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齐春薇没吭声,
她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总不能说,她知道他会是未来的首富,跟着他有肉吃吧!
见齐春薇不说话了,胡大春疲惫的叹了口气:
我知道你也想咱们把日子过得更好,但是咱们没有金刚钻,就不揽那瓷器活儿。这店开的不容易,咱们好好的干,日子也会一点点的变好的!
他想了想,下定了主意:
春薇,你要是没有安全感,那我们明天就去登记结婚,好不好?
这句话他放在心里想了许久,
表妹没名没分的跟他不容易,如今也是要拿出诚意的时候了!
齐春薇吓了一跳:
我我还不着急呢!
她不是不想嫁给胡大春,却不想在这时候嫁。
如今的他们钱和房子都没有,只能委委屈屈的住在这么个租来的小破房子里,要结婚,那肯定也请不了人、摆不了席,买不了新衣服
那她结婚有什么意义?就为了那个证吗?
见齐春薇拒绝了,胡大春也没有勉强,心里头有些许失落,也俺藏着一丝庆幸。
齐春薇走过来,抱着胡大春的腰:
大春哥,你也知道,我这个人的心都是你的。我也只是想我们的日子过得更好而已。
胡大春深沉的说:我明白。
齐春薇又说:那跃云哥那件事,你还是多想一想吧!这也是为了我们的未来阿
这一次,胡大春眉心蹙了一下,似乎还是不赞同齐春薇所说的话,但却出乎意料的没有反驳。
大饭店
这一日之后, 黄月仙母女便在舟舟镇住了下来。
白日里她们一个在姜珠玉的馄饨店打杂,一个在王大凤的杂货店帮忙,
晚上便一起回到王大凤的小院内睡觉。
第一次见面, 姜珠玉便对母女二人的印象不错,
可真正工作起来,她才发现, 两人工作的居然这么卖力。
黄月仙年纪大了,干不了太复杂的工作, 因此,来馄饨店帮忙的,多半是王月儿。
经过了两三天的磨合,王月儿很快便上了手,
无论是招呼客人、收拾碗筷, 还是包包子、洗碗、搬东西等活计, 她通通拿的起来, 干得干脆利落。
姜珠玉心里也高兴,干脆给王月儿定下来每月二十块钱的工钱,
如果干的好,还能再加。
要知道, 一月二十, 这在小小的舟舟镇已经实在不少了。
现在的农民一家一年的种地收入也只有几百块而已,
而姜珠玉这里包吃, 就相当于一年到头, 可以足足攒够两百四十块钱!
都快赶上一个农民家庭的年收入了!
工钱的数目远远超过了黄月仙母女的期待,
让她们对姜珠玉更是感激, 干得也就更麻利了。
而接触长了, 姜珠玉也对这对母女越来越喜欢。
特别是王月儿。
她比姜珠玉只小一岁,
看上去温柔腼腆的样子,不言不语的有些柔弱,
实际上性格十分坚韧,
就像崖缝间勉强生长出来的蒲草,柔弱之中又有着难以言喻的韧性。
这样的人,只要别人给她一丝温暖,她就会格外感激;
只要命运给她一点点机会,她便会紧紧抓住,奋力向上。
*
这一日,姜珠玉正在小厨房内,教王月儿包锅贴饺。
锅贴饺看上去简单,但实际包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容易上手。
它比饺子长,两边又露着馅,
要想将一个个锅贴饺包得整整齐齐、笔直直的放在竹垫子上,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长久的练习。
王月儿的舅家不富裕,一年到头很少能吃到饺子和包子,
因此,她对于包饺子、包子的这种活计并不怎么熟悉,手也比较笨。
不过,她肯沉下心去学、去练,
这段时日,进步也算不小了。
两人正在厨房里一个教一个练,突然,外头传来了妇女大声嚷嚷的声音。
珠玉,珠玉!
姜珠玉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拿围裙擦了擦手,一掀帘子就出去了。
见到门口正站着汪春枝和胡婶子,姜珠玉莫名的问:
两位婶子,这是咋的了?
汪春枝眼带喜悦的看着姜珠玉,满脸都是喜气洋洋:
珠玉,刚刚胡婶子接到电话,说你申请承包铁矿饭店的事儿有进展了,如今铁矿要来人过来考察你的店。让你稍微准备一下,他们等下啊就到了!
胡婶子也连忙点头:
是啊珠玉!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你这丫头也真是,嘴真紧!咋一点口风都不跟咱们透啊!
胡婶家开着小卖铺,是附近的人家里唯一一个装电话的。
平日里,她除了卖货,便也做些保媒拉纤找房子之类的活计,是镇上著名的包打听。
姜珠玉一时之间也愣住了。
距上次去铁矿送饭已经过去了有一段时日了,这段时间都没消息,
她还以为这事就黄了呢!
咋突然又要来人考察了?
这突然间的考察
要考察些啥?
她还从来没有应付过这种事情,一时之间突然有些手足无措。
汪春枝的眼睛倒已经看向了小小的厨房:
哎,珠玉,你要不把屋子收拾收拾?桌椅板凳再摆一摆?要不要我和你婶子找几个人给你做托儿啊!
她的爱人毕竟是宋良辰,没吃过猪肉但也见过猪跑,
对于考察这种事,她比姜珠玉在行。
哎!
姜珠玉连忙应着,回头便吩咐王月儿。
几个女人瞬间在小小的厨房内忙碌了起来,
擦窗户的擦窗户,摆板凳的摆板凳,忙的是四脚朝天。
*
铁矿的代表果然在一个小时之后到了舟舟镇。
这次前来考察,领队的依然是戚矿长。
只是,随队的却不是刘梅芳,而是一个叫张家杰的中年男人。
这人比戚城还大两岁,是刘梅芳的直属领导。
他们开了一辆黑色的小轿车进了镇。
这年头,轿车比卡车还要稀罕,一进镇,便吸引了不少大人孩子的注意。
见车缓缓的在珠玉馄饨店门口停了下来,还有好奇的乡亲大声的问:
珠玉,这是哪里来的贵客啊!来咱们镇上,要干啥?
姜珠玉面目严肃的摇了摇手,没说话。
她眼看着两个人从车上走下来,都穿着正式的中山装。
为首的戚矿长神情倒是比上一次看上去放松了一些。
戚矿长走上前来,和姜珠玉握了握手:
姜老板,我们这次来做实地考察,时间比较紧,通知的也比较急,没耽误你什么事情吧?
姜珠玉没想到这个戚城居然语气还挺和善,便也微笑的说:
不耽误,不耽误。您们能来,那是我小店的荣幸。
戚城微笑了一下,没有多说,便带着张家杰进了屋。
姜珠玉有些局促。
她是去过香喷喷家常菜馆的,
也明白,要是拿香喷喷和她比,那就是大鱼对上小虾米,只一看就能分辨高下。
不过,戚城似乎没这么想。
他一边看着馄饨店的布置和出品,一边认真的询问着一些问题,
而他身旁的张家杰,还不住的记录着什么,看上去似乎很是专业。
在这样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姜珠玉放松了许多。
对于戚城的许多问题有问必答,谈话间的氛围居然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