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阳王道:“知鸟湖畔有一高台,正可观莲塘,也是赏夕阳的绝佳之地。我带母妃过去。”
衆人便往知鸟湖畔而去,果然见湖边建一高台。
从高台之上,瞧见莲塘十里,夕阳照晚,好一番别样景色。
萧贵太妃自十五岁入宫多年,这竟是多年来屈指可数的出宫机会。
宫中富贵,地位尊贵,从她不过是笼中鸟,金丝雀一般。
只是时光荏苒,当年她入宫之时还是个懵懂天真烂漫的小姑娘,而今竟发上已有银丝。
想及此,她到底忍不住热泪盈眶。
若是当年答应睿亲王,是否这辈子就不会被困锁在宫墙里,就能像是远处的游人一般,相偕相助,行在这天地广阔。
想到此,她不由想起另一个人来。
那是她最好的姐妹,当年两人一同入宫,在孤寂的深宫中互相取暖。可她却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人,过上了自己做梦也想要的生活。
却撇下她一人,在这深宫中挣扎求生。
凭什麽呢t!凭什麽当年她们说过患难与共的,她凭什麽一个人幸福。
广阳王见母亲双唇紧抿,面露忧色,站在栏边默然不语,一时也沉默下来。
自先帝去后,这些遗留下来的后妃,哪个不是一夜之间老了许多。
萧贵太妃扶着栏杆,嘴唇颤了颤,一时不知该不该提前告诉他真相。若是待会她假装落水,他不明就里以命相救,该当如何?
可是这个儿子一向温厚。。
她紧了紧心口遂问道:“丛林,先帝去后,我不过是一具枯骨,若是。。若是我离了紫禁城,你会。。你会如何看待母妃?”
广阳王如玉的面上,一双黑黢黢的眼睛瞧向了母亲,萧贵太妃被他瞧得一时心头发慌,似乎从里头瞧见了自己所有的僞装。
他笑了笑,拱手行礼道:“儿自是盼着母亲能快乐的。”
一个声音在萧贵太妃脑中响了起来。
他知道,他全都知道。
不知过了多久,她指着荷塘里的一叶小扁舟道:“我少时在江南,便爱划船去莲塘里头摘莲藕,我划船的水平可是数一数二的。”
广阳王想到天色将晚,快到送母亲回宫的时辰了,遂道:“不若今日让母亲重温这游戏莲塘的乐趣?”
萧贵太妃点了点头,握着儿子的手上了扁舟。
广阳王却不上船,只是站在湖边道:“儿还等着吃母亲亲手熬的莲子粥呢。”
夕阳之下,西边的红霞铺满了湖面。
一片怡人的夏日风光。
萧贵太妃忍不住双目含泪,上了船道:“好,等娘摘几只莲蓬来。”
荷花半开半落,荷叶深深浅浅,行在其中,身影忽现忽隐。
广阳王对着跟在身后的侍从道:“母妃要与我摘莲蓬,你们且去寻些盛具来,还有你们几人,去準备车驾,天色将晚,等母亲回来,便要赶紧入宫去了。”
侍从们抱拳称是,各自领命而去。
广阳王複归到高台处,瞧见深深莲塘里的人影慢慢消失。
苏秋雨抱膝坐在河岸边,果然瞧见金光撒在湖面上。
湖水里倒映着山峦的轮廓,似乎果然是个佛祖的形象来。
她忍不住好奇道:“原来真有佛祖的金身。”
说完却似感到有目光落在身上,她忍不住转头,却见王忠信并两个侍卫,站在不远处。
他们身型藏得极好,若不是她提前知道,一时竟不能发现。
瞧见她望去,那三人具都立刻低下头不与她对视。
苏秋雨有些好笑。
遂扯了河里的莲蓬,熟练地掏出里头的莲子来与三人道:“出来一路辛苦你们了,来吃点莲子吧。”
王忠信果然动了动,却冷着脸未上前来。
倒是他身旁的另一个侍卫走上前来,撩开衣摆坐在了她身旁的地上。
苏秋雨只觉得这侍卫瞧着有些面熟,却一时想不起他的名字。
不想这侍卫面色白净,腼腆地笑了笑,自报家门道:“苏姑娘叫我刘春便是。”
说着他伸出两根手指,从她掌心捏了一枚莲子送进了嘴里。
苏秋雨瞧见他双腮微动,将一枚莲子细细地嚼了,似乎像是在吃山珍海味一般,一时看得入了迷。
刘春瞧见她的目光,也转过脸来,微微笑道:“很甜,苏姑娘不尝尝吗?”
说着他捏起一颗莲子,就送上前来。
苏秋雨下意识方要去接,哪知突然反应过来,忙自取了一粒。
鲜嫩的汁液在口中散开,果然很甜。
那刘春笑了笑,将手中的莲子扔进了嘴里。
苏秋雨一时突然感到他离自己太近了些,甚至能感受到他的热气隐隐在身边围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