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妨,你且宽坐便是,在下姓高,不知这位蕃商来自何处?”
“那就多谢高公子了,公子叫我阿里就行。我是麻罗抹国之人,麻罗抹国距离大宋海路足有万里之遥,乘船需要月余方抵。”
说话之间,伙计就将那阿里点的红茶送了过来,除了一壶红茶,还有一杯奶。
看着那杯奶,高璋颇为唏嘘,要知道为了这一次的博览会,他可当真是耗尽了心思。
光是为了寻找用于款待来宾的牛羊奶的奶源,就花费了大量的精力。
好在那些来自中东地区的蕃商,来到了大宋,为了继续自己的饮食习惯,甚至还特地从那边带着牛羊,远渡重洋而来到大宋。
而高璋正是使人从那些番商的手中花了重金,这才买来了一些产奶量颇高的牛和羊。
如今,这些牛羊,正在为这一场杭州博览会供应着奶制品。
等到忙完这一次博览会之后,高璋肯定不会把它们直接给宰了吃肉。
而是准备找个地方,将它们给圈养起来,先繁育壮大群体。
毕竟,有许多的特色美食,也多与奶制品有关系,不论是人见人爱的奶糖这样的甜食。
还是各式各样的蛋糕、饼干类美食,以及等到炎炎夏日,用以消暑解渴的冰淇淋、冰棍,将不再是梦想与奢望。
此刻,那阿里已经忘记了跟前坐着的身份尊贵的宋国少年。
整个人都已经沉浸在了跟前的茶饮中,不加奶的红茶,那金黄色的茶汤色泽,看起来是那样的诱人。
那柔顺而又香甜的口感,还有吞入腹中之后的暖哄哄的感觉,仿佛都在驱赶着那无时无刻不在的潮湿与阴冷。
在掺了奶之后,非但不会让你觉得异样,反倒让你觉得犹如一加一大于二的感觉,奶的丝滑,茶的清爽,和谐地交织在一起。
……
“阿里,我说阿里?”高璋连叫了好几声,却发现跟前这位蛮夷胡商就知道在那里眉飞色舞地喝着茶水摇头晃脑。
哪怕是周围有些吵闹,可你是不是也太过陶醉了点。
就在高璋正准备提高嗓门吆喝的当口,那阿里抬起了头来朝着店伙计招了招手。
“这红茶哪里有卖?”
店伙计凑上前来,朝着这位几杯热茶下肚之后,变得神采奕奕的胡商笑道。
“若是客官想要买茶,那就得到那边去……”
阿里一扭头,顺着店伙计大手所指的方向看去,那不就正是自己方才一直都没能挤进去的特产展台吗?
“你也想买这种红茶?”高璋打量着这位模样属于是似像是欧州人,高鼻深目,眼珠呈淡蓝色,但肤色又比白种人深一些。
阿里看到跟前这位少年相问,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抄着他那熟练的江南官话道。
“这种茶叶不但滋味香甜柔顺,而且还相当的适合我的口胃。
所以想要采办一些,就算是回国之后售卖不掉,自己饮用也没问题。”
“既然如此,你且稍等片刻。”
高璋扭头招来富安,朝着他吩咐两句,富安心领神会地快步而去。
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宗国际贸易三件宝
看到了这一幕,阿里有些懵逼,有些愕然地问道。
“这位高公子,您认识贩售这红茶的东家?”
“呵呵,嗯,差不多吧。”
整个两浙路的最高长官,大宋天子的衣钵弟子,这一场万国商品博览会的策划人兼红茶的发明人高璋笑了笑。
阿里看着这位高深莫测的少年,语气和态度也越发地恭敬起来。
看到这位少年对于自己的祖国甚有兴趣,自然是打起了精神,向对方讲述起自己国家的风土人情。
当高璋听闻了这位番商阿里的老家两边都是辽阔的大海,另外一边,可以直抵那满是白皮肤,信奉天主教的白人。
他们与那些白人之间的生意往来十分的紧密。他们国家许多的人都从事着经商的行当,至于他们国家的特产并不多。
像那种甜得醉人的椰枣,是他们的心头好,以及当地极有特色的天竺棉。
像他身上的衣物,就是那种有着长绒的天竺棉所制作。
高璋呆愣愣地看着他身上那件棉布衣物,在寒冷的江南,这些蕃商们的皮袍下的衣物他还真没注意是什么材质。
要知道大宋的棉花,都是短绒棉,而长绒棉那玩意好像是在后世才传入国内的。
高璋倒不清楚阿里家乡的棉花品种,不过想来能够被移植到中东濒临地中海地区的,应该是天竺棉中的优质品。
既然如此,拿过来与大宋目前种植的棉花杂交一下,指不定能够让棉绒变得更长,那也是件好事。
而且,听了那么久高璋总算是反应了过来,既然如此,怎么可能放过这厮?
高璋笑眯眯地打量着这位继续打探道。
“你的家乡,这样的长绒天竺棉很多吗?”
“还好,毕竟这等衣物,也不是普通人能够穿得起的,毕竟棉花工序繁琐得紧。”
“而且这一次,我还带来了一些货物,只可惜,没想到大宋,居然也有了这种材质的织物。”
说到了这,阿里不禁有些遗憾地一声长叹。
很好,长绒棉出自天竺,而且在中东地区已经开始广泛种植。
高璋正要继续询问,不过这个时候富安已然从那边提着一个布兜快步赶了过来。
高璋从那摆放到了方桌上的布兜里抄出了一张关于红茶的宣传单,转手就递给了那阿里道。
“倘若你认得我大宋文字,那你就可以从这里得到你所想知晓的红茶的各种资料,以及价格……”
“这位公子,能不能也给我一张?”
旁边桌的蕃商听得此言,直接就厚起脸皮凑了过来,末了还补充了句。
“小人虽然不懂宋国文字,不过小人带的通译懂。”
很快,越来越多已经享用过了这红茶,开始心动的那些蕃国商人们纷纷向着这边涌来。
看着越来越多的蕃商那一张张讨好中透着贪婪的笑脸,高璋也笑了,只要你们开心就好。
辽阔的中原大地上,一向都不缺茶叶,别说你们就这点蕃商,再多十倍,都供应得起。
高璋可是十分清楚的记得,在另外一个历史时空的明清时期,茶叶、丝绸与瓷器绝对是大宗国际贸易三件宝。
只不过现在,红茶只是试制,数量还真不是很多,不过嘛……
正好可以拿来跟这位叫阿里的蕃商好好交道一二。
就在那阿里正由着身边的通译,向他解释起了这种红茶的特性,还有价格之时。
一旁,一位高大魁梧,英气十足的中年男子走到了二人跟前。
“我家公子有请这位阿里掌柜过去一述。”
……
等那阿里掌柜,再一次见到高璋之时,已然不再是那杭州博览会的现场,而是在不远处的一座庄园里边。
当看到了这位年纪轻轻的少年郎,身上穿着一件代表着显赫身份的紫袍,头上戴着那带着两根长帽翅的官帽时。
阿里总算是知晓了这位方才出手相助自己的大宋少年郎的身份。
居然是一位地位十分显赫,在这杭州,甚至是整个两浙路都有着绝对话语权的大宋高官。
棉籽的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高璋跟这次携带了大量的长绒棉布前来贸易的阿里做了约定。
那就是,他的全部棉布,高璋可以按照阿里上一次登陆大宋时的价格买下。
另外,每一位商贾都有购买定额的座钟与玻璃镜子,高璋慷慨的允许他肆意购买。
但有一个条件,半年之内,将五千斤长绒棉的棉籽送来。
虽然阿里不觉得那种长绒棉,能够在大宋境内种植成功。
但是他很乐意与大宋的高官搭上关系,特别是这位高官还告诉自己。
让自己把那些玻璃镜子尽量往那地中海以北地区去贩卖,绝对比他直接在中东一带贩售赚得更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