们在地下还要为自己打理朝政。
蓝祈定了定神道:七将四相只是后来论功行赏时的说法,实际上在征战期间就已经殁了三位,后来醒祖在位期间又陆续病逝、寿终,或死于权位倾轧,熬到醒祖末期的,应该就剩了两
话未说完,他忽然想通了其中缘由,顿时倒抽一口凉气。
若这些当真是醒祖的开国之臣,他们或许当真是战死、病逝、寿终,但都在死前,或者说是更早之前就被醒祖下了蛊,死后被制成尸俑,悄无声息地搬进陵中换而言之,醒祖竟是在尚未夺得天下时就已经想好了如何修建自己的陵寝,想好了要把这些忠君效国的功臣一起带走!
也不知这些一生为他效忠的臣子们知不知道,自己最终的结局,是永远站在这寂静空旷的墓室里当个摆设。
说来也是讽刺,七将四相里有三人在凤氏立朝之前就已经牺牲,十一人齐聚宣政殿的场景在真实历史中从未发生过,死后反而被醒祖像收藏品一般摆在了一起,所以面相上才会有老有少,因为死的时间有早有晚。
但这样做的意义何在?
就算想要永垂不朽,死后也拥有生前的所有一切待遇,为何就非要活殉?开国功臣中起码有三人比醒祖早死二十年,难道他还把这些尸俑秘密藏了二十多年,最后一起放进皇陵?
醒祖怕不是个疯子吧。
蓝祈胸中发闷,扯住夜雪焕的袖子,喉间上下滚了两下,竟是没能发出声音来。
在场一个亲王一个皇后,还有一个边王世子,可以说都是皇帝的左膀右臂,最看不得的就是君王背信弃义、辜负臣子。像这样拿功臣陪葬的帝王,岂配称什么千古一帝?
醒祖的形象在所有人心中全然崩塌,后世对他所有的赞美和神化在这座地宫面前,都只能是笑话。
几人继续漠然地向下走,第六层是御花园的造景,各种珍禽异兽的标本遍布其中,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全都是最珍稀的品种,有些甚至早已绝迹,连认都认不出来。那些皮毛、雉羽、鱼鳞,全都完好鲜亮,有些伏地侧卧,有些展翅欲飞,真实得触目惊心,却无一人愿意多看一眼。
第七层是内宫,这一圈的面积已经很小,只有寝殿和书房两处,里面的尸俑都是太监宫女,边缘有值守的侍卫,甚至还有在暗处蹲伏的暗卫,以小见大,内宫的情形在这一环小小的空间里被细致描绘。
至此,那些关于皇陵的传言全都被证实,兵马、功臣、贴身伺候过的宫人侍卫,全都随着醒祖一起沉眠于地下,甚至连入土为安的资格都没有。
从这一层往下看,最底下的灵殿已经近在眼前,再没了站在高处看台时的眩晕感,所以也没有了距离和神秘感所带来的敬畏和尊崇。
醒祖才华惊世,站得太高太远,却早已失了人间之情了。
第八层中空无一物,这个灵殿周围最近的位置,谁也不配占据。醒祖在自己和凡人之间划开了清晰的距离,情愿做一个孤家寡人。
终于走完了这八层墓室,等离开栈道、踏上灵殿前的小广场时,莫染一屁股就坐下了,长长舒了一口气,仰天躺倒,幽幽骂道:妈的
身体上的疲累倒还在其次,主要是心理上受到的冲击太大,一时间太过压抑,有些缓不过来。
夜雪焕顺着莫染的视线看去,那一圈一圈的蓝色灯火笼罩在头顶上方,延伸到手不可及的高处,在黑暗中熠熠闪烁,仿佛是加诸于灵殿之上的层层光环,耀眼而不可磨灭。
分明是相反的方向,可不知为何,自上方俯瞰时,下方的一切遥远而模糊,使得他们心生恐慌,不敢多看;但自下方仰视时,却反而生出了一股睥睨天下的错觉,仿佛当真是不可一世的帝王在欣赏自己的江山。
夜雪焕忽然有了某种极其荒谬又嘲讽的想象,醒祖的棺椁会不会也是头下脚上安置的,好让他可以从正确的角度俯瞰他的江山。
他无声地笑了笑,也在莫染身边坐下,顺手把蓝祈抱到腿上,问道:累不累?
还好。
走了这么久,蓝祈身上也起了汗,便将斗篷解开了些,下巴磕在夜雪焕肩上,悄声道:累就让你抱了,不会逞强的。
夜雪焕笑着摸摸他的脑袋,真乖。
莫染受不了地背过身去,眼不见心不烦。
这点程度对于荣府的亲兵而言简直再平常不过,而北府的亲兵也饱受另一位亲王的荼毒,早就练出了说瞎就瞎说聋就聋说傻就傻的生存本能。两边互望一眼,各自给出了同病相怜的默契眼神,然后自觉席地而坐,伺候食水。
童玄一点都不想理会黏在一起的自家主子,而是关注着脸色一直不太好的玉恬。亲兵不知她的身份,他却是知道的,万一有什么差错,他们谁也承担不起责任。
所幸玉恬只是受上面的尸俑影响,此时离得远了,精神好了许多,拿水浸湿帕子擦了擦脸,基本恢复过来。
山腹之中无法判断时间,只能按照步速来推算,外面至少也是第二日过午了。
休息过后,夜雪焕和莫染各点了一名亲兵先出去报平安。玉恬再三叮嘱不要碰墓室里的任何东西,两名亲兵慎重地应了,顺着原路离开地宫,其他人则站到了灵殿门前。
灵殿大门紧闭,门上有一道转轮锁,再无其他机关。蓝祈指挥着两个亲兵合力将转轮拧松,大门便自发向内打开,门轴转动时擦出一点火花,同样的燃线点起了殿内的灯台,幽蓝色的火光照亮了向内延伸的甬道。
灵殿结构实际上很简单,甬道走完后就是一截向下的台阶,直接通向八角形的主墓室。与一般大殿相反,主墓室上面是平顶,中央则是下沉的圆形地台,是个天方地圆的结构;八面墙上各有一扇石门,此时都是闭合状态,但抬门的拉杆就在每扇门的旁边,后面就是存放陪葬品的耳室。
地台上摆放着厚实的青石棺椁,当然没像夜雪焕想象的那样独树一帜不拘一格,只是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平放在地台正中。看大小应该是个合葬棺,正面有繁复的浮雕,侧面则密密麻麻都是古文字。
玉恬两眼发亮,抢上前去先研究棺椁,莫染则迫不及待地领着亲兵将耳室的门全部打开。
一时间,墓室里回响着石门抬起的厚重声响,其中一扇打开时果真有寒气噌噌地往外冒。莫染一头就冲了进去,里面果如玉恬推断,存放的都是丹药,偌大一间耳室里全是顶天立地的药柜,方方正正地开着不下千余个药匣,看得莫染望而生畏,把所有亲兵连同童玄一起喊了去,硬着头皮一个个打开翻找,一时半刻估计是出不来了。
玉恬把棺椁侧面的文字快速读过,显然没获取到想要的内容,脸上满是失望,径自去了另一间堆满典籍和图纸的耳室,看阵仗若是今日找不到,就要让人全搬回去慢慢研读。
他们各自的目的到现在才终于表露无遗,莫染要找广寒玉,玉恬要找关于珑风皇后的一切蛛丝马迹,而蓝祈要找的,则是一个钥匙孔。
前两者的线索十分明确,而蓝祈却很茫然。
夜雪焕倒并不如何着急,与蓝祈分头将其余耳室都查看了一遍。里面都是些各式各样的金银玉器、奇淫机巧,更宝贵的是那些已经失传的丹药配方、兵甲冶法之类。但这些都不是重点,回头让人全部搬走运入国库就是,带不走就一把火烧干净,总之不是眼下需要解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