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王还真扔来的扫帚,容怜晴也没有开口询问。径直打扫起院子的落叶来。广场上一时之间便安静了下来,只余二人扫地的声音。
广场看似很大,实则只有树下的石坛落叶居多。其余的地方都是一些落尘。二人仅用了一炷香的光景,便将整个广场打扫干净。
王还真和容怜晴站在树下,环顾着整洁光亮的四周。别看仅仅是清扫了一下,那原本清冷孤寂的感觉,就消失了大半。
将东西收拾好,放回存放工具的房间之后。王还真对着大树拱了拱手,随即带着容怜晴继续向后走。这宫观的格局乃是四进制。
之所以称之为宫观,乃是因为它采用的是前宫后府的制式。也就是包含王还真刚才进来的山门殿在内,进来之后的广场和两边的厢房,全是属于宫殿制式。
也就是平日供道人朝拜的地方。寻常人一说起神仙,肯定会想到仙风道骨,隐居山林。但是事实上,神仙也是有很多弟子的。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部分的仙神,隐居之所都有弟子服侍。神仙自然不需要吃喝,但是弟子不行。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房间。
而走过广场,来到后庭。便是所谓的府制了。这里就是住在宫观当中的道人,所居住的地方。平日里打扫宫观,上香等等,也都是由他们来完成。
总得来说和现在大宋的道观规制差不多,只不过这里的建筑群的占地大小,明显要多出不少。毕竟是神仙隐居之所,也能理解。
就是不知为何,这宫观现在竟然空无一人。就连寻常打扫供奉的道童都不见。确实有些奇怪,而且观刚广场上落叶的厚度,应当是走了好久了。
后庭和前院差不多,也只有左右两间厢房。继续往里应当是丹房,书阁之类的房间。而主人所住的位置,应当还要往上。
小六子魂魄正是在这左边的厢房当中,王还真倏一走进后院,便被眼前巨大的铜制香炉给震撼。这香炉足足有两人多高。
上面雕刻着仙鹤,灵龟等瑞兽。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亮眼的金光。最令王还真惊讶的是,这香炉中竟然还有袅袅青烟升起。
容怜晴也发现了这一诡异的情况,她往王还真身后缩了缩,小声问道:“道长,这香炉中还有青烟,莫不是这道观中还有人住?”
“不知,若是有人,待会自然能见到。我们是来寻人的,又不是来做坏事的,你怕甚?”王还真笑着看向她。
“我……妾身自然是不怕的。就是先前广场上的落叶,都堆了那么多。若是有人,为何不打理?真是奇怪。”容怜晴躲在王还真身后,小声嘟囔道。
“确实奇怪,不过想这么多也没用。既然来都来了,那我们先去将贫道友人救出来才是。”王还真说着,便向着左边的厢房走去。
来到房门外,入眼便是房门上贴着的醒目符咒。巴掌大小,就这样醒目的贴在门框上,随风摆动。王还真一见这符咒,顿时明白了为何小六子的魂魄,被关在屋内出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