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幅字,之所以会让他产生如此感情,是因为他自己经历最多的,便是这种状态。可以说是怀才不遇,惆怅难消。
原本吕祖的诗,尽显道家的洒脱惬意。逍遥自在。但是被这个洞府主人,仅仅修改了几个字,其中意境却变得完全不同了。
草铺横野,一片荒凉。唯有晚风与笛子相伴。虽然忙碌一生,归来尚能饭饱,但是不知不觉人已过中年。就像那黄昏结束,余下的只有夜晚和月亮了。
这是一种何等悲凉与无奈。王还真看着那洞府两旁,隐约可见的篆刻痕迹,不由得怔怔入神。直到身旁的灵雯子,将手放在他眼前晃了晃,他这才回过神来。
“你发现何事了?为何一直呆立着沉默?我还以为你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呢?”灵雯子见王还真低头,轻笑着问道。
“非也,只是对这洞府上的字,有些感同身受罢了。走吧,我们进去看看,主人给我们留下了什么。”王还真一边说着,一边进入了洞中。
小六子等人连同管家和张虎,也跟着一起走入了洞府当中。唯有灵雯子,看着众人的背影,又抬头看了一眼洞府两旁的字,疑惑的晃了晃脑袋。
她不明白刚才王还真话中的意思,但是看王还真的样子,似乎也并不打算解释。于是她只好加快脚步,跟上了大部队。
与昨夜二人来的时候不同,此时洞府外面的灌木,早已被顾家的家丁们清理的干干净净,甚至就连四周的树林,都一一砍倒。
整个洞府门口十几丈,已经清理出来一片大空地。这些家丁此时正在空地上,来回忙碌着扎营。失去了遮挡物,阳光顿时从洞府的入口洒落。
进入洞口之后,众人先是走过了一段开凿出来的路。无论是四周还是脚下,全都是密密麻麻的雕凿痕迹。看起来整个洞府的入口,似乎是在一块完整的岩石中一点一点凿出来的。
这可不是个小工程,王还真打量着四周,暗自估算。若是只有一个人的话,最起码也得忙活一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凿出如此宽敞的一条通道,这还是在南方冬季不下雪的情况下。
走了大概十几息的功夫,前方豁然开朗。两边的岩壁也变成了青砖搭建的石墙,地面上也铺了一层厚厚的青石砖,由此可见这洞府主人生活的年代,与现在相近。
说是青石砖,实则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这种砖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宣帝时期。一直到东汉末年,才广泛开始用于建筑,被人常用于建坟墓,皇陵,城墙,还有长城等等。
当然,现在大宋还一直使用这种价格低廉又结实耐用的烧制方法。所以单凭这些青砖,并不能判断出洞府主人生活的年代。
真正让王还真做出上面结论的,是青砖路面上的灰尘。整个通道有灰尘,但并没有想象那么多,至少没有厚厚的一层,他停下脚步,弯腰擦了一点。
发现这个灰尘只有荷叶厚薄,由此可见,这个洞府的主人生活的年代,距离现在应当不是很远。可能就在几十年甚至百年之内。
“如何?小道长可是发现了什么?”那老管家见王还真突然停下来,擦了一指头的灰尘,还以为他发现了什么,遂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