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的,快、当然可以快,下官所言,乃是、乃是包含着……请大将军恕罪……”
那周绍源听到李大将军声言不悦,顿时越发的紧张忧惧,语调都变得颤抖起来,一边擦着额头细汗一边想要表述清楚,然而心情越是紧张,便越发的语无伦次。
李泰见他如此的紧张,于是便抬手拍拍他的肩膀微笑说道:“周参军不必如此紧张,细细言事即可。我虽然不长入此察望,但也从李司马奏报府中的书文中知晓周参军、还有你等诸位精诚于事、勤奋不懈。
府中用士向来刑赏分明,并不会因身世和经历过往而有歧视偏待。你等群众违心从乱,过往已经不信,如今既将才力献我,我也一定会庇护周全、优待才士!”
说话间,他的视线不再只是盯着周绍源,也将在场这些南人官吏们环视一周,笑语抚慰一番。
“大将军竟知仆名……”
周绍源等虽然被任命为总管府属官,但都是在船坞建造过程中被直接启用,还没有前往总管府拜见李大将军,此时听到李泰这番话,也不由得激动不已,连连谢恩。
待到情绪稍作平复,周绍源等才详细跟李泰介绍起建造舟船的流程。
舰船的建造过程,耗时最久的便是备料这一阶段。虽然左近秦岭诸山脉之间拥有着丰富的木材大料、可以就地取材,但这些木料也不可以即伐即用,在将木材砍伐之后还要进行各种工序加工处理,有的需要晾晒风干、有的则就需要熏烤烘干,有的在析出水分之后还需要进行蒸煮等处理。
总之越是用在舰船关键位置的材料,便需要越多的工序进行处理。像是舰船的龙骨、船舵等重要部位,则就是更加的工不厌精、事不厌繁。毕竟稍有纰漏,便有可能葬送一艘庞大的舰船并满船军士,甚至可能影响一场战争的胜负!
在将材料妥善处理完毕之后,舰船本身的各部位组装和打磨工序虽然对技术要求也同样很高,但只要拥有足够数量的熟练工匠,工期也是可以适当的进行缩短。胶合、铆接、涂漆、浸油等等各项工序,也都各自有其技术标准。
如果扣除备料的各项工序,那么就算是一艘体积规模最大的楼船大舰,用工最多也不过半年有余。至于其他规格更小的舰船,用时那就更短。
“如今船坞中所造,主要分为楼船大舰、蒙冲斗舰、舴艋轻舟为主,楼船大舰业已造成六艘,待到来年春汛水丰,便可入水试航,然后便可装载冲角、铁帘、拍竿等物……”
听到李去疾介绍船坞中所取得的成就,再加上周绍源等人在一旁的补充,李泰对此还算比较满意。
虽然此间经营已经超过了两年的时间,但当中有长达一年都是在修整地形以便于建造船坞,同时进行备料,能有这样一个成品规模还算不错,总算没有辜负这两年间海量的投入。
水战中楼船大舰乃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大量的水战战术都是依托于此进行布置调度。因此楼船大舰也代表着一支舟师水军的实力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