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陛下真棒 > 第588页

第588页(1 / 1)

('

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论您贷款还是存款,开封银行热忱为您服务……

而今大宋陕西路经略安抚使郑居中、副使高璋等人连名上奏天子。

言说大宋军功授田制,可以吸引大量的百姓迁徙往平夏路久居。

但是,还是会有大量的田地无人耕作,为此,希望官家能够恩准大宋的有功之臣,皇亲国戚为国示范。

向平夏路购买田地,所得田资,可以用以平夏路经略,重建平夏路的乡村城镇,兴修水利道路。

让平夏路永远地留在大宋版图之中,再不分离。

卖田地,倘若是在过去,西夏既远且贫,买那里的地,有嘛意思?

大宋的百姓,大宋的官吏,富人王公贵族,向来都不觉得那西夏那破地方有什么好。

那里可以为大宋带来大量的战马,以及保卫中原这一军事用途之外,于民生上,似乎没有什么大利。

可是,郑氏抢在所有人之前的举动,再加上那《东京商报》上泄露出来的那些消息,早就已经让东京汴梁无数的达官贵人开始犯起了红眼病。

棉花,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经济作物,大宋只在南方有过种植,北方根本就没有过。而棉花所布之布,价比丝绸。

数载之前,与大宋相互征伐多年的西夏境内开始种植棉花。

所知者甚少,毕竟西夏与大宋敌对,重点是棉织物的制作与销售,完全被开封金属工坊下的段氏商社所垄断。

西夏之地,多旱地与盐碱地,虽然这两种田地种植粮食事倍功半。

但是却是最好的种植棉花作物的田地,这也是为何西夏冒死也要种植棉花百多万亩,用以换取民生所用之物的原因。

所以,当听闻官家恩准了郑、高二人上奏的联名奏折之后。

满朝颂圣明之声不绝于耳,无数达官勋贵弹冠相庆,无数豪商巨贾奔走相告。

许许多多的商铺都在打折销售各种商品,为的是什么,为的不就是赶紧换成现钱,然后蹿往那西夏之地去买买买。

看看人家郑皇后的亲爹,都已经恨不得连祖宅都卖掉,我辈焉能落后太多?

……

而就在这个时候,不少人都收到了开封金属工坊旗下的开封银行的请柬。

特别是那些此刻正手中缺钱的达官勋贵,豪商巨贾们。

都收到了请柬,还有一份关于开封银行的业务简介。

开封银行,只针对大户发放贷款,贷款需质押,比如说,你家的房子,在东京值五万贯,那么,你可以用此物来进行贷款,不过只能贷出百分之七十。

年化利率百分之二十,贷款期限只有三种,一年期,三年期与五年期。

一年期,年化利率会提高至百分之二十五,五年期,年化利率降到百分之十五。

另外,开封银行借出来的不是铜钱,而是纸钞又称贯票。

总计有三种规模,一贯票,十贯票和百贯票三种。

每一种都是用一种特殊纸张印制,并且还有特殊的凹凸版面,并且上面的颜色,都是十分罕见的。

这些贯票,只能够在东京汴梁的开封银行的几个网点,以及在那大宋光复的旧土平夏路使用。

并且是你可以用直接用此票更换成面值相等数量的铜钱。

只不过,需要收取换钞费,按照票面价值的大小,收取十钱到一贯钱不等的换钞费。

而在第一天,开封金属工坊,拉着不少的铜钱,进入到了开封银行所在,换出了二十张百贯钞。

樊楼、段氏商社,以及那苏州商社,都纷纷将自己的财帛存入银行换出了大量的贯钞。

而那些与这几家产业有着大量业务交涉的诸多商社工坊,亦忍不住也去换取了一些。

很快,短短数日之内,开封银行存入的铜钱、白银,以及黄金,总价值就达到了两百五十万贯之巨。

而同时,向外贷出也差不多达到了两百万贯之数。

而郑皇后的亲爹郑绅,直接笑眯眯地从那开封银行里边贷出了二十万贯的巨款。

一时之间,引得整个东京汴梁都为之轰动。

……

两百万贯,按平均百分之二十的年华利率计算,一年下来,光是这贷款利率,就可以获得四十万贯。

可这,远远比不上大宋那些发放高利贷的豪商巨贾们的搞钱手段。

但这有什么,你的利率再高,没有人去借,你就是一天计一次利有个吊用。

开封银行这种打乱大宋个人信贷市场的行为,引得无数人红了眼珠子,可是除了咬牙切齿跳脚骂街之外。

偏偏不敢用那些阴私下作的手段去对付开封银行。

因为,开封银行的背后是开封金属工坊,开封金属工坊屁股后边蹲着的那些大佬。

东京汴梁百姓臣工们可是清楚得很,就是现如今风头无两,声望举世皆闻的神童状元高璋。

以及奸相蔡京家的老六,还有权宦童贯的爱子童智胜。以及那将生意开遍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甚至都开到了辽国诸京的大宋最大夜生活娱乐会所:樊楼集团。

而樊楼就是勾栏,可问题是,李师师背的男人是谁?东京百姓就没有不知道的。

当年那首《少年游·并刀如水》,至今犹是诸多勾栏馆阁的点唱榜排名前十的好宝贝。

关于大宋官家的风流韵事,向来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也正是因为传唱不休,所以,樊楼的地位,一直稳如泰山。

而且,根据不可靠小道消息称,这樊楼,乃是替大宋官家代持股份。

具体股份份额不详,但是多这些年来,开封金属工坊做生意无往不利,无人敢撄其锋芒。

不论是哪一级的官府,似乎都想要纠其错,可到最后都半点痛脚也抓不住。

即便是有一些胆大包天,把脑袋挂裤腰带上的贪婪之辈想要搞点啥子。

还没等他们行动,就会被亲切而又和蔼的皇城司干探们勾肩搭背地带回去。

然后再满心欢喜地为他们送别,看着他们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前往大宋的大西北,为刚刚光复的旧土去努力作出他们应有的贡献。

反正西北缺劳动力,多去点,好好改造,日后在那里娶媳妇生娃也指不定。

第七百二十九章 灭国之功,破辽之功,这孽子……

“这个孽畜!”回到了府中的蔡京,打量着手中的那份书信,磨着牙根恶狠狠地道。

可是骂完这句之后,听到了外面传来的脚步声,赶紧将这封书信给收了起来,看向那些负责蔡家各项产业的管事。

亲儿子是肯定不可能去那西夏境内主持事务的,所以,为了保障蔡家的利益,蔡京决定派出自己的心腹管家,亲自去主持。

另外,光是管事,就足足有十余名,更别提护卫、役夫。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足足十五万贯的贯票,被蔡京无比郑重地交托到了心腹管事的手中。

十五万贯,足可以在那西夏买上万亩田地,只要种上一季棉花,呵呵,本钱就回来了。

虽然十五万贯,耗费了一千五百贯的换钞费让蔡京有那么一点心疼。

可问题是,这玩意,一个人就可以揣起漫山遍野的跑。

哪会像过去,不说那携带最不方便的铜钱,即便是黄金和白银,那也是不小的份量。

现在,蔡京安排前往西北而去的人,全是骑者,唯有尽快地赶到那里去,才能够抢到最好的田地。

虽然老六也在兴庆府,可是那小子就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货色。

看看他这封家书里边,语气桀骜,颐指气使的态度,看得蔡大相爷七窍生烟,心态炸裂。

可为了蔡家的百年大计,蔡京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住了抄起戒尺去那数千里外暴打孽子的冲动。

坐在那里,打量着那封家书,蔡京不禁又想到了这短敌数月所发生的事情。

一想到六郎跟着那高璋去刷了那么多的军功,这等到他回了东京汴梁,说不定,就能够有了服紫的可能性。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