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着眉头很不耐烦。
贺群有点气恼,指着玻璃柜台,这个,5克多的。
营业员翻了个白眼,打开柜子,取出了戒指,小心点,金子很软的,别给捏弯了。
贺群没理会她,喜滋滋的戴在食指上,问姜明珠,好看吗?
挺好看的。
姜明光过来了,不好看,太小了,换一个。
营业员上下扫了母女三人好一通,嗤笑,太小了?看看金价,你们买得起大的吗?
太看不起人了吧?!
贺群一时愣了,不知道要怎么回嘴。
姜明光先火了,怎么?你这什么态度?买不买得起是你一个营业员该考虑的事情吗?她迅速扫了一眼柜台摆着的金价,不就是40块一克吗?10克也不过400块,当谁没个400块呢?
营业员也火了,你一个小孩子好大的口气!没钱不要来看金子!
姜明□□笑了,叫你们经理来!我倒是要看看你们百货大楼今天想不想赚我这个钱!
今天是新年第一天,来百货大楼逛街买东西的人着实不少,这是本市最大的国营百货商店,有四层楼,品种齐全,能在百货大楼买东西说明荷包鼓鼓,尤其是金首饰,只有百货大楼一家商店有售。
要不是全市没有第二家商店能买,姜明光压根不会考虑非得在这儿砸钱。
其他顾客都兴奋的开始围观了,姜明光这才从背包里拿出钱包,数了40张10元钞票出来。
围观群众都没想到一个十几岁看着稚嫩的女孩能身怀巨款,热情洋溢的等着看好戏。
营业员见她真的数出了400元巨款,也愣住了,脸腾的红了。
贺群有点紧张,走吧,我不买了。拽了拽姜明光袖子。
不行。我们本来就是来买金戒指的,今天非得买到不可。不要你,要她,换个人。姜明光指着另一个营业员。
那个营业员忙摇头,我不是这个柜台的。
噢,那你串岗了呀,那要不要罚款的?
一个组长模样40岁的营业员过来了,赔笑,是我们的工作人员态度不好,你要看哪一枚戒指?
太小的不要,10克以上的,我妈妈要一枚一枚的试戴,活圈还是死圈?
有的是活圈。组长手脚麻利,马上取了一枚金戒指出来,这位大姐,快试试看。
贺群心情又好了,很高兴的试戴戒指。
姜明光说:你们这个营业员同志态度真的很不好哎,太影响心情了,本来花钱是个高兴的事儿,她就是个服务人员,怎么能看不起顾客呢?我来花钱的,又不是来找气受的,我的钱又不是假的。
组长连声说:对对,你说的对。小李,向这位顾客同志道歉。
李营业员不情不愿的道了歉。围观群众都哄笑起来,她的脸更红了,恨不得地上有个洞好钻下去。
贺群没有搭理她。
姜明光瞥她一眼,想想也不是什么深仇大恨,甩钱打脸,达到目的了也就见好就收吧,不然还能怎么样呢?
贺群这会儿心情好得很,美滋滋的,很快挑了一枚9克多的戒指。
就戴着吧,我去付钱。姜明光笑着说。
贺群的金戒指可在邻居中间显摆了好一阵子。
姜韶波要她在外面说是他买的,别说是姜明光买的,这不是为了他这个一家之主的面子,是怕外人知道姜明光身怀巨款。姜明光能花300多元全款买电视机,花更多的钱买金戒指,她手里至少有一万元。
贺群想都没想过,惊呆了,这么说,她现在是个万元户?
作者有话说:
78、79年金价很高,但没找到什么资料,大概齐的算40元一克好了。
国营商店的营业员以前服务态度不怎么样,跟现在的服务行业的态度没法比。
万元户,达成!
换成上午9点更新。
第8章
万元户这个词刚刚兴起,在平均工资只有4、50元的70年代末,能有一万元的现金资产,那简直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巨款。
贺家也就是普通人家,姜韶波只拿个死工资,贺群活到38岁也没见过一万元,压根想不到这是多么巨大的一笔钱。
她心里还是念念不忘这笔钱,嘀嘀咕咕一个不到20岁的女孩身怀巨款,那多危险啊!
所以叫你别说,谁都别说。现在外面可乱了!姜韶波再三叮嘱,孩子从小跟我们不在一起,跟我们不亲,我心里老觉得对不起她。我们家又不是养不活她,要是早几年把她接回来,她也不至于啥都不肯跟我们说。
贺群有点生气,孩子总归是我亲生的,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不想她回来吗?是我不肯接她回来吗?还不是你妈舍不得她。再说了,她不是一直气我不肯再生一个,给她生个大胖孙子吗?
越想越委屈,怎么到现在这又成了我的错了?说着就捶了丈夫几下。
姜韶波没话说了,是是,你受委屈了。唉!他挠挠头,早点睡吧。
西河镇,梨花公社第一生产大队。
从去年年底开始,先是修路,从小岚村矿场到西河镇修了一条二车道水泥路,因为不用拆迁之类,修的挺快,二月底已经修到梨花公社。
矿场没动工,要先盖工棚工地仓库,还要在当地招工,特殊时期刚过去,招工还讲又红又专,至少得是几代贫农,政审合格。
招工的事情由矿场的人事部主管,姜明光刚入职,什么都不会,跟着人事部的主管学习,打打下手,主要是做档案。
农村人没什么做简历的想法,一听招工,一窝蜂的等在临时办公室的门口,公社特地派了几个小伙子来维持秩序。
其中就有上次见过的大侄子姜小春。
姜氏在梨花公社辖区的几个生产队都是大族,算起来都是一个家谱的,姜家的亲戚多得很,这会儿知道负责招工的就有姜家的女孩,纷纷找上门来想套近乎。
姜明光不记得之前跟着奶奶在两个姑姑家住的事情了,再说那时候她年纪小,只要说不记得就好了,姜小春很靠谱的为她挡住了各路亲戚,很有觉悟的说,别害明光被领导批评。
亲戚们转而去找姜小春了。
矿场优先招识字的年轻男女,矿场跟煤矿差不多,都是要下井干活的,有钻石的岩石层在地下深处,工作环境其实很恶劣。
煤矿里也不是没有女工,但很少,基本上都是已婚妇女。矿场刚起步,领导的意思是在当地招50到100人,并没有限制男女,工资待遇也一样。从这一点来看,这个时代还是讲男女都一样,就是执行的时候会有偏好,人事部会更倾向年轻力壮的男人。
当然地面部门也要招女工,不过大部分都是临时工,主要工作岗位是食堂,切菜打杂和刷碗。
姜明光的工作就是简单记录通过初试的应聘者,记下姓名、年龄、身高、体重,初试合格的去镇上卫生院做个体检,主要检查有没有肺结核这种常见传染病。
工作不累,就是有点无聊。
员工宿舍还没有盖好,矿场安排职员住在公社的村民家里。姜明光便是住在姜小春家里,按辈分,姜小春喊她姑姑,他父亲姜大林是她堂哥,已故。姜大林夫妻7个孩子,有6个长大成人,姜小春是最小的孩子,其他几个孩子都结婚了,家里富裕了两个房间。
她记不住这些亲戚之间的排行,只管姜小春的母亲叫大嫂子。
大嫂子很勤快,快60岁了身体还很结实,母子俩收拾了一个房间出来,将房间里的东西全搬走,墙壁重新粉刷,找木匠打了一张新床,弹了一床新垫被。
姜明光在大嫂子家住着很惬意,大嫂子没什么事,多年做家务已经成了习惯,一日三餐全包,甚至连衣服都不让她自己洗。
姜明光乐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