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娘娘偏爱艳色衣裙吗?”
“世子何意?”
萧译轻笑:“只是觉得那日御苑中的衣裙更衬娘娘罢了。”
这话有些轻佻,偏生从萧译口中说出,占了样貌便宜,让人不觉冒犯。
御苑亭中,鹅黄色的衣裙清丽出尘。萧译直觉得,那才是眼前女子真正的喜好。
可他又能猜到她的用意。
譬如今日,她着缇色衣裙,这样明亮的颜色,即便面上不带笑意,也不会让人觉得冷淡。
他玩笑般说出心中所想,叶瑾舒云淡风轻:“迎陛下所好罢了,世子莫多虑。”
既未否认,又给了合理的解释。
萧译一笑,还想开口时,场中已邀了靖平王顾昱淮上场。
他今日着天青色锦袍,头束玉冠,气度儒雅。
可一旦握上长弓,立时让人不敢忽视。
公允起见,场中子弟用的都是一式的弓箭。
靖平王亦不例外。虽则普通,在他手中却让人觉得非比寻常。
众人目光中,靖平王从竹箙中取出三支羽箭,随意对准最远的靶心,挽弓搭箭。
三支利箭破空而出,凌厉生风。
场中有一刹的寂静,羽箭尽数没入红心。
众人屏息凝神,爆发出一阵喝彩。
萧译拊掌,自上观之,知道靖平王甚至未尽全力。
“容妃娘娘以为如何?”
未得到答案,萧译转眸。
美人怔怔地望着靶心的方向,似已出神许久。
第21章 攻心
“怎么心事重重的?”
坐到兄长身边时,叶瑾舒神色方稍稍放松些许。
校场中所有人的注意都在帝王那处,少有人注意到他们兄妹。
叶瑾舒道:“二哥,从前……我们见过靖平王射箭吗?”
叶琦铭先是摇头,而后又不大确定:“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我……我有似曾相识之感。”
这样的感觉来得古怪,可她确信自己未曾与靖平王有过交集。
靖平王的箭术精妙,独步天下。若是观之,必定难忘。
叶琦铭想了想,道:“你自幼随父母在军中,许是那时见过吧。”他比了比,“你那会儿才这般大,印象不深也正常。”
叶瑾舒沉默一会儿:“小时候的事情,兄长还记得多少?”
叶琦铭长她三岁,知道的事情多些。瑜安归家时已满七岁,一直作男孩打扮,生得玉雪可爱。
“儿时你总是生病,父亲就是为此替你改了名字。”
这些叶瑾舒倒是有点记忆,或许就是断断续续病着,因此忘掉许多事也未可知。
叶琦铭笑道:“幼时体弱多病,也不妨碍我们家妹妹长大后聪慧过人。”
他一打岔,叶瑾舒心头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散去些。
叶琦铭回忆过,想起另一事:“你忘啦?父亲曾在顾府习武,也能一次射出三箭。许是箭术上有相通之处罢。”
孩童记忆不清,张冠李戴并不少见。
他如此一解释,叶瑾舒点点头,渐被说服。
“还有一事,我想同你商议。”叶琦铭正了正神色。
叶瑾舒立时将注意转移,道:“何事?”
叶琦铭的目光看向宁国公府世子赵凌所在的方向:“北齐胶东四府遭遇匪患,齐帝属意临山前往平乱。军中尚缺一位副将。”
“赵世子想要兄长一道请缨前往?”
临山是赵凌的表字,想来这些消息都是他透露给兄长。
“正是。”叶琦铭拿不定主意,“你觉得如何?”
胶东的匪患,萧询既然任用赵凌这样的年轻将领,想必不会太过棘手。
赵凌是他的左右手,剿匪一事不及前线战事凶险,又能在百姓中极快地树立起威望。
叶瑾舒抬眸,萧询这是在为赵凌铺路,助他进一步稳固在朝中武将的地位。
而赵凌邀兄长同去,亦是出于一番好意,想让兄长随他立些功劳。
当然,也是为自己讨匪增添助力。
叶瑾舒分析其中利弊,主将若是赵凌,她会放心兄长一同前去。
自入北齐,兄长常日赋闲在家,心中苦闷她明白。
“胶东离皇都不算远。只看兄长愿不愿意罢。”
叶琦铭犹豫之处正是在此,为北齐效力,他心中仍有顾虑。
妹妹的意思他已明了:“容我再想想。若是随军出征,只怕今岁就不能与你一道过年了。”
这一节叶瑾舒没有多在意,横竖她是要留在宫中的。
兄妹二人说过些体己话,叶瑾舒道:“时候不早,我想先回宫了。”
快到开宴的时辰,叶琦铭不免担忧:“你提前回去,万一齐帝不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