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还真来到第二幅壁画前,相比第一幅,这第二幅壁画明显要破旧很多。甚至连上面的凹凸,若不是仔细观察,都有些难以分辨。
其中雕刻的人物,几乎要和石壁融为一体了。王还真见状,本不打算停留。但是路过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件事情,正是这件事情,促使他在这壁画前停下了脚步。
只因这壁画上,虽然整体雕刻了什么,不太能分辨。但是依稀能见到一个人影,这人影不是别人,正是第一幅壁画当中的那位道人。
他此时正悬浮在半空,似乎是在和什么东西对峙。其余的细节,就不太能看得出来了。王还真站在壁画前,举目思量。
虽然这壁画整体依然不能分辨,但是从细节不难推测壁画上的内容。先前第一幅壁画上面,那道人正站在岸边,观望着那河水。
由此可见,这第二幅壁画上,与他对峙的很有可能就是第一幅壁画上,那隐藏在浪潮当中的蛟。而在这第二幅壁画当中,这道人乃是悬浮于江面。
这说明他至少也是紫气以上的修为,唯有度过天劫,洗去体内浊气的紫气修为,才可以凌空飞渡。而且还有最关键的一点。
虽然第二幅壁画,因为残破不太看得出来,但是第一幅壁画很明确的表达了,这道人背负的乃是一柄长剑。也就是个剑修。
换言之,此人很有可能有武艺傍身。而剑修又是修行中最注重杀伐的职业,修剑的道人,刚毅果敢,锄强扶弱,以身御剑,行天下大道。
传说先秦时代,尚有修剑的道人存世。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传承断绝加之修剑飞升困难,遂逐渐凋零。这太清道人竟然是个剑修,仅仅这一点,便足以让王还真惊讶。
关于剑修,《周天秘要》记载的也不多,只言片语,一笔带过。所以王还真也只是了解,或者说仅限于听闻。
一个隋唐时期,修剑的太清道人。这几个线索串联起来,似乎壁画上人的身份,明了了不少。可惜王还真对于道历知之甚少,自然也就不清楚这到底是何人。
他收回目光,沉吟了片刻,随即便向着长廊深处走去。小六子跟在他身旁,一边走一边抬头问道:“先生,看出什么来了吗?”
“嗯,有些线索,但还不是很明了。不过让贫道最奇怪的是,这壁画上雕刻的道人,到底是何人?此人又与清元天尊是何关系?”王还真点了点头,开口道。
“什么意思?难道那壁画上雕刻的道士,不是清元天尊?可这里不是天尊的道场吗?”小六子一愣,随即开口问道。
“这也正是贫道疑惑的地方,这道人乃是隋唐时期的人。若是证道,似乎不像是能有如此道场的神仙。或者此人乃是天尊的化身之一。”王还真点头解释道。
“天尊化身啊……话说回来,先生,我们来到清元界这么些日子,只是听闻天尊名讳,却从未见过。就连那日广场上的金像,脸都是模糊的。”小六子歪着头想了想说道。
“正常,此处乃是神仙道场,看不清楚神像的样貌,乃是因为神像有天尊的一缕神识附着。你一介凡人,怎能直视仙神呢?”王还真对小六子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