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小黄参加《放歌街头》,唱《少年行》的第一场就开始关注他,没想到他竟然已经成长到这个地步了!”
“这一届的少年们真的好强!”
“我们大从河出人才啊!前有小白,现有黄元平!一个优秀的音乐人马上就要崛起了!”
“顶级唱作人预定!”
从河,一间专科学校的宿舍里,黄元平被手机嘀嘀嘀的声音惊醒了。
他睁开眼睛,发现他们几个人的小群里,已经刷了上百条信息。
“啊哈哈哈哈哈,我们的《青衣》上热搜了!”
“快看快看评论,已经十万加了!”
“我一直在看评论,压根就刷不过来!太可怕了!”
“啊啊啊,我们也要火了!”
“《青衣》赛高!”
“平子,快起来了!别睡了!”
“这种时候你怎么能睡得着!”
黄元平看着自己的小伙伴们那激动的样子,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其实他昨天晚上,也是很晚才睡。
现在他还有点昏昏沉沉的。
但是没办法,他现在必须起床。
因为他的日程排的非常满。
现在,他已经是大三下学期了,他的朋友们都建议他,无论如何,先把自己的学业搞定。
所以,这段时间一直是东城、从河来回跑,一边兼顾音乐,一边兼顾学业。
虽然和东原大学没得比,但是这座专科学校,也是他拼尽全力才考进来的。
他上午有两节专业课,下午有闪姐专门为他请的声乐老师、吉他老师、钢琴老师的课程。
这些课程很辛苦,但是黄元平却甘之如饴。
终于,可以系统而专业地学习音乐了。
虽然有点晚了,但是未来还很长。
因为他知道,想要从这条路上走下去,必须不断的提升自己。
《青衣》这首歌从写出来,到不断润色,再到录制,拍摄MV,他都全程参与了。
他已经听了不知道多少次,甚至可以说是听吐了。
这首歌优秀吗?
毋庸置疑是优秀的。
就连风和这种见多识广,拿了两次最佳制作人的顶级制作人,都对他的作品称赞不已。
这还是他的第一首真正的创作。
但是黄元平自己知道自家事。
他写完这首歌之后,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被掏空了。
下一次,他还能写出来这么优秀的作品吗?
恐怕真的很难了。
如果不提升自己,说不定一辈子也写不出来了。
而这样的作品,对谷小白来说,就是随便某一首的水准。
状态好的时候,半个小时就写出来一首。状态不好,也顶多用上一天时间。
普通人和天才相比,并不是说普通人做不到天才的那种水平。
而是普通人想要做到那种状态,已经呕心沥血,无以为继。
而天才,却可以稳定而持续地产出,偶尔爆一下,就高能到让人无法望其项背。
以一人打一国的那种状态。
但是此时此刻,黄元平觉得,自己值得骄傲一下。
以及,让另外一个人,为自己骄傲一下。
因为,这首歌,是写给他的。
下午,结束了音乐课程,黄元平背着吉他,坐车来到了一处城乡结合部,来到了一个院子之外。
站在门外,就听到了里面传来了咿咿呀呀的声音。
黄元平敲了敲门:“爷爷,我回来了!”
推门而入,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面对墙壁,轻捏兰花指,亮身段,唱青衣!
第664章 《青衣》!
听到黄元平的声音,老人惊喜地转过头来:“平子来了,吃饭了没有?我给你做去!”
老人的嗓子已经没之前那么好了,中气不足了,声带松弛了,高也高不上去了。
才唱了这么一会儿,说话的时候,就已经有些沙哑了。
黄元平抿嘴笑了笑,道:
“爷爷,别忙活了,我买了一些小菜,咱们一起吃。”
“嗨,买菜干啥,家里啥都有,我给你做,你买的东西,带回学校去吃,别乱花钱,爷爷这里啥都有……”
爷爷就要去厨房里忙活。
“爷爷,您坐着……”黄元平拽住了老人,进了屋,就看到正当中摆着的奶奶的遗像。
他顿了一顿,然后默默把买来的小菜,摆在了旧圆桌上,又拿出来两瓶酒来。
“爷爷,今天晚上我住在这里,陪你喝两杯,我朋友送我的洋酒,我给你拿了两瓶来。”
那边,老人已经去厨房里忙活去了,说了句什么,黄元平没有听清楚。
黄元平转身,走到了电视前,摆弄了起来。
老人端着盘子进来时,看到黄元平在电视前面,笑得合不拢嘴:“你给我买的这个电视,可把你王爷爷羡慕坏了,天天来我这里蹭电视,比我玩的还溜……对了,这个声音咋回事,你给我看看,老是听不清楚……”
然后他拉着黄元平的手,骄傲地看着他。
我的乖孙孙,也知道孝敬我了!
黄元平帮老人端了东西上桌,道:“爷爷,我写了一首歌,我想给你听听。”
“嚯?写了一首歌?”老人睁大眼,“那我可得听听!”
我的乖孙孙,也写歌了!
我的乖孙孙,是个大明星了!
黄元平拉着老人坐下来,按下了遥控器。
电视上,画面黑了下来,锣鼓声响起,然后一声石破天惊的京剧唱腔哭声传来:
“喂呀呀呀——……”
听到这个声音,老人猛然瞪大眼。
画面上,是一个破旧的舞台,有些摇晃、陈旧的画面,一名青衣在舞台上唱着《玉堂春》:
“那一日梳妆来照镜,
在楼下来了沈燕林,
他在楼下夸豪富,
胜比公子强十分,
奴在北楼高声骂,
直骂的燕林脸带含嗔,
羞愧难当回店去,
主仆二人又把巧计生。”
这画面渐渐变得清晰了起来,唱腔也不再是那种旧磁带的沙沙声,变得格外清晰。
这段唱腔,老人记得太清楚了。
省台里说要来录一段视频,他就上台唱了一段。
就这么一段。
这已经是快30年前的事了,这画面,怎么能这么清晰!声音怎么也能这么清晰!
他当然不知道,这是谷小白专门找后期公司制作的4K修复版!
而声音的修复,是谷小白自己亲自操刀的。
舞台上,唱腔不变,但画面的色调又在慢慢变化,镜头一转,转到了舞台下面,一个四五岁的孩童,瞪大两眼,坐在一个小板凳上,看戏台上得出神。
似乎那舞台上的,是个盖世的大英雄,比奥特曼还厉害。
锣鼓唱腔渐渐散去,变成了温暖的钢琴声。
谷小白轻柔的歌声响起:
“三尺戏台两钱粉墨
唱着悲欢离合日日夜夜
我搬着小板凳台下坐
等着回家等你牵着我”
极具中国风的旋律和歌词,配上钢琴,却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和谐。
以西洋乐做中国风,这种编曲已经很高端,却正是风和的拿手好戏。
谷小白的柔和唱腔,柔中带亮,却不刺耳,带着一丝丝不忍触碰的柔情。
画面变化,变成了一个中年人牵着孩童的模样,中年人两鬓有了一点白发,但身形还很挺拔。
孩童是那么矮,要使劲伸出手,才能抓住他的手掌。
两个人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穿过那条小河上的桥,一路向家里走去。
“穿过大街小河
走过小雨落雪
为什么你不爱吃棒冰
糖葫芦一串有几个……”
路上,中年人给孩童买了棒冰,孩童问:“爷爷,你怎么不吃?”
“爷爷不爱吃。”
吃完了棒冰,中年人又买了一串糖葫芦,然后问孩童:“给爷爷吃一个好不好!”
“好,但是爷爷你只能吃一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