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璋晃晃悠悠地随着小宦官,来到了自己之前经常练字的地方。
那位小宦官照例在门口顿住了脚步,高璋则溜达了进去,晃晃悠悠地左右张望半天。
这才又到了那张书案跟前,一低头,就看到了摆放着书案旁的一张手笺。
上面则是官家赵佶的手迹,意思就是小高你若是来了,那便先练练书法,等为师退朝,自会来此相会。
看着这张手笺,高璋亦是心中一暖,真不愧是自己的好师尊,虽然是昏君,但是至少对自己是真爱。
高璋也不啰嗦,抄起了案头上那师尊最喜欢用的紫毫笔,开始挥毫泼墨,在纸张之上练起了书法。
官家赵佶散朝之后,这才刚出了垂拱殿,就有宦官上前来禀,说是小高状元已然入宫,正在等候官家。
听闻此言,赵佶不禁加快了脚步,朝着那边疾步而去。
而此刻,跟随于后的李彦、杨戬等人,都表情各异,但是脚步丝毫不慢,紧随着官家快上海而去。
远远的,官家赵佶就看到了那高璋此刻正在屋内站在那书案跟前奋笔疾书。
这让他嘴角忍不住扬了起来,左右一扫了一眼,这才低声吩咐道。
“杨戬,你随朕进去,其余人等,在外等候。”
原本满脸堆笑,等着官家吩咐的李彦笑容陡然一僵,怎么也没有想到,那高璋一出现。
官家又是这一套,只许杨戬留在身边侍候,不许任何人接近。
真不知道那位小高状元与官家之间,到底隐藏着什么辛秘。
查觉到了那身边的李彦那两眼几欲喷火,心中暗爽的杨戬快步跟上了官家的脚步。
……
“好好好,写得好,看来,小高你这些日子忙于公务,但是书法却也没拉下。”
“弟子谨记师尊之教诲,再累,每天至少也要练上千字,方会休息。
不然,若是书法没有进益,反而退步,岂不是有损师尊的颜面。”
看到了高璋这么乖巧懂事,官家赵佶老怀大慰,亲昵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温言问道。
“你年纪还小,还是得多多注意休息才好,为师交托给你的公务,可有什么困难?”
师徒二人坐在屋内愉快地聊了起来,乘着官家赵佶喝水的功夫。
高璋这才言道。“师尊,今日弟子来此,的确有一事,不知师尊可有时间。”
“师师小姐排练的《汉宫秋》已然大成,过几日就要公演。
弟子想请师尊为弟子的新作掌掌眼,看看可有遗漏之处……”
第二百零九章 看会飞的假雁看呆了眼……
官家赵佶听闻此言,不禁眼前一亮。
“上回你就跟为师说过,师师也与为师言及,这《汉宫秋》乃是你的心血之作。”
“既然如此,为师自然要好好的瞧瞧,唔……”
官家赵佶想到了今日黄昏还要去与那位王仙长见面,下意识地扭头朝着屋外看了一眼。
“现在天色尚早,为师有时间,走吧。”
得了吩咐,高璋眉开眼笑地赶紧上前,搀住师尊赵佶的胳膊,扶着师尊起身。
“好的,师尊您慢点……”
“你这孩子,为师身强体健的,还用得着你扶?”
“师尊身体强健,那自然是好事,弟子搀着,则是弟子的一份心意。”
听到了这话,官家赵佶不禁心头一暖,拍了拍高璋的肩膀之后,这才大步朝着屋外行去。
一旁全程默默旁观的杨戬,真是恨不得拜地给高璋磕头拜师,你那到底是什么脑子,怎么就那么多的花招?
官家赵佶快步来到了屋外之后,抬手召来了那李彦低声吩咐一番。
“你且先去那边,等候仙长,朕尚有其他要务,等忙完了再过来。”
李彦抬起眼皮,就看到了那位小高状元从屋内走了出来,笑眯眯地朝着自己点头颔首。
李彦不敢怠慢,朝着这位官家身边的宠臣恭敬一礼。
这才眼睁睁地看着官家与那高璋朝着远处行去,而此刻跟随于官家左右的,正是那位杨戬。
看到了这一幕,李彦不由得闷哼了一声,抬了一眼,忍不住朝着对自己没有太大威胁的梁师成吐个槽。
“那官家与小高状元之间到底有什么,为何每一次在宫中相见,都非要避开咱们。”
听到了这句废话,梁师成无可奈何地摊开了双手道。
“咱家若是能知晓,那就不会在这里看着官家他们离开了。”
“……”
……
在高璋的引领之下,大宋官家,再一次来到了那专属于他的特别雅间里边坐定。
而高璋今日也没有如往常一般,站在前面指挥挑错。
而是坐在了师尊赵佶的身边,跟他一块在这里欣赏自己创作编排,大宋第一花魁为主角的一部精品歌舞剧《汉宫秋》
《汉宫秋》原本所讲述的,就是一个十分凄美而又打动人心的爱情故事。
重要的是,想要赚足眼泪的最主要手段那就是悲局结尾唯有如此。
这能够激起更多观众内心的不甘与愤忿,还有那些久久难以忘怀的场面。
就像现在,官家高璋也是看得目不转睛,时不时挑起眉头,随着那些歌唱声,小声地哼哼着,一副相当入戏的表情。
当看到了那师师姑娘被那个小白脸汉天子,送给了那帮子歪瓜劣枣的匈奴人。
当那歪瓜劣枣的匈奴人,居然敢拿他的糙手拉扯师师那柔若无骨的小手。
“岂有此理!”气的这位大宋官家拍着案几就拔身而起。
吓得正在吃着糕点的高璋一个哆嗦,手中的半块糕点都掉到了地上。
瞄了一眼舞台,再看站起了身来的师尊似乎觉得自己吹的飞醋有些莫明其妙,尴尬得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高璋飞快地咽下了口中的糕点朝着官家赵佶一礼,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道。
“师尊还请息怒,不知是弟子编排的这一幕戏哪里做得不好,还请师尊斧正。”
一旁的杨戬都忍不住想要吱声,你难道没看出来官家这是看得太过投入,已经浑然忘记这是在演戏了。
但是下一刻,杨戬眼角的余光就看到了官家的表情先是有些尴尬,之后是腼腆,再最后则是庆幸与安慰。
“唔……那些匈奴人的装束,有问题,自古以来,华夏右衽,北夷左衽。
而方才为师观之,发现这些匈奴人还是右衽。”
高璋满脸错愕地扫了一眼那帮歪瓜劣枣的匈奴蛮子,然后一脸心悦诚服地纳头就拜。
“师尊果然慧眼如炬,此着实乃是弟子之谬误,幸好请了师尊您来帮弟子斧正……”
“好了,这也怪你不得,毕竟这样的小瑕疵,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注意到的。”
官家赵佶将高璋搀扶了起来,打量着这个很懂得自己的心思,明显是在替自己方才的冲动解围的爱徒。
处处对自己关怀倍致,又十分懂得体谅,为了师尊的处境着想,不惜挺身而出巧妙地化解自己看戏失态的尴尬。
便是自己那几个孩儿跟高璋相比起来,不论是头脑,还是能力,就连嘴皮子功夫,都实在是差得太多太多。
忍不住再一次升起一股得弟子如此,师复何求的满足感。
……
接下来的时间,高璋则是打起了精神,开始给师尊介绍起了这舞台,这背景。
而就在这个时候,终于到了深秋之时,师师姑娘所扮演的王昭君眺望着远方的故乡,黯然落泪。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只大雁,缓缓地飞来……
“咦,这……”站在那官家赵佶身后边的杨戬一呆,低呼出声来。
而官家赵佶也同样有些懵逼,但很快就发现了有些不对劲。
“这,这只大雁不会是假的吧?”
“师尊慧眼,这的确是一只假的大雁,弟子原本想要弄上一只真雁,可惜真雁是不会演戏的。”
“于是,弟子便请工匠用木头制作成大雁的模样,再给大雁贴上羽毛,就如同真雁一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