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永安公主相比,别说他们见过的、没见过的国王陛下后宫之中那些争奇斗豔的各色佳丽们,就连母仪天下的高王后从来毫不掩饰的锋芒,也生生被比了下去。
萧月音从踏足兰昌寺起便开始忙碌,当然无心去揣摩身边衆人的各色的心思。
从前她自学梵语多是为了抄经和兴趣使然,在被裴彦苏提醒身处险境后她苦于没有脱困之法,然幸而有静泓细心周全,帮她想到了这个挺身而出的机会。
她长于佛寺,是与佛有缘之人,慧真大师又刚好来自梵国,一切都像是为她做足了準备。
一直忙到晚间,她终于有了些许閑暇,才接了韩嬷嬷递来的苦茶,略坐下歇息。
不得不说,兰昌寺的规模,比之邺城宝川寺恢弘数倍不止,虽然同样是皇家寺院,但这也仅仅只是渤海国的西京,想必上京、中京、东京等地的皇寺,会更加美轮美奂。
裴彦苏眸光一黯。这边,裴溯房中。
“眼下战事要紧,摩鲁尔这样护着格也曼,也不算太过出人意表。忌北,你已经将他打成了重伤,即使他在出征那日恢複大半,也堪堪只能勉强履行他留守沈州做支援的任务,你又何必动气?”
裴彦苏从进来之后一直眉头深锁,俊朗无双的面容难得浮起青筋。
儿子一言不发,显然是怒火中烧。
裴溯猜想他大约是为了摩鲁尔的偏袒而动了气,却先不关心,等自己画完战船草图上的最后一笔,才慢悠悠端详着自己的杰作,放下工笔,状似无意说道。
裴彦苏随眼扫过那草图,胸膛起伏,却仍旧不说话。
“因为今日公主去府衙找你时,她身边还跟着静泓?”裴溯一面慢条斯理说着。
裴彦苏敛了敛眉。
“阿娘当时虽不在场,却也能猜到公主的心思,”裴溯顿了顿,“与摩鲁尔格也曼他们对峙不是儿戏、不是请客吃饭,她这麽做,应该是想要静泓为你作证。”
裴彦苏咽下口中的津液。
“静泓先前为格也曼诊治,说的话自然有说服力,再为你作证你的伤已然好了,谁还能反驳他?”裴溯看着他,似乎额上的青筋淡了些许。
人仍旧是紧绷的。
“静泓是至纯至臻之人,忌北你何必总是在意他?”案上的茶已然凉透,裴溯用指尖摩挲冰冷的杯身,并未听到儿子的言语,她也沉默了良久,才终于下定决心似的,叹了口气。
裴彦苏墨绿的眼眸里,烈火之色更加浓酽。
“事到如今,阿娘也不得不告诉你。乌列提和王妃本育有两子,格也曼是长子,幼子却在他幼年时失散……那幼子天赋异禀,一只脚生来有六趾,”裴溯说到此处,擡眼与裴彦苏对视,凝了一瞬,继续:
“世间事总有机缘巧合,静泓无缘无故对格也曼这个萍水相逢之人照顾入微,阿娘原本倍感疑惑,后来想起静泓也恰好生有六趾,若是亲生兄弟之间相互吸引,也是合情合理……”
裴溯的话对裴彦苏而言犹如当头棒喝。
知子莫若母,他从格也曼的府衙内出来时,确实是因为萧月音带了静泓而心头酸涩。
他也不是故意要跟蹤音音、偷听音音谈话的。
只是刚好看到她来了裴溯这里,便跟了上去。
谁知她是去找静泓。
他故意用隋嬷嬷布下的大网,本来就是想看看她究竟是不是真心要离开他,她找静泓说告别之事,倒也不算太出格。
谁知她亲口说,“我枉担王妃之名,对王子并无男女之情”
——所以一直以来,都不是他感受失误,不是他患得患失,是她真的不在意。
正因为不在意、没有男女之情,即使她想让静泓为他证明伤势无碍,又有什麽意义呢?
她不过是想要他顺利出征而已。
顺利出征了,她才能顺利离开他。
而当他听到静泓竟然大言不惭想要带她一起离开时,他的怒火几乎达到了顶峰。
静泓,你已经占据了音音的过去,你又是凭什麽身份可以占据她的未来呢?
简直就是胆大包天,癡心妄想!
可是怒火并未完全燃尽裴彦苏的理智,既然选择布局来试探他的音音,他就绝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若是他立刻沖出去,他辛苦维持着的和音音的关系,顷刻便会灰飞烟灭。
音音不爱他,他可以等,但他不能让音音恨他。
所以他即使恨不得把静泓这个无耻狂徒的脖子拧断,他也还是强行将怒火生生吞了下去。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音音并没有立刻答应静泓。
而是说要回去考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