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各村因为开办养殖场,自己也安排了夜间巡逻,怕有人偷盗或是搞破坏。
因为加强了夜间巡逻,还真抓到不少不法之徒,其中强|奸未遂若干、闯空门偷盗若干、鱼塘投毒一件、打架斗殴若干。
也有人力不及的地方,比如就算是再三强调,镇政府、学校每年宣讲,每年夏天还是有幼儿、青少年野泳溺毙的,每年至少两三个孩子意外溺毙,尤为可惜。
还有女孩的入学率始终低于男孩,就算有额外的补助,效果也不理想。
计划生育方面,执行的还不错。超生的也有,一律罚款,还很人性化的允许打欠条,不允许扒房子,更不允许大月份引产,以免出现一尸两命的严重事件。她自己本身就是做妇联工作的,很能理解下面计生部门和妇联的难处,这事儿就是个细致活儿,要求下面的办事员熟悉每个村的育龄妇女的身体情况,安全套要求发放到户,不会用的已婚男女要教会怎么用。
但更主要的是要改变观念,少生几个,好好抚养,好好上学,知识就是金钱,比如养殖场的技术人员,瞧瞧人家,有技术有知识就是钱,不愁没工作,这才是老百姓能够理解的。
文化方面倒是搞的不错,妇联组织了妇女艺术节,绘画、剪纸、绣花、编织、绳结,艺术不拘泥表现形式;又搞了一次美食节,在镇政府前面的小广场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小型集会,十分热闹。
又因为中国女排在国际上接连拿冠军,五连冠荣耀亚洲,一时间老百姓群情激昂,兴起了一股体育热,千灯镇为所有的中小学都增加了体育项目的开支,要求体育老师至少要教三大球中的一项,三小球中的一项,其中排球、足球、兵乓球、羽毛球因为场地要求不高,成为全镇中小学的热门体育活动,为此镇政府又跟中学合作办了中小□□动会,别说,三年时间,还真选了几十个不错的苗子进了县体校。
妇女权益方面,加强了打老婆可耻的观念输出,男人游手好闲、打老婆、酗酒是可耻的,好好工作赚钱、家庭和睦、跟妻子一起好好抚养孩子、赡养双方父母,这才是新时代新好男人的标准,单只要求女人孝顺那不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男主外女主内也已经落后了,新时代新气象,男女都一样,双方的父母也都需要孝顺、赡养。
不过这方面进展不大,还是一个观念问题,短短三年不可能扭转。
总结下来,姜明光对自己的三年任期内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不满意的地方还是因为观念难以改变,理想状态实际很难、确切的说永远不可能达到,只能说尽人事,但不能听天命,咱们□□员,要的精神就是与天斗、与陈腐观念斗,为人民服务,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陈书记笑着说她的工作总结报告都可以当成范本来宣读了,写的细致又好看,完美无缺。
到底是大学生嘛,水平不一样,高,实在是高。
姜明光笑着说:那还是陈叔叔指导有方。
你啊,跟我就别说这些虚的了,用不着。陈书记摆摆手,我还得干一任,明年准备给你提一提,就去
他沉吟了一下,我知道下面工作不好做,你又是个女同志,管理一个镇还没什么问题,但要是管理一个县不是你的能力问题,是别人会不会配合你的问题。
就公事公办呗,办不好的批评,办得好的奖励。
陈书记笑了笑,原则上是这样没错,但怎么批评、怎么奖励,那可是学问啊!
陈叔叔多教教我。
陈书记又笑,教,肯定教,你办事我是放心的,我就是不放心下面那些人挤兑你。
姜明光也笑:挤兑两个字那是说的太客气了。
作者有话说:
太难了,左思右想还是觉得很不好写。选择错误!应该就只写个扶贫干部或是妇联干部啥的。问题还在于当了领导后这些事情都不是发生在女主身上的,她就是一个旁观者,很难写。并且都是一件一件的琐事,感觉就很难有连续性。
接下来大概会写一个比较大的事件,犹豫了很久因为担心真写了会被锁,上次被锁了将近24小时导致订阅悬崖式下跌,搞得我特别郁闷。
第81章
长宁县朱县长是个做实事的人,脚踏实地,闷头做事,不爱拉帮结派,年年考评优等;曲书记有点滑头,擅长推诿,不过最后总还是能办成事,她也就不在乎那一点点刁难了。当下属的受点夹心气是很正常的事情,大方向没问题的话,姜明光不介意男领导的一点小歧视。
基层现在有半数女公务员,做最辛苦最细致的活儿;女性基层领导不少,但到了县级再想往上升就难多了。女人被认为能力不足,因此无法担任更高的职位。
已婚女性被本能认为需要更多的时间处理家务和照顾丈夫、孩子,未婚女性倒是没这层顾忌了,但又会被大环境要求,不结婚会被人认为不正常,无法负担更重大的责任。
这完全就是谬论嘛!
实际上女性耐力更强、耐性更好、工作更细致,这也是为什么基层女公务员相当多的原因之一;从工作态度来看,女性牢骚更少,也较少挑肥拣瘦、投机取巧,也更愿意心平气和的跟领导请示汇报、和平讨论,对下属悉心指导。
姜明光就更喜欢女下属,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女下属,一群女干部下到村里直接现场办公是千灯镇的一大特色,曲书记动不动爱开个玩笑,说你们这帮娘子军可不得了啊,风风火火的。
这也算是夸奖,姜明光也就笑嘻嘻的全部接受了。
工作方面没遇到什么大的障碍,从蒲宁市往下全都知道她是王书记的嫡系,没人想得罪直接领导;至于家庭方面,是调到千灯镇后那年春节跟宗家父母摊了牌。
宗齐光还算够种,一口咬定是自己决定不要孩子。宗暾辉要他确定并且肯定将来不会后悔;张兰莛比较讲究风度,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只是专门把宗齐樾家的孩子接来住了两周,企图诱发小儿子两口子的父母心,只是两夫妻都觉得小孩子太烦人,该计划遭到了完全的失败。
姜明光自觉已经将丈夫教育的很上道,很有成就感。这件事处理的相当不错,没有大吵大闹家庭纠纷,张兰莛对她这个媳妇并不满意,但也没有直接说,她就能假装不知道,一年顶多见几次面,完全可以避免绝大多数不愉快。
宗齐光这几年习惯二人小世界,短短两周,对带孩子这件事情已经闻而色变,深感嫂子带孩子不容易,也更能体谅母亲当年带着他们兄弟俩住在大杂院里有多么不容易。他本来就是最得母亲宠爱的小儿子,平时只要嘴甜一点就能哄得母亲心花怒放,在家的时候多陪陪母亲,塑造一下好儿子的形象,哄得张兰莛整天乐呵呵的,生孩子的问题就这么不成问题了。
扫清了人生道路中重大的一个障碍之后,姜明光更觉得神清气爽了,充满了干劲。
交接了千灯镇的事务后,姜明光先是调回蒲宁市市区担任教育局局长,上任没多久,市区要扩建,准备征收市郊的两个乡,并入市区。
跟两个乡谈的都很快,乡政府的组织班子当然都是一百个乐意的,从郊区并入市区,表面上看起来级别不变,仍然是乡区级,但归市政府直辖,获得的资源是不一样的;再有就是一个户口问题,全乡户籍整体从农业户口换成了非农业户口,群众也是十分乐意的。
这时候的拆迁费不高,也不需要大面积拆迁,就是从行政上划进市区,然后规划开始修省级公路,将乡中学(现在是区中学)升级一下,新建一栋教学楼,学校操场也配套建设一下。
并区的事情也办得很快,统一换发户口簿,当年就开始修省道和教学楼。
省道不是随便一个建筑公司有资格承包的,必须是国有的建筑公司,在国内最大的国有建筑公司就是中铁集团了,蒲宁市的这一段省道由中铁南方公司承建,9月底开工。
一所区中学的教学楼还不值当一个市级的教育局局长天天惦记,倒是那一段省道出了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