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不解契 > 小葵咕全文(131)

小葵咕全文(131)(2 / 2)

虽然有些对不起小少爷,但在这件事上,蓝祈不认为南宫秀人应该置身事外。若南宫显真有不轨图谋,大概也就只有小少爷才能牵制住他了。

昔年太祖设立太学府,以慈母多败儿为由,要求所有王侯嫡子入府读书,吃住全部统一安排,没有特殊情况,非沐日不得外出,亦不允许家长探视。虽是旨在培养自律,去奢存真,但太学府的学童毕竟都不到能够自理的年纪,平时还是要下人伺候,家中也时不时要送些衣食用品,是以专门留有一处侧门供其进出,藏在偏僻的后巷中,与正门完全不是同一条路。皇族子弟则单独居于别院,另开门径,自备小厨房,由禁军把守,四面院墙内外都爬满了凌霄花和铁线莲,密集错杂的藤茎上还绑着无数隐蔽的小铃铛,杜绝了一切翻墙进出的可能,确保皇嗣安全,是以得名藤院。

夜雪氏人丁不旺,偌大的藤院里向来住不了几个人,最热闹时不过住了夜雪焕兄弟四个和各自的伴读,如今更是只有锦鳞和夜雪镜两个皇嗣,外加一个做伴读的平宁侯外孙,哪怕是宫里来人送东西时也都有条不紊、安安静静,冷清得完全没有皇家该有的气派。

蓝祈让程书隽带人先去藤院,给锦鳞添置些新制的夏衣,自己则径直去找太傅。

殷简知今日要给两个告假的皇嗣补课,蓝祈去时还未放课,便在花厅里等候,既不去打扰太傅讲课,也不去探视锦鳞,还吩咐了让锦鳞放课后直接回藤院用午膳,下午自己陪小米出去玩,不必特地过来给他请安,以免坏了太学府的规矩。太傅对此极为满意,讲课的语速都快了些,不好意思让他久候。

程书隽不多时就打理好了藤院那边,离开前刚好遇上肃亲王府去给夜雪镜送东西,大大小小装了好几车,由颜吾亲自指挥着往院里搬。听说蓝祈也在,便告知王府给锦鳞也带了些礼物,等收拾完了再去花厅见他,将清单奉上,也省得再多跑一趟百荇园。

眼下正值换季,楚棠楹又被软禁着,夜雪镜平时的吃穿用度都是宫里直接划拨;前阵子一场家宴,兄弟间关系有所缓和,夜雪渊想要再接再厉,直接将幼弟拉拢到这边来,又不好亲自做这些讨好之事,才让看似最温和的夜雪权去送关怀。同在一个屋檐下,自然也不能对锦鳞厚此薄彼,蓝祈对此不以为意,点点头便继续沉默着等候太傅。

程书隽在他身边待得久了,话多嘴贱的毛病收敛了不少,何况在外面也不能给主子丢脸,安安静静地抱着剑侍立一旁。

殷简知在午前放了课,步态轻盈地进了花厅,见了蓝祈自然高兴,留他用了午饭,饭后又摆了棋盘,拉着他手谈。

蓝祈的棋艺着实一般,他虽然会记会算,但这种围追堵截的双人博弈于他而言还是枯燥了些,修心养性倒是不错,可惜平日里没那个闲工夫,手上生疏得很,小半个时辰就败下阵来。殷简知似乎意犹未尽,蓝祈虽无甚兴致,但反正是消磨时间,便主动提议再来一局。

收拾棋盘时,太傅幽幽然感慨道:也就只有你还惦记着我这个老头子了。

蓝祈莞尔道:老师桃李遍天下,怎会无人惦记?不过是近来朝事忙碌,而我是个闲人罢了。就算是莫世子,心里也是念着老师的。

殷简知一听这个名字就头疼,又听他提起朝事,不知想起了什么,情绪低落下来,摇头叹道:到底是老了。

蓝祈手上一顿,随即了然,淡声问道:这是哪位老大人来和老师嚼舌根了?

前阵子连朝,皇帝全程奉陪,底下的朝臣不敢告假,都只能咬牙撑着;好不容易熬到休朝,精神一松懈,反而病倒了好些人,其中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老臣。有些实在吃不消又看得通透的,也有些心有不甘却架不住家中晚辈劝慰的,陆陆续续倒有七八人顺势告老请辞。皇帝嘴上说着惋惜,实际上一个都不挽留,并且迅速就安排好了交接,不得不让人怀疑他是早有预谋。

当然皇帝确实有预谋,朝中老臣回过味来,多少会觉得之前的连朝就是在逼他们告老,心中必然不快,又不好妄议皇帝,与太傅这个帝师诉诉苦也情有可原。蓝祈本也就是随口一问,但大抵是这些时日在西北强势惯了,言辞间竟都带上了些质问和威胁的味道;话一出口,两人都有些愣了。

蓝祈曾替楚后办事,自然不可能是个多好的性子,这一点老太傅很清楚。西北剽悍野蛮之地,蓝祈打理着荣亲王府,与那些牛鬼蛇神周旋斗法,难免学得阴狠些,这一点老太傅也很理解。但在他心里,蓝祈始终还是当年那个有如苍天蔚海般孤高纯净的稚子,合该容不得一星半点的脏污龌龊,更不屑于与世俗为伍;然而这才区区一年,居然就被带成了这种调调,从神情到口吻都和夜雪焕如出一辙,举手投足都有了一股子由内而外的雍容和威严。

这说明夜雪焕的确疼他,也真正敬他,才能将他养出如今的风采来。从这方面而言,老太傅很是欣慰;可这种威严却不分对象,连他老人家也要受到波及,那就让他很不高兴了。

蓝祈今日其实没什么心思应付殷简知,一时没注意语气,反应过来时,太傅的脸已经臭了。

他顿时觉得有些好笑,老太傅一生都在太学府中,一心诲人,不涉朝政,亦不曾经历过任何残酷的洗礼打磨,所以反而能保持住刚正纯粹的本性,临老了还如孩童一般,喜怒都表现在脸上,不知为何竟还有些可爱。

老师误会了,我没有责备哪位大人的意思。蓝祈稍作思忖,还是决定说得直白些,一朝天子一朝臣。陛下不比先帝,凡事自有主见,最恨让人置喙他的决定。很多老大人习惯了先帝那套,一时改不过来,容易犯忌讳。陛下先前连朝,只怕多少也有点敲打的意思。

卢相已经在起草新官制,五品以下官员不得超过五十岁,三品以下不得过六十岁,便是一品大员,七十岁上也必须告老。三品以下,五年之内无政绩、不升迁者,直接免官。

蓝祈看着殷简知,缓缓说道:陛下年轻,又勤政,想要推新政、行改革,这是好事。只是如此一来,朝事势必更加繁杂,连朝也很可能不止一次,那些老大人又如何跟得上陛下的体力?自然是要多发掘新人、激励官位更迭的。在我看来,陛下的做法已经十足体面,日后若再有哪位大人来和老师倒苦水,烦请老师多加劝慰。

殷简知神情复杂,蓝祈分明不在朝中,却对朝中动向了如指掌;自己不过没头没尾地感慨了一句,居然被他准确地猜到了前后缘由,还反过来劝诫了一通。

最厉害的是他居然还被说服了。

按照重央现有的官制,总督一级的从三品就是中央与地方的分水岭,三品以上即有资格上宣政殿面圣议朝,才能算作是真正的朝廷大员。五品以下的地方官多是寒门出身,从科举入仕,与百姓接触更多,需要处理更加琐碎繁杂的事务;而世家子弟则多选择军中渠道,去某个安全又富庶的地方驻军几年,稍有野心的往边境或海军调任,图清闲的就转文职,都可以平稳升迁。但再往上,想要晋三品、入宣政殿,最重要的不是能力,亦不是家世,而是资历。

不到足以成为老甲鱼的年纪,又如何看明白官场里的潜则暗规,如何理得清各种人脉纠葛,如何能在宣政殿里立稳脚跟?

但夜雪渊显然并不信任这些资历有余而干劲不足的朝廷大员,更不喜欢那群愤世嫉俗的老御史。重央自立朝以来积累了太多弊病,繁华的外表之下只有岌岌可危的一线平衡,终于在这一代彻底爆发;如今夜雪渊想要破旧立新,提拔年轻人,培养自己的班底,首先就要从官制入手,给自己的人挪出足够的坑来。

年轻的新帝正在建立属于他自己的新秩序,而在这件事上,资历并不能为他提供任何帮助,反而还会成为某些人作态拿乔的筹码。在官制改革之前以各种手段逼那些老臣告老,的确是如蓝祈所言,给足了体面,自己背了个藏弓烹狗的黑锅,完全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

按照这新官制,殷简知也属于必须告老的那一批。他对此倒并无不甘,事实上近几年里,除了沐日偶尔给夜雪镜开小灶,他已经鲜少亲自授课。虽然身子骨还算硬朗,但很多事已经力不从心,连日来又有几个多年老友相继告老辞官,所以烦闷不已,忍不住有感而发;蓝祈不过顺水推舟,意思却表达得十分明显。

重央朝即将进入一个轰轰烈烈的大改革时期,矛盾冲突在所难免,但于国家有利无害。皇帝已经做得很周全了,不该受到责备,哪怕只是背地里几句无关痛痒的抱怨。

殷简知说不上来是何心情,他与蓝祈不过徒有师生名分,对他其实并不如何了解,但因为有愧,潜意识里还觉得他依旧纯净清高,恨不得不食人间烟火,是被夜雪焕强行拖入了漩涡之中;然而直到此时才发现,蓝祈已经彻底成了皇族的立场,居高临下地看着鬼影憧憧的朝堂,甚至还有点如鱼得水、乐在其中的味道。

恋耽美

最新小说: 情人,别人的好 少爷别生气 娶个管家婆 直女闺蜜的按摩棒gl(高h) [综英美] 哥谭打工人模拟器 重回九零:签到系统带我躺赢 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 入戏(作者:妄鸦) 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那个可爱室友背地里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