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还真关上的不仅是房门,还有孙静母亲最后的眷恋。正如她躺在七灯阵中那不舍的眼神,没有人不害怕死亡,这一点王还真比谁都更了解。
一路南下,他见过太多的生死离别。正是因为见得多了,所以对于死亡才更加的畏惧。这也是他为何一心向道的原因。
关上房门之后,王还真来到孙静身旁坐下。此时的她已经控制好了情绪,坐在凳子上用手绢擦着眼泪,月光洒在少女身上,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银纱。
王还真伸手,想要拍一拍她的肩膀,但思量过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谁知他的手刚放下,孙静便靠在了他的肩膀上。
少女望着天空的弯月,声音沙哑的问道:“先生,你说……”
听到这个久违的称呼,王还真突然想起了故人。不知道容怜晴她们现在在哪里,过得怎么样了?南下有没有遇见什么事情?
想来有灵雯子和无崖子在,应该问题不大。无崖子虽然空有境界,但那也是紫气!寻常修行之人别说惹了,就连打招呼都要想清楚。
“放心吧,一切皆有定数。正所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王还真低头看了她一眼,还是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
“先生,你相信命吗?到底什么是命?是不是因为我和母亲此前过得太安逸了,所以老天爷惩罚我们,让我们受这么多苦?”孙静眨了眨红肿的眼睛问道。
“怎么会?莫要胡思乱想了。我是个道士,肯定是信命的。但你有没有想过一点,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命?”王还真抬头看着弯月,继续说道。
“就如同这月亮,难道命中注定它今夜无法圆满吗?还是说是它自己害羞,只愿意露出这么多给世人看?”
“我本来觉得应该是命,但是听先生你这么一说,又觉得这月亮好像活了一般,或许是她害羞也说不定。我不知道……”孙静情绪有些低落。
“没关系,人这一辈子都是要经历这些的。曾几何时,我还未入道修行的时候,也如你这般迷茫。对未知的前途迷茫,对自己的遭遇迷茫。
不知道从何处来,该往何处去。人这一生啊,就像是乘舟过河。在人生的长河中,有如画的风景,也有波涛汹涌,暗流涌动。
所以啊,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容易。当然,我说这些并不是在赞颂苦难,苦难固然可以成就坚强的人生,但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在苦难中不放弃的自己。”王还真摸着她的头发说道。
“可是先生,这太难了。我明明知道母亲已经不行了,可是我就是不愿意相信,不想放弃。甚至一度自己欺骗自己。
每天强迫自己离开家中,出去找地方打零工,寻吃的。就是怕亲眼目睹母亲离开,我做不到……”孙静说着,趴在王还真怀中哭了起来。
看着眼前十几岁的孩子,王还真一边拍着她的肩膀,一边安慰道:“我明白,这么多日子,你辛苦了,这本不是你这个年纪应该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