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据流传,乃是由天师道魏华存自创门户而普传于世。
《黄庭经》中的存思法,是古代道教推行的主要修炼方法之一。
由于注重意念,静思默想,简便易行,很适合士大夫们的口胃,故东晋以来,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听罢道长讲道,赵佶又在殿中打坐存思了足足半个多时辰,这才缓缓地睁开了眼睛,算是结束了一天的修道之旅。
修练结束的官家赵佶精神抖擞地出了大殿,站在殿门口,张望着这很奢华却又很幽静的玉清昭应宫。
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色有些唏嘘地道。
“自这玉清昭应宫兴建以来,就是希望召天下修为高深之真人、谪仙传道授业。
可现如今,这玉清昭应宫中,有修为,有真本事的道长,着实不多啊……”
一旁的杨戬脸上露出了一丝诡色,凑到近前。
“官家所言极是,不过,奴婢今日听闻,汴梁城内,又来了一位颇有手段的修道之人……”
“哦?”只一句话,便让赵佶把注意力落在了杨戬的身上。
“怎么个有手段,你姑且说来听听?”
“听闻那个道长,能知过去未来,外城城东牛行街南的一家富户似乎遇了邪秽。
以致家宅不宁,欲请有道法修为的道长为家人作法驱邪。”
“听闻有一位野道人在城外小观野居,颇有术法,为人所知,特地去请……”
一听到居然是这种抓鬼驱邪的故事,既封建又迷信的昏君赵佶顿时来了精神,缓下脚步,听那杨戬讲述。
当听闻那道长在见到了富户之后,掐指一算,就能算到那富户家是哪天出现的邪秽。
而且在给富户家中驱邪之时,能凭空请六丁六甲神送来无根之水,烧符化水之后,尽驱富户府中邪秽,本事相当了得。
听得那昏君赵佶两眼一亮,点了点头吩咐道。
“嗯,也罢,杨戬,你且着人去试探一番,看看是否真有神异。若有,再禀报于朕。”
“奴婢明白。”杨戬恭敬地答应了声,快步跟上了天子的脚步。
……
“这位信士(道士对俗家人的称谓)请安坐,不知信士是欲饮茶,还是酒,又或者是水?”
一位须眉花白的老道,笑眯眯地打量着坐在跟前模样俊朗留着两撇短须的男子。
而在这位男子身后边,站着几名身形精悍的挎刀护卫,身边还站着个面白无须的管家。
听到这话,官家赵佶打量着案几之上,就只有那么一只铜壶,还有几个小铜碗而已。
“怎么,莫非不论赵某想要喝什么,道长这只壶中,都可以倒得出来?”
“不敢,贫道修为不够,法力低微,只略通此小道而已……”
看到这位老道如此说,赵佶反倒来了兴致。
“既然如此,那就还请道长给赵某来上一杯茶便是。”
就见老道微微颔首,一手掐诀朝着那铜壶一指,然后提壶朝着跟前铜碗一倒。
就见那铜壶之中,缓缓地倾出了略带青绿色的液体。
旋及,淡淡地茶香味,缭绕于那官家赵佶的鼻前。
打量着那杯茶,赵佶看向那只铜壶,悠然言道。
“倘若某想要饮酒呢?”
就见老道从容一笑,又掐了个诀,一指铜壶,而这一回液体呈淡白色。
倾入了杯中之后,一旁的杨戬上前,先端起了这杯略显白浊的液体凑到了鼻子跟前轻嗅。
“这酒不错,看来道长,的确有点本事。”
老道打了个哈哈,一副荣辱不惊的模样大袖一摆。
“些许小术尔,不值一提,不知今日赵信士前来寻老道……”
杨戬看到官家赵佶投来的眼神,很清楚到了自己继续表演的时刻。
第三十四章 这样的老手怎么可能缺了吓哭孩子的手段
“我家老爷听闻道长周游天下,所见所闻迥异于我等百姓。
就想听听那些闻所未闻的奇闻趣事。若是道长能讲得好……”
这话让这位老道士呵呵一笑,抚着长须,隐蔽地扫了一眼坐在跟前姿仪甚是矜持的赵佶。
“也罢,老道观赵信士颇有眼缘,便是与信士说说也是无妨。”
接下来,老道士开始打开了话匣子,吹起了,哦不……是聊起了他漫长的修道生涯的所见所闻。
他曾远赴昆仑山寻道,亦曾直抵天涯海角观潮起潮落,曾见过一口能吞一城的大鱼。
亦见过能口吐人言的猛兽,总而言之,听得赵佶兴致勃勃,津津有味,甚至还时不时地追问一二细节。
当听到这位老道长,讲起遇上了一位书生,在梦中被鬼怪惊扰,吸食精气,要不是他老道及时出手,怕是已然魂消魄散。
听得赵佶眼皮狂跳,面色微黑,清了清嗓子,假装随意地道。
“听道长之言,能入梦的,皆为妖怪邪秽之物?难不成,仙人之流,就不可以吗?”
听得此言,作为一位诈骗,哦不,修真经验相当丰富的老道听闻此言,呵呵一笑。
“赵信士,仙人皆乃天上之人,寿元无有穷尽,神通威能,搬山移海都信手拈来,入梦之术,自然也是轻而易举。”
“况且,仙人吞云吐雾,逍遥天地间,无欲无求,故仙人入凡俗世人之梦,何其难也。”
“更何况谁又敢保证,入梦的就一定是仙人而非是怀有恶意之妖鬼邪秽?”
“说到这个,老道还曾经在五十年前,遇到过一桩奇事,一只梦魇夺人气运……”
“……”
杨戬打量着这位年纪大概也就五十出头的老道,但考虑到对方是一位修道之人,寿元甚长,看不出年纪倒也寻常。
何况官家都没说啥,自然自己也没必要站出来作恶人。
毕竟官家推崇道家,喜好结交道家方士,指不定等不了几个月,这位老道,就会成为官家的修仙顾问也说不定。
……
“师父,为何你方才给那位信士,说了那么多鬼怪妖邪,梦中杀人吸噬元阳的故事?”
老道立身在这间不起眼的小道观门口,眺望着那非富即贵的一行人渐行渐远,身边的弟子小声地询问道。
“呵呵……为师观这位信士言语矜持,不经意间指颐使气,就知道他非富即贵。”
“他既然言及仙人入梦,怕是十有八九,老道遇上了同行喽……”
“既然如此,难道为师还能留手不成?”
弟子顿时满脸恍然之色,也是,大家干的都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营生。
这等营生,自然是同行是冤家,谁都希望独家生意来得更嗨皮。
若是有争抢生意的,当然不能嘴下留德,手下留情。
坐在马车中的赵佶,脸色显得有些阴郁,脑子里边,满满的全是方才那位道长关于各种梦中妖魔鬼怪的讲述。
心中也忍不住犯起了嘀咕,虽然自己当然很确定,高璋那个孩子,肯定不会对自己有恶意。
可会不会是有什么妖魔鬼怪附于其身,迷惑自己,欲噬自己这位天下第一人的元气真阳……
马车旁的杨戬听到车中传来了官家赵佶的召唤,赶紧下马,钻进了马车之中。
就看到了官家赵佶表情若是严肃地坐在马车中,赶紧弯腰垂首。
“不知官家唤奴婢有何吩咐?”
“你来说说,我大宋东京中,乃我大宋帝都,为何还会有妖邪之物作祟?”
“啊,这……”
杨戬脑袋一嗡,官家你这是什么脑洞清奇的问题,奴婢就是个宦官,不是仙人好不好。
可迎着官家投来的眼神,杨戬脑子疯狂地运算了几眨眼,终于想到了一句很适合的话术。
“官家,东京汴梁,人口百万有余,鱼龙混杂之下,兴许也会有官家所言的妖邪。”
“不过奴婢觉得,官家乃是天子,得王朝气运加身,又有社稷庇护,当可视邪祟如无物。”
“嗯……”听到杨戬给出的答案,赵佶甚是满意地微微颔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