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其实并不知道这块玉牌究竟意味着什么,却也已经无心去问。不过一个早上,他先后与重央朝中两股势力的核心人物进行了交谈;两人虽然敌对,却都向他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他还不够能力留在重央。
而最令他感到无力的是,他自己也不得不认同这个事实。
和这些重央的权贵相比,他的确太过天真,看得不够远,想得不够深,也不够沉得住气;刘霆步步后退却仍能隐忍,夜雪焕能直接猜到刘霆下一步的计划,这两人的较量从来看不到任何腥风血雨,却比任何台面上的打打杀杀都要凶险。
在这些人眼中,颐国之内的那些勾心斗角,只怕都不过是过家家的水准。夜雪焕的态度始终友善,却反而显得居高临下,由内而外地散发着浑然天成的优越感。
始终都是重央内部的游戏,赔上的却是整个颐国。
他只看到了重央的繁荣奢靡,却不曾看到那光鲜之下的刀光剑影,只不过才踏入一步,就已经快要粉身碎骨。
真要算起来,从他离开颐国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这世上最残忍之事,莫过于可望而不可即。
第61章 逢时
重央给颐国的回复尚未发出,梁王就匆匆带着谢子芳觐见,痛斥颐王昏庸无道,坦言那些被贩的人口其实都是供颐王享乐所用,恳请向重央借兵,诛杀昏君,以正国统。
这一变故可以说十分耐人寻味,谁都知道此事背后实际上是刘家和三皇子的较量,至于这人口一案,怎么编造都无所谓。梁王为求自保,想要孤注一掷,倒并不奇怪,可谢子芳居然也转了阵营,不得不说实在出乎意料。
而更令人看不懂的还在后头,本该最积极主战的三皇子竟然表示离开西北日久,年后便要回去,不过问西南之事;而本该要帮刘家避战的太子却公然在朝会上主动请缨,理由还给得理直气壮身为东宫太子,自要身先士卒,诛戮宵小、扬重央国威。
话说得冠冕堂皇,背后的意思更是明确太子身上久无军功,地位难保,西南诸国实力薄弱,打一场稳赢的仗回来,也能算是旗开得胜了。
谁都看得出太子是准备对刘家倒打一耙,可这请战的理由实在难以驳斥,刘家的亲信全都措手不及,根本找不出一个站得住脚的借口来阻止。所有人都以为是太子自己翅膀硬了想要过河拆桥,只有刘霆知道这是夜雪焕真正的杀招,他自己则功成身退,竟似乎当真就撒手不管了。
可如今梁王和谢子芳实际上都成了他的棋子,一旦开战,颐国的实权落入他手中,要翻出、或者说是造出刘家谋逆的证据来,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一手实在玩得太狠、太绝,然而西南战事必然已成定局,就算是刘霆也无力回天。太子自朝会之后就一直竭力避免与他私下会面,彻底展露了背离之心,而皇帝更是借口身体不适,只同意了宣战,便将后续事宜全部交由太子和兵部处理,看似不经意地将刘霆排挤在外。
如此局势,刘霆若是还不明白,也枉在相位上坐了这么多年了。
梁王与皇帝究竟谈了什么条件,太子要如何领兵布阵,又或者刘霆要怎样负隅顽抗,夜雪焕倒真的不太在意。刘霆已经退无可退,若此时再继续相逼,反而要有鱼死网破之险,不如及时抽身;云水关又已被南府掌控,随时可以互通有无,他也并不担心战事情况。
朝中一片哗然之时,他却反而出了城,往银龙山脉而去。
冬至将至,他要去楚后的灵宫里祭拜。
楚后的灵宫修建在银龙山脉一座名为松留峰的侧峰上,在银龙山脉之中并不算高,但整体山势相对平缓,峰顶南面有一处向外延伸的天然平台,立于其上可俯瞰整个丹麓城,风光独好。楚后在世时就极为喜欢此处,特意在平台上修建了观景台,每年都要登山观景,临终前更是留下遗愿,希望把自己的灵宫修建于松留峰上,让她即便身死,也能在高处继续守望这座万顷雄城,能俯瞰这片她为之操劳一生的万里河山。
楚后薨于大寒时节,届时大雪封山,难进难出;而冬至时节虽然积雪,但勉强还能上山,所以夜雪焕通常都在冬至前后去松留峰祭拜。这是他历年的惯例,即便此时正是与刘家交锋的关键时刻,也不能破例或者说,正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他才更要把姿态做出来,以示他是真的不插手西南之事;才更要定心凝神,半点也急躁不得。
青电踏着深至脚踝的积雪,在山道上缓步而行。虽然多带了一个人,但北方良驹自不会在意这种程度的积雪,依旧走得四平八稳,步态极为优雅。
松留峰自修建了楚后灵宫以来便再不开放,山脚下常年有禁军把守,上下不过一条路,夜雪焕也从不带太多侍卫上山,除了童玄之外,就只有四名玄蜂侍卫,两人开路两人断后,一行六骑,在狭窄的山道上踏出一串细细密密的马蹄印。
今日虽未落雪,但天上铅云厚重,不见阳光,山风在林间来回穿行,比丹麓城中要湿冷得多。
蓝祈畏寒,夜雪焕便把他裹得严严实实,头上扣着兜帽,身上披着斗篷,腿上盖着毛毯,手里还捧着手炉,唯一露在外面的小半张脸也埋在夜雪焕胸前,周身都是暖意,人都有些困乏了起来,忍不住小小地打了个呵欠。
小懒猫,山道上也能犯困。夜雪焕在他腰间掐了一把,别睡着了,仔细冻着。
蓝祈应了一声,略略坐直了些,寒风吹到脸上,顿时就精神了不少。
银龙山脉南麓素以枫树闻名,冬日里红叶落尽,枫林已是一片枯败,但越往山上走,松树逐渐增多,积雪覆盖之下也能看出郁郁葱葱的绿意,偶尔有松枝掸雪的簌簌声响,更加衬得山中静谧,倒也颇有意趣。
蓝祈从未见过如此雪景,一时也有些新鲜,下巴抵在夜雪焕肩上,漫不经心地四处张望。
两人虽然亲昵地贴在一起,却又似乎有些微妙的不自然;越接近山顶,就越是压抑沉闷。无论对于夜雪焕还是蓝祈而言,楚后二字都是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哪怕如今心结已解,也始终无法彻底释怀。
就仿佛是在配合着一路的压抑氛围,天色越发暗沉,到了午后便絮絮地落起了雪。好在山阳面向来没有大风雪,倒不影响行程。
清早上山,傍晚才能到山顶;第二日沐浴焚香、祝祷祭拜,在山上斋戒三日,到第五日再下山,这是夜雪焕往年一贯的流程。他其实并不信鬼神之说,不过是做个孝子的姿态;所以虽然礼数周全,实际上却很敷衍。
但此番带着蓝祈上山却有些不一样的意味,比起祭拜,他更想带蓝祈去楚后灵前,也算是某种仪式和宣告。
蓝祈对楚后始终敬重,楚后却未必对他有什么善念。一想到自家小猫儿的一片冰心就这样被自己母亲践踏,夜雪焕便觉忿忿难平。他恨不得让全天下都知道蓝祈是他的心尖子,若当真有所谓的在天之灵,这大概就是他最想告知楚后之事。
不论生死,楚后都是他的母亲,总要认一认儿媳的。
而蓝祈的心思却比他更加复杂,楚后交托给他的任务还尚未真正完成,他就直接甩手交给了夜雪焕;如今情正浓时,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万般宠爱,却总还是觉得有些对不起楚后。哪怕只是去见一块牌位,也不由有点心虚。
更何况,楚后的灵宫里,还有另一个他尚且无法面对之人。
两人各怀心思,终于在日暮时分抵达山顶。早有一名头发花白、面容沧桑的宫装妇人,带着四名婢女,在灵宫正门外迎接。
妇人名叫苏葳,是当年楚后身边的大宫女,夜雪焕自幼便喊她姑姑,算得上是半个长辈。
大抵是在楚后身边伺候久了,这老宫女也是一样的不苟言笑,看着就让人敬而远之。她身后的四名婢女也都青春不再,只有其中一个尚且年轻,个个低眉垂首,规规矩矩地侍立在侧。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