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太清一脉的道人?”那坤道惊讶之下,竟然连道友都忘记称呼了,直呼王还真为你。在道人之间,这是一种十分失礼的行为,足以可见其到底有多惊讶。
只因太清一脉门人凋零,乃是道门公认的事情。而且太清一脉,已经有近百年的时间,未曾举办过法会了,至于来参加法会,更是有近五十年没有的事情了。
现在王还真说他一个太清的道人,受邀去参加上清法会,这如何不让她惊讶?若不是王还真此时真挚的眼神,她甚至都怀疑王还真在与她说笑。
王还真见那坤道不相信,也没有出言解释。而是伸出二指,在半空中虚画了一个符头。随后剑指上撩,那虚画的符头闪过一道辉光,然后消失不见。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王还真刚才所绘制符头的方式,正是太清一脉正统的画法。而虚画符头这种方式,也是道人表明身份的最好体现。
这样不仅能向同道告知自己是哪一脉的道人,还是在变相表明自己已经授箓,乃是正统道人的身份。如今大宋有很多野道,和散修。
这些道人虽然自称为某一脉,但是并未授箓,所以自然不被认同。加之很多人冒充道人四处行骗,败坏道门的名声。
这也是为何刚才那个年轻道人,误以为王还真是一个野道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样子。野道虽然没有做那行骗之举,但是也不受正统道人的待见。
究其原因,便是野道基本上很难授箓。不得授箓自然也就无法画符作法,而授箓之法,全都掌控在道门三脉手中。
每次法会只会有区区几个名额,下放给散修野道。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现在这样的局面。而且百年之前太清一脉便再也没有举行法会,所以授箓的名额一下子又少了三成之多。
上清有教无类,所以在三脉当中,也是开放授箓名额最多的一脉。但也正是因为此,这些名额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给了异类散修。
因为同样的低境界之下,人修大概率是打不过异类散修的,自然也就得不到授箓的名额,像是灵芷子便是此类。
太清一脉开放的名额虽然仅次于上清,但却全部都是为人类散修准备的。太清一脉虽然并不歧视异类,但是也不亲近,属于那种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
异类来参加法会可以,但授箓就别想了。所以此前太清一脉,也是门下散修最多的。加之太清一脉本来就修的杂学。
山医命相卜都多少会一点,即便是你修行资质不好,也能学会一门本领,保证你不会饿死。后来太清门下凋零,日渐没落,没有能力再举办法会,自然也就没了授箓的名额。
玉清就更不用想了,玉清法会多是讲道。而且入门条件苛刻。不光异类不能进入,甚至就连散修也不行,唯有三脉正统授箓道人,收到邀请,方能进入。
授箓的名额也有限,每次只有九个。而且授箓之后,必须入玉清门下修行。与其说是开放授箓名额,倒不如说是给玉清一脉收徒。
综上所述,太清虽然名额都是为散修准备的,但是近百年未曾举办过法会了。上清虽然名额多,但是大多都被异类得去,人修不过十之一二,本身境界通玄的才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