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特别找来了一柄大宋的制式手刀来试了刀刃。
最终得到的结论就是,这绝对是一柄来自于西夏锻造的夏国刀。
“……你看这些锻造出来的花纹,还有这上面的铭文,重要的是这样的质地。”
“为父可以向你保证,这绝对是一柄从西夏那边流出来的上好夏国刀。”
“还有这柄夏国剑,亦是制作十分精良,光是这一刀一剑,随便一把,在东京市面上,都不下这个数目。”
看着亲爹晃起来的手指头,还有他那笃定的语气。
高璋终于露出一个开心的笑容。“爹,那咱们家发财了。”
高俅看到高璋这副表情,不禁一乐。
“……怎么,璋儿你这是花了低价入手的?”
站在一旁的富康就看到了公子递过来的眼神,赶紧上前一步禀报。
“老爷,这不是买的,而是咱们家自己的冶炼工坊锻造出来的。”
高俅一脸错愕地看向富康,又看了一眼身边的高璋,这才把目光再一次落回到了案几上的刀剑上。
“……咱们家自己的工坊锻造出来的?”
“是的爹,这些正是用了咱们家炼的焦作为燃料,锻造出来夏国刀和夏国剑。”
高俅再一次认认真真地从鞘到武器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又让富康取来了他所珍藏的夏国刀、剑进行了反复的比对。
得到的结论就是,居然真的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太过崭新。
“居然是咱们家的工坊锻造出来的……”高俅按捺住内心的激动,仔细一思量,就反应了过来。
“璋儿,你是想,拿这些仿造的夏国刀、剑,拿到市场上去……”
“嗯,孩儿的确是有这样的想法,既然这夏国刀剑在我大宋如此金贵。”
“与其这钱让其他人赚,倒还不如让咱们自己赚。”
高璋一脸理所当然地道。
这话让高俅深以为然,仔细地询问起富安这些夏国刀剑相关的各种问题之后。
拍了拍高璋那单薄的肩膀,又抄起了那柄夏国剑在手中把玩,一面言道。
“好好好,不过璋儿,你可要想好了,那夏国刀剑,之所以在东京售卖得如此之贵。”
“说起来,还是因为物以稀为贵,倘若你放进市场的夏国刀剑数量一大,很容易就会价格大跌。”
“孩儿明白,所以就想着,准备少量的投放到那开封金属工坊那里去售卖。”
“若是产量再大一些,还可以售给那些其他地方的商贩,相信只要价格合适,他们肯定也很愿意贩售。”
“嗯,璋儿所言极是,咱们家的工坊,有了此物产出。怕是之前咱们家投进去的财帛,不但用不了多久就能够回本,更能赚上一笔。”
……
高俅打量着这两把几乎没有破绽的赝品,再想一想,现如今朝着那开封金属工坊稳定供货的焦碳。
那玩意物美价廉,十斤焦碳,怕是都赚不到十枚铜板,但胜在量大。
一个月,光是开封金属工坊,连冶炼,加锻造,所消耗的焦碳就是一个十分夸张的数目。
这让高俅当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夸爱子高璋了都。
不但能够科举夺得魁首,成为状元,就连如何赚钱,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获得成功。
当真让高俅觉得,自己这个当爹的跟亲儿子相比起来,实在是有些逊色。
不过,当爹的肯定只会觉得骄傲,而不会嫉妒自己的亲儿子。
此刻,一名高府家丁快步赶来禀报,却是燕王殿下又特来寻高璋有事相商。
第二百一十四章 因为这世间真有成仙得道之人
高璋跟随着师尊登上了大船,在这十分开阔的金明池水面之上,凉风习习,又有冰镇的瓜果,甚是舒爽。
特别是善解人意的师尊给自己准备的冰镇果汁,简直让人舒爽到爆炸。
耳边有丝竹之声,还有翩翩起舞的小姐姐,这样的小日子,的确很不错。
被官家赵佶拉到了这金明池来溜达,身为弟子的高璋自然不会有意见,他也能够感觉得到,师尊的心情似乎十分的抑郁。
既然如此,高璋自然要站在师尊的角度,设法让他心情变得开朗起来,可别早早的就因为神仙变成骗子而被倍打击导致抑郁而亡。
那就完全脱离了高璋所认知的历史,反而不美。
金明池风景优美,湖水清幽,再加上眼前有美人,跟前有瓜果,身边有爱徒。
总算是让官家赵佶的心情渐渐变得舒爽起来,等到跟前的舞蹈到达了尾声。
官家赵佶抬手挥退之后,看到了身边那从容自若,喝果汁吃水果不亦乐呼的爱徒高璋,不禁笑了起来。
“小高啊,你可知道,近日,在为师身边,又发生了一件事情。”
看到高璋停下了吃喝,抬头朝着自己望来,官家赵佶清了清嗓子,便将这些日子,自己上当受骗,啊不……
是自己身边的蠢货心腹上当受骗,不停劝自己去见神仙。
而自己则半信半疑,再加上公务繁忙,所以也没有什么时间过去。
“可是,那李彦生生说得活灵活现,那位王仙长不但能够吞云吐雾,还能够上天遁地,无所不能。”
“为师心甚异之,那日,正好到樊楼东楼去看歌舞,正好看到了那出十分精彩的《汉宫秋》……”
听着官家没有半点节操的篡改事实,站在一旁的杨戬恨不得把嘴给撇歪到耳根去。
而官家赵佶跟前的高璋,则是满脸认真的表情,全神贯注,仿佛已经被官家赵佶这个漏洞百出的故事所吸引。
有了这么一位优质观众,官家赵佶越发地绘声绘声地继续讲述下去。
欣赏完了演出之后,时间还早,所以官家赵佶就决定到那湖畔去见一见那位苦苦等待自己的仙人,赐其一见。
说到了这,官家赵佶忍不住瞄了一眼左右,看到那杨戬已经相当识趣地退到了远处,这才暗松了口气。
“等为师到了那里,就看到了一位道长御风而行,在湖面上飘飞过来。”
“倘若,为师没有在小高你导演的《汉宫秋》上已然见识过了那种将人吊在半空的手段。”
“怕是十有八九,真会上一个大当。”
说到了这里,官家赵佶忍不住磨了磨牙,然后赶紧继续陈述了下去。
自己是如何英明神武,从容自若地看着那李彦与那假扮神仙的王道士狼狈为奸。
又如何用自己那高明的手段,揭穿了这两个混帐玩意的伎俩,让他们当场认罪哀求自己放他们一条生路。
最终,那两个品质道德相当败坏的混帐玩意被扔给了皇城司,让他们受到应有有的惩罚。
官家赵佶话音刚落,跟前那已然听得心神摇曳,悠然神往的高璋纳头就拜。
“师尊只凭着在舞台上的见识过一回弟子鼓捣出来的拙劣表演道具。
就能够举一反三,察觉到那些骗子高明的骗术技俩,这等洞察秋毫的本事,实在是令弟子五体投地,敬佩万分。”
“只恨弟子并未在场,不然,定要替师尊狠狠地收拾那些卑鄙无耻之徒。”
“用此等卑劣下作的手段来欺瞒师尊,不就是因为师尊宽厚仁爱,又喜纳天下才俊。
他们才觉得有机可乘,意欲从中渔利。实在是可恨,可恼。”
“还请师尊准弟子往皇城司,弟子要亲手了结了这等欺君之辈……”
看到才十一岁的小高鼓起那稚嫩的小脸色,气鼓鼓地在跟前喊打喊杀。
官家赵佶非但不觉得不开心,反倒是越加地觉得这位爱徒是全心全意地在为自己着想。
“好好好,你能够如此体恤为师,为师甚慰,只是你年纪尚幼,打打杀杀这等事情,岂能让你去做。”
“你的这份心意,为师领了,只希望你能够继续专注于那军备改革之事,做出优异的成绩,这就是对为师最好的回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