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不解契 > 小葵咕全文(113)

小葵咕全文(113)(2 / 2)

千鸣城内主要是两家大户,一姓崔,一姓吴。崔家实力强劲,三代经营,几乎已经渗透到城内的方方面面,甚至就连西北总督都姓崔;当初晴市就是崔家所控制,和童玄起冲突的也是崔家的人,所以路遥怨念颇深。吴家则是后起之秀,家中嫡女嫁了现任郡督为妻,这几年借着官场的东风,发展迅速,看似是崔家的附庸,实则貌合神离,处处明争暗斗。

王扬维的建议是扶植吴家去对抗崔家,被蓝祈直接否决:养虎贻患,何况也太慢。

王扬维听他语气,似乎是要直接和崔吴两家正面对抗,不由得有点发虚。蓝祈刚回来时,这两家连同其他一些富户纷纷给他送了重礼,他一边照单全收,一边还要打别人耳光,简直比直接撕破脸还要恶劣,势必会遭到强力的反抗。

王扬维自己是吃过大亏的,心中一股子正气还在,却已经不敢再这样大刀阔斧、大张旗鼓地整顿风气;何况这里头盘根错节,与官场牵扯甚深,拔出萝卜带出泥,若是闹得太大,不仅城里要乱,更可能危及到蓝祈自己的人身安全,当真要伤着了,夜雪焕那里也不好交代。

虽然路遥都把话说到那个份上了,王扬维却仍怕蓝祈是在贵族圈子里骄纵惯了,不懂这些偏远地区的土皇帝有多野蛮凶狠,苦口婆心地劝道:蓝少爷,此事还是不宜冒进。崔家在黑白两道都有人脉,正面抗衡恐伤己身。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

王大人。蓝祈挑眉,有一件事你要弄清楚,如今这千鸣城或者说是整个临戈郡里,最大的地头蛇,该是我荣亲王府。

王扬维一头冷汗。

更何况我也没想要正面抗衡。蓝祈很是矜持地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这些地头蛇敢如此嚣张,不过仗着有官家相护。若是无人替他们善后,之前那些勾当掀了出来,哪一件不够他们灭门?

王扬维艰难地吞了吞口水,心中更觉惊恐,敢情蓝祈是要直接一刀切,把这一整个官商勾结的利益圈子一锅端了;但他自己无官无爵,从何入手?

此事蓝祈和夜雪焕早有商议,不再多言,只让他回去等消息。

王扬维惴惴不安地等了三日,终于等来了一纸以王府的名义发到官衙的文书。内容还没看,一枚鲜红的荣亲王大印当先映入眼帘。

夜雪焕人还在亟雷关,倒先让蓝祈把自己的大印带了回来。

整篇文书洋洋洒洒万余字,行文磅礴大气,辞藻华丽骈整,大意是说荣亲王蒙受皇恩,得赐封地于临戈郡,将守一方水土,护边境太平,造福封地百姓。同时希望郡内百姓亦能与王府同风雨、共进退,不恃强凌弱,不欺善怕恶,不逞凶斗狠,不作奸犯科,不与奸佞无德之辈为伍,配合王府治理,维护郡内安宁。

乍一看都是些套话空话,哪怕夜雪焕本就民望颇高,新封了亲王,也总该走个形式表个态,并不稀奇;但只要继续看下去,就会发现这些内容看似华而不实,实则抛砖引玉,都是在为后头最重要的部分做铺垫王府要征地。

按重央律,亲王可自行在封地内征地征税,只需报户部核定,再由皇帝批准即可。只是夜雪氏本就人丁不旺,历代都没什么亲王,得赐封地者更是寥寥无几;世袭罔替的南北两府虽然待遇等同于皇族亲王,但也从未有过大规模征地之举,莫说百姓对此完全不了解,就连官员一时都面面相觑。

再往下看,王扬维的手就开始抖了。

这征地的范围简直令人发指,除了民居住宅之外,几乎是把整个千鸣城能有所产出的地全都征了,包括耕地、牧场、工坊、商铺、甚至书塾等等,每年给原持有者分利作为补偿。具体而言,以崔家最主要的药材生意为例,原本崔家拥有药田若干,雇用佃农打理,收获后再由自家名下的药铺售卖,所得营利上缴两成的赋税给朝廷。而王府征地之后,这些药田和药铺就都成了王府的产业,所得营利都是王府的,亦由王府向朝廷缴税,再分两成利给崔家。除了崔家这样的富户,其余零星的小散户也是同理,整个千鸣城能赚钱的产业几乎全要变成王府的,而王府将建立商会,统一筹划调控。

这怎么看都是荣亲王府在自己封地上丧心病狂地敛财,可偏偏朝廷上已经批了。按时间算,夜雪焕该是在当日视察晴市之后、出发去亟雷关之前就已经向朝廷递交了征地的申请,显然早有预谋。夜雪渊在外亲征,但事关重大,还是送去西南前线,由他亲自盖印,再加急送回;而丹麓那头,代政的夜雪权同样盖了印,让户部派人前来协助和记录重新归档的情况,明年三月之前,千鸣城的大部分土地都将变为荣亲王府名下。

两头的批复都如此迅速,说明夜雪焕是直接一式双份地递了出去,而他的两位皇兄无疑也对他十分纵容。

王扬维的第一反应是震惊,但再一细想,又觉得无比钦佩。王府自然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朝廷也并没有少收一分税,只拿固定工钱的佃农杂役也不会少拿工钱,小散户则以商会的形式化零为整,反而比自己单独经营更加稳妥保险,只有原本地最多的大户最受影响。原本崔家可以虚抬价格、克扣工钱,甚至仗着官场的掩护谎报税收,赚上六七成利绝无问题;而王府一征地,所有的主动权全部丧失不说,每年还只能分两成利,连带着与其狼狈为奸的官员都再无油水可捞。

这是赤裸裸的强权打压、劫富济贫,事实上针对的就是城里最大的崔吴两家。

这手笔简直太大了,蓝祈的确没想要正面抗衡,他是直接从头顶上压了一座山下去。朝廷的文书已到,皇帝御笔批示,难道还能抗旨不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再大的地头蛇,如何斗得过真正从皇城里出来的权贵?

但夜雪焕坏也就坏在这里。若是他本人在城内,这两家或许也就只能忍气吞声了;可偏偏王府里只有一个看似乖巧柔弱的蓝祈,明摆着就是在撺掇他们动些小心思。

上午文书刚到官衙,下午西北总督和临戈郡督就双双杀到了王府,高迁将他们迎进了书房,蓝祈似乎午憩刚醒,正在书案前提笔写字,一脸的慵懒困顿。

二位大人来得正好。

还未等人开口,蓝祈就先起了话头,我家王爷强势,凡事都要自己做主,日后怕是无两位大人施展的余地。二位若有心仪的高就之处,同级别内,王爷都可举荐。

此话一出,两人都愣了。

他们原是为征地一事而来,想试探王府的态度。若单纯只为敛财,那还有商议的余地,说不定还能再争取几分利;但若是为了重新洗牌,改变整个临戈郡的生态,将他们手中所有的资源都抢夺走,那在夜雪焕回来之前,他们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比如造谣王府旨在剥削民脂民膏,煽动民众闹事反对,最好再弄出点人命来,最大程度地阻挠和拖延征地进程,甚至是直接把此事搅黄了。

他们不是不知道夜雪焕强势,但都没见识过这位荣亲王在朝中的手段,对他的狠戾没有太多实感,总以为事情闹大了,朝廷就会为了息事宁人而妥协;事实上这样的例子很多,西北毕竟偏远,朝廷也不愿大费周章地整治,倒把这群地方官员和地头蛇都惯成了土霸王,以为自己能一手遮天了。

然而谁也不曾想到,夜雪焕竟要先下手为强,根本不给他闹事的机会。

郡督余岩目光微闪,暂时没有开口;西北总督崔劲先耐不住了,寒声道:王爷是想无故裁官?

蓝祈在两人之间扫了一眼,心中便有了底。

总督一职,在重央官制之中一直是个微妙的存在。重央二十四郡,共有东北、西北、西南、沿海、沿江、江东、银阳七位总督,下辖三或四个郡,从三品官职,权位可以说很高,称得上是封疆大吏,但实际上并不真正参与各郡事务,只负责上传下达,算是中央到地方的缓冲和过度,不需要多有才干,但必须要有立场,而这立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朝中的势力划分。

西南总督曾是刘家的人,银阳总督是楚家的人,沿江和东北总督都是坚定的保皇派,东南三郡被南府暗中掌控,勉强也算是亲皇族;江东三郡则一直在南宫家的控制之下,否则当年齐晟光不会有门路往宫里送药。而西北在其中可以算是个特例,因为地广人稀,下辖只有临戈和沧珠两郡,西边就是荒漠,北边是延北王的莽山郡,谁家都没有太多资源和底蕴在此,反而远离了斗争中心,便宜了一群坐井观天的地头蛇。

恋耽美

最新小说: 十号风球[港校] 凰城烟沙 桃花劫:绝色天医 武破战天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鸥娘的故事(暗黑调教) 【獵人同人】囚籠沉淪 异世界的奇迹魔法书 不婚情妇 火色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