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意义上来说,应当是以前的太清修行之法。自从太清宗遗失了修行的法门,这个秘密也随之消失不见了。
当然了,以上这些都只是江湖传闻,真正内情,恐怕只有太清宗自己知道。加之后来的这些修行之法,虽然证道困难,但并非不能。
所以久而久之,就没有人再关注此事了。”灵雯子回忆着自己知道的内容,为王还真解释道。
听到了灵雯子的解释,王还真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些人要去盗走太清宗的修行之法。原来其中隐藏着证道飞升的秘密。
这一下,对于如日中天的太清宗来说,无异于是灭顶之灾。原本他以为太清宗封闭山门,乃是想要避世躲灾。现在看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逼不得已的无奈之选。
王还真思量片刻,突然想了一个问题。他抬起头,看着正在饮茶的灵雯子,有些迟疑的问道:“道友可知,你口中的这些所谓的‘后来之法’,到底是从何时开始的?”
听到王还真的话,灵雯子一愣,随后将茶杯放下,有些疑惑的问道:“道友此言何意?我没听懂?可否说的详细一点?”
“就是你先前所说,道门其余支脉的修行之法,虽然是后天修改过的,但是并非不能证道飞升。那这些修行之法,到底从何而来呢?”王还真一边组织语言,一边问道。
“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想问太清宗修行之法丢失,和其余支脉的修行之法改进,有无联系?”灵雯子看着他的眼睛问道。
被灵雯子一言道破,王还真有些尴尬。不过还是点了点头。灵雯子见状,并未第一时间开口回答,而是抬头思量了片刻,有些不太确定的说道。
“因为这些事情,都是十几年前发生的了,所以我知道的不是很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在太清宗遗失修行之法之后,确实其余支脉有过改革。”灵雯子回道。
“改革?”王还真皱眉。
“对,其实这件事情,并不是同时发生的。太清宗遗失修行之法的具体时间,在江湖上一直是个谜。直到后来太清宗封山,都未曾有人知晓此事。
而这件事情最终被众人知晓,还是因为五年前,太清宗掌教上茅山斗法一事。大家才逐渐知晓。”灵雯子沉吟片刻,继续说道。
“修行之法的改革,却要追溯到东汉末年了。当时连年的战乱,国运动荡。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散修,他们都是依靠着修改过的修行之法证道。也就是现在我们修行的内丹之法。
后来才逐渐传开,大家这才明白。原来散修也能证道飞升,从那时起,修行之法的改革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大宋建国。才算是稳定下来。”灵雯子开口说道。
“按道友的说法,其实这二者之间,并无什么联系?”王还真点头问道。
“嗯,就我个人来看。要说一点联系没有,肯定是不可能的。因为改革了这么多年,直到十几年前,才逐渐稳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