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姜明光看来,査海生同学也就是个憨憨的小男孩,长得不帅,年纪又太小,跟同学们都聊不到一块儿去。
这几年,大学新生选专业都偏向基础学科,比如文科是中文、历史、哲学吃香,理科数学最热门,法学反而不算热门专业。
宗齐光要是选文科的话,很大可能是中文或是新闻,姜明珠是高考报名才初步定下专业,法律其实职业选择很多,毕业后可以在大学当老师(不是只能留在本校),也可以进政府部门,将来经济大浪潮起来也能去私企,可进可退的专业。
哲学则是纯理论,不论中外都很难找工作,所以一般是学别的学科,顺便学个哲学,拿个双学位这样,比如法律、医科通常都会顺便考个哲学学位。
想读个双学位现在还是新鲜事,但也不是绝无仅有,大学一年级都是基础课,几乎没有专业课,有精力的学生充分发挥时间管理能力,可以同时修文科基础课和理科基础课。
俩人在不同的教室上课,大学课程跟中学不一样,一堂课一般连上两节,一上午也就两门课,四节。课间见不到面,都在赶着去往下一节课的教室,到了中午,两人拿着饭盒,直奔食堂。
干饭才是第一生产力。
现在已经不是60年初的困难时期,人民已经可以吃饱肚子,还谈不上吃好,吃饱却是能够做到的了。大学生不分男女,每个月额定口粮36斤,其中有四成是细粮,也就是大米和白面。不论南方北方学生都能满足口味偏好,食堂里也能见到肉片,偶尔还能提供红烧鸡块和鸡腿。
营养方面也很均衡,荤素搭配,只要有钱,米饭管饱,素菜几分钱一份,荤菜也只要一角,相当便宜了。一个成年男性一天早饭2两或1角,午饭半斤米饭2角菜,晚上半斤米饭2、3角菜,一天菜金顶多6角可以吃饱,还能有荤有素,一个月菜金15元到18元,家境稍微好一点的能花到20元,就算是学生里的富裕户了。
菜票也是学校发的,一个月15元,绝对能维持基本营养,不够可以多买,那就要自己花钱了。一个月还有17元的生活补助,买买日化用品生活用品,会过日子的学生可以一分钱不花自己的,光靠国家补助就能在学校好好学习。
这也是国家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安心学习,拿钱砸出来的安定的生活环境。
宗齐光和姜明光都不差钱,但为了不跟同学们拉开太大距离,吃穿用上面都很普通。俩人在一起吃饭,米饭4两2两,两个素菜两个荤菜,姜明光觉得食堂不提供例汤吃饭不得劲,现在的米饭都是隔水蒸出来的,比较硬,说实话不怎么好吃,于是写信给校长,请求提供例汤。过了几天,两个食堂都开始提供小白菜或紫菜例汤。
例汤不要钱,免费,水多菜少,也不是天天都有蛋花,但也比没有好,学生们都很满足。
姜明光初次品尝到说出来的成果,非常高兴。
李健康现在天天跟他俩混在一起吃饭,他是金陵人,金陵古称健康,所以他挺得意自己的名字,双重意义,是个好名字。
李健康就很高兴食堂提供例汤了,金陵严格来说也不算江南,不过就跟庐州人姜明光一样,他也认为自己是南方人。
没有汤怎么能吃得下去米饭嘛!李健康说。
就是!有例汤她就多带一只饭盒,打一饭盒汤,俩人一人一半。宗齐光其实没有吃饭喝汤的习惯,北方人不觉得这种寡淡的菜汤算汤,他们更喜欢大骨汤或鸡汤鸭汤那种浓厚的肉汤。
这个米饭也不好吃,太硬,品种不好。
对。是大米吧?
大米有好几种,一种是粳米,圆一点,短一点。另一种是籼米,长一点,扁一点。粳米是粳稻,也就是水稻。籼米是籼稻,是旱稻。咦,你不知道的吗?
姜明光摇头,我在城里长大,我没下过地。我家叫粳米是大米,叫籼米是小米。
论口感是粳米更好一点,煮出来的饭更软更香,品种也很多的,东北出很好的粳米,我跟你说哦,东北大米最好吃了。
那我们吃的是不是东北大米?
按说是东北大米,就是食堂的人不好好做,米饭都是大笼屉蒸出来的,然后倒到浴缸里。李健康摇头,我在学校里第一次看到居然是用浴缸装饭的,吓死我。
我也吓死,惊呆了。
宗齐光忙说:我也没见过。
干饭头等大事,大学生们学习之余最热衷的事情之一就是点评食堂菜色,对食堂大师傅有几个拿手菜了如指掌,并且已经总结出每周菜谱,周一必有肉片,周六可能有排骨或红烧鸡,周三会有酱油煎蛋。
李健康今年大二,比他们高一届。年龄相仿,7月刚满21岁。
说到年龄,姜明光是阳历9月15的生日,今年20岁。
那要好好庆祝一下,20岁生日,是个整数生日。李健康说。
没啥好庆祝的,我和小宗就去外面吃吃饭好了。
对对,好好吃一顿。
今年的9月15日正好是周六。
张兰莛也早就打了招呼,说叫他们周六下课就回来,在家里吃晚饭,晚上就住在家里。
大学生活紧张忙碌,两周刷刷的就过去了,到了15日这天,下午只上了两节课,于是早早下课,坐公交车回宗家。
他俩都已经开始熟悉每天紧张的上课节奏,每天8节课,有的下午只有2节课,有时候晚上也要上课。
因为教学楼不够用,有些课要晚上才能有教室上课。
每天忙碌很快成了习惯。
大学里的学习氛围非常好,也跟现在的娱乐方式少得可怜有关,弹弹吉他就算相当休闲了,很时髦,但也经常被视为不务正业。
男生里结婚的不少,但女生结婚了还能考上大学的,圆明园职业技术学校79届只有姜明光一个。
姜明光对此颇有些吃惊,想想,也不奇怪,女人在家庭中不知道怎么就成为负担更重的那一个了,一旦生了孩子,一点点属于自己的时间也没有。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不是女生学习成绩不如男生,而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女性被迫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和家务工作,没有办法好好学习实现自我提升。
宗齐光对此感受不深,男人的眼光天然带有倾斜性。
不过对于一些男生公然宣称女人就该待在家里带孩子洗衣服也感到了震惊。
这么看来,他们娶媳妇就是为了洗衣服做家务生孩子?那除了生孩子这一点,家务阿姨都可以做到啊。他困惑不解的说。
是啊,男人太会算计了,娶了媳妇,不但有人做家务,还能有人生孩子,可不是划算死了。不然你请个家务阿姨不得给人家开工资的呀?
哎呀,你说的没错!宗齐光若有所思,所以女人结婚好像亏大了。
那可不!
不过我俩除外。我娶你又不是让你天天给我刷碗洗衣服的,我自己会洗,我又不是残废。他轻蔑的哼了一声,真不知道那些男生都得意个什么劲!你肯定要爱一个女人才会娶她对吧?那你怎么舍得你爱的女人整天生火煮饭蓬头垢面的?就是老洗衣服,手也是要变粗的,我不喜欢你手变粗。
嗯?这小男人的思路虽然有点歪,但觉悟还是相当高的。
噢,那是因为你不知道很多男人并不是多么爱他们的媳妇,而是因为男人嘛,不能不结婚。姜明光颇有些嘲讽的说:结了婚了就有人做家务生孩子延续他的基因了。
基因?你说什么?
就是DNA,就是说,男人只想延续他的种。
宗齐光戳了戳她,注意一点,你这可是在公交车上。
她换了话题,那回去问问你爸爸,我们能不能买辆部里淘汰的二手车?
你想买车?他惊讶的问。
想买,这样以后不用挤公交了。我不喜欢公交车,太慢,太挤。人太多了,他俩只能面对面站着,宗齐光个子高,一手扶着扶杆,姜明光是能够着扶杆,但需要稍微踮脚,干脆抱着他的腰。
公开场合不宜做出亲密举止,公交车除外。
我还不会开车。
学嘛,我们一起学开车。
好,让爸爸教我们。
好不容易下了公交车,宗齐光前心后背都是汗,白衬衫半湿,也就不能算白衣飘飘的学生仔了。
不过还是很好看的,赏心悦目。
姜明光挺得意的。
美人从古到今都是稀缺资源,长得这么好看的人是她的丈夫,怎么能不叫人得意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