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恬嗤笑:那也不过一死罢了。
夜雪渊抿了抿唇,手臂不由得又收紧了几分。
玉恬恹恹道:我那时看蓝祈那副有恃无恐的嘴脸,突然觉得好生无趣,觉得先前端着那层伪装真是愚不可及。披着那么一层皮,即便斗赢了刘霆又如何,你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的,始终都是郁斐华,到死都不会知道玉恬这个存在,那我岂非等同于没活过?我何必给郁斐华做件这么漂亮的嫁衣?倒不如索性撕开了,让你看看我最阴暗丑陋的模样。若你不能接受,便让你一枪捅死,总算也能在你心里头留点痕迹。
夜雪渊心头微痛,嘴上却调侃道:我不信你会甘心伏诛。
玉恬哼道:我自是有几分心气在的。我难道就不如蓝祈?你难道就不如荣亲王?他容得下蓝祈,你凭什么容不下我?
夜雪渊失笑,玉恬与蓝祈孰优孰劣他无从比较,但他自己的确从各方面都还差了夜雪焕一截,亏得玉恬能说得这般理直气壮。
他身在帝位,对于阿谀奉承之辞早已如风过耳,可此时听玉恬这一句,竟也有些飘飘然了起来,语气里都带上了几丝不易察觉的傲气和轻佻:莫静泠能为暖闻扫荡漠北,容采能为蓝祈诛刘灭颐,朕自然也能为你对抗全天下。
他抱着玉恬轻巧地翻了个身,侧躺的姿势却反而让两人贴得更紧更近,不用怕朕如今护得住你了。
玉恬敏锐地从他的话音里听出了些炫耀的味道,好笑的同时也不由有些心酸。
没有人比她更能体会这个男人这些年的艰辛,战战兢兢地坐着东宫之位,背地里被人指摘并非大统之才,却又无法为自己辩驳。尤其与刘霆之间生了嫌隙之后,就更加只能咬牙低头,到得后来连他自己都开始动摇,觉得自己无能怯懦,丢了身为皇子储君的脸面。
而今他终于能够向全天下证明自己,却不屑于和下面的臣子耀武扬威,反而和她说这些类似于表白一般的体己话。虽是情之所至,但也足以看出他曾经的憋屈和愤恨。
夫君是天下之主,岂需要真的与全天下对抗。玉恬环住他的后腰,在他耳边悄声说道,天下人皆不在我眼中,欺尽天下人于我而言轻而易举,但我独不想欺骗夫君,所以求夫君能容我。
她从前按着郁斐华的性子,一直都表现得内向腼腆、善解人意,从没有任何甜言蜜语,甚至为了避免子息,连房事都少有,更不提是像现在这样主动投怀送抱,放软了身段,求他接纳自己。
这做法实在狡猾,却又狡猾得可爱,明知她是在取巧卖乖,偏偏又让人无法拒绝。乖巧温驯的女人自然也惹人垂怜,但太过顺从便失了灵性,总要有来有往才能给人征服的乐趣和成就感。从前两人各有心事,虽相敬如宾,却难免生分疏离;如今这样相拥而眠,才总算有了一点夫妻之间的亲昵温存。
玉恬身为影魅,自是极会讨好和勾引人的,唇角一翘、眼尾一弯,立时便是千般妩媚万种风流。夜雪渊美人在怀,却并未被勾起什么龌龊的欲求,反而觉得无比安定,心中慢慢涌起一股又甜又热的爱意。
他低声说道:你这辈子祸害朕一个人就够了,朕定然把你守好看牢了,也算是为民除害。
玉恬感慨:陛下为保苍生不惜牺牲自己,必会是一代明君。
夜雪渊回道:朕的皇后自然也会是一代贤后。
互相吹捧一番之后,两人相视一眼,双双笑出了声。夜雪渊倦意浓重,相谈半夜,也实是到了极限,半闭着眼,喃喃道:你说要帝后恩爱、从一而终,朕今日便允了你。待百年之后,你我一起在史书上留一笔美谈,你说可好?
玉恬毫不犹豫地答道:好。
她支起上身,拉过锦被替两人盖住,低头在夜雪渊眉间的剑纹处落下了一个近乎于虔诚的吻, 我这辈子都是属于夫君的。
寝殿里情浓帐暖,前殿里的宴席却还没有结束。
夜雪渊把场间交给夜雪焕,本就是要堵众臣之口;再想要质疑他的择偶标准,讲些什么女子之德,难免又要涉及先楚后,触了夜雪焕的忌讳。
宴上已经惹恼了皇帝,若是再当着他国使臣的面惹恼了荣亲王,下场可想而知。
夜雪焕知他心思,但懒得替他善后;仙宁行宫的露天浴池颇有情致,他还想早些带蓝祈去体验一番,想来旁边的夜雪薰也多少有点这方面的心思。夜雪渊自己倒是先行享受过了,也不知道替弟弟们考虑考虑。
座下有不少朝臣和礼部尚书串通一气,削尖了脑袋把女儿带上御宴,却谁也没曾想会是这么个结果,一个个脸色发青。
夜雪焕十分敷衍地安慰了两句,又说了些无关紧要的场面话,最后特地吩咐了一句:明日斋戒,诸位大人都早些歇着。也麻烦陆大人好生招待外宾,切莫怠慢了。
新任的鸿胪寺卿刚要出列应声,夜雪权突然微笑道:容采此言差矣。日后就都是重央的臣民了,何谈外宾,又如何要陆大人去接待?
话音未落,满座尽皆色变,有人惊有人怒有人喜,少数几个不动声色的都是事前得了消息,神情讳莫如深。
重央立朝以来虽然征战不断,却从未有过扩张版图之举。夜雪渊未给准信,朝中对此早就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过犹不及,吞了西南易遭诟病,新帝登基刚满一年,当施仁政以宽天下;也有人认为新帝当年势弱,根基不稳,才更应该以雷霆手段震慑天下,以捍国威。两边各执一词,早在西南时,各种奏折就如雪片一般呈到了夜雪渊手中,一个个都讲得头头是道,细数是非利弊,可惜全都石沉大海。
此事迟早要放到台面上来议,夜雪渊不表态有不表态的好处,表态也有表态的好处,不过是他自己权衡之下的决定,所以知情者都顺着他的意,缄口不言,假作不知。
密不透风地瞒了几个月,临了却反而让夜雪权这么若无其事地说了出来,夜雪焕一时也摸不清他的用意。大庭广众之下,他不好表现出诧异之色,本能地想往那边递眼色,却只看到一双浑浊涣散的瞳孔,只得硬着头皮往下接:二皇兄说得是,是我疏忽了。
这等于就是认了夜雪权的说辞,坐实了重央要吞并西南的企图。
重央朝臣这边还没人来得及反应,颐国那边已有一个白胡子老臣豁然起身,横眉竖目地斥道:重央简直欺人太甚!
夜雪焕眯着眼辨认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这是颐国的太子太保,姓苗,年纪比殷太傅还大些,曾任监国一职,因不满颐王偏信谢子芳,愤而告老。谢子芳参与宫变之后,颐国内部人心离散,颐王自知气数已尽,只得将老监国召回来托孤,任为太子太保。
苗太保再恼他错信佞臣,毕竟国难当前,只能临危受命。后重央大军围城,颐王自尽,云氏宗亲为求自保,很快开城投降。苗太保本欲殉国,奈何小储君太年幼,他也只能拖着一把老骨头陪同前来丹麓受降。本就是忍辱负重才没有一死了之,一路忍到了现在,听到重央真的要吞并颐国,终于忍无可忍了。
颐国弹丸之地,无甚能臣,否则也不至于被谢子芳蒙蔽了君王。老太保赤诚可嘉,以德报怨、忠心护主也着实让人敬佩唏嘘,但毕竟迟暮之年,脑筋看起来也不怎么会变通,夜雪焕对他并无同情,冷声道:本王倒要问问苗太保,纵容前朝余孽豢养密探、戕害我重央孩童的,是不是你颐国?事发之后拒不承认,捏造证据推诿给其余诸国的,是不是你颐国?推诿不过便勾结逆贼,欲乱我朝纲、害我天子的,是不是你颐国?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