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那些熟人、老友显然也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他们一吃,也觉得好,就满都城的找药禽猪。
可天底下,除了钱娇的那三头药禽猪,又哪里还能找到第四头。
所以,很快,都城里就掀起了一场寻找药禽猪的风潮。
钱娇也觉得药禽猪的口感很好,只可惜辛辛苦苦养了三头,最后自己也没剩多少。
惋惜之余,更是在心里决定,来年还要多养几头。
完全没有想过,这三头药禽猪都累得钱大成夫妇够呛,再多养几头那得多累。
柳神医在第二头猪都不够分,然后强制偷偷昧下所剩不多的猪肉,谎称已经没有,引起一系列老友的不满的时候,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把来年想要预定药禽猪的人做了一个统计,然后帮她们给钱娇写信预定。
连同那封信一起的,还有一张五千元的汇款单,一次预定了十头,这些钱就算是定金了。
钱娇看到那张汇款单的时候,也是被吓了一跳。
可要养十头猪哪里有那么容易。
她找钱大成说自己来年想养十几头猪的时候,他一听立刻就反对了,觉得家里能养三头就是极限了,想要养更多根本做不到。
就算开养猪场,全部养殖药禽猪,那投资巨大不说,风险相对也是巨大的。
其实,说到底,尽管他们已经成功养殖出了三头药禽猪,可对于药禽猪的养殖,他们还是觉得风险极大。
对于大批量饲养,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钱娇跟他商量无果,正好赵家派赵墨过来喊钱娇他们去赵家吃饭。
钱娇就把自己想大量养殖药禽猪的想法,跟赵大舅赵建国和赵二舅赵建军说了一下。
两个人一听,也是连连摇头,说出的顾虑竟然跟钱大成一样。
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们胆子小没有魄力。
实在是这么多年,药禽饲养法早已失传,养殖药禽猪的艰辛也远胜于普通肉猪。
虽然这次钱娇侥幸成功养殖出了三头,口感也确实比普通的肉猪远胜许多,可他们谁又能保证,这就是已经成功了呢?
还是说,这到底是一个偶然,还是真的掌握了要领呢?
再说,饲养三头和大规模批量饲养,也不是一个事情呀。
再次遭到反对的钱娇,发热的脑袋终于清醒过来,觉得大家说的似乎也很有道理,就回信跟柳神医说,她做不到大量饲养,要把定金还给他们。
第277章 开养殖场
结果柳神医一收到信,就火急火燎的亲自赶了过来。
轻装简行的柳神医,一进药钱村就表明了他的来意。
如果钱娇不愿意开药禽饲养场,那他愿意出所有的资金,只希望钱娇能够帮忙监督,并且帮他推荐一个得力的人为他管理起来。
钱娇一听,心里的退意也少了,两人一合计,柳神医出了八成的钱做一个甩手掌柜,钱娇只需要出两成的钱,监督和管理养殖场的事情由她来。
最后三七分成,柳神医三成,钱娇七成。
事情就这样瞬间谈妥。
有柳神医牵头,钱大成反对的话也毫无用处,只得帮着钱娇一起商量接下来开场的事,还喊来了赵家两个舅舅一起商讨。
柳神医当天留下了钱,人就走了,做起了真正的甩手掌柜。
其实他想的也不多,以后能有药禽猪吃,多少还能赚点钱,他就是赚了嘛,老人家乐呵呵的回了都城。
钱娇和钱大成,以及赵家的两个舅舅一番商量,最后选了两个地方作为养殖场的选址。
一个是离钱大成家不远处,紧邻柳叶河畔的空地,面积虽然不算大,可离百草山近,上山采摘药材方便运输。
另一个是对面百草山半腰的山坳,地方倒是大,也更方便就地取材,可场子建在山上,还是养猪的,就显得有些不安全了,这不是明摆着养肥猪遭狼眼红吗?
钱大成和赵家舅舅都觉得紧邻柳叶河畔的空地好,可钱娇却有自己的小心思,反而觉得百草山半腰的那个山坳好。
最后大家都拗不过钱娇的坚持,就去村长那里签了承租合同。
因为钱娇现在还只有十三岁,签约属于无效,合同上留的都是柳神医的名字。
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钱大成和赵家二舅负责附近几个村子的请人建厂,赵家大舅负责购买建材,钱娇则去张强家订下全部的猪崽,还请他们帮忙多收一些。
又拜托她帮自己向同村卖鸡崽的那个大婶,订了一百只小鸡苗,留下了订金。
然后回到村子里,又发布了收购青叶藤的消息。
农村里到了冬天,就是闲暇时间,同时也是没有收入,坐吃山空的时候。
大家一听到钱家收购青叶藤,都纷纷去问消息,得到确切的回复后,村里闲着的人都忙上山收集青叶藤去了。
虽然钱娇要求收集的青叶藤必须品质好,还干净,一捆也只给两毛钱,可抵不住百草山上青叶藤多,一天一个人就能扯出十几捆,村民们也都扯得很高兴,一天赚个两三元钱也不在话下。
安排好这些,钱娇又去了一趟周城,找了一下小郭,小郭听说她想要自己帮她买的东西也是吓了一跳,不过还是一口答应了。
钱娇为了建厂也是忙得连学都没空上,不过好在殷老头总是睁只眼闭只眼,倒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一转眼就到了期末考试,钱娇虽然依旧忙得脚不沾地,可殷老头托人带话,让她无论如何也要去参加期末考试。
钱娇走进考场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是一班的班主任杨震给,自己在主任那里上了好几次眼药。
起初的时候主任也没怎么在意,可杨震说的多了,主任也难免对钱娇老是请假有些意见。
再后来,主任也找到了殷老头那里。
好在一直都有殷老头为钱娇作保,才让她有时间安心处理养殖场里的事情。
直到眼看期末考试就要开始了,殷老头终于有些扛不住了,这才托人去找钱娇带话。
钱娇知道缘由后,对殷老头也很感激,突然觉得这个老头,也不像他一直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不关心自己班上的学生的,相反的,其实他还是挺热心的一个人。
反倒是一班班主任杨震这个人,人品真是坏到不行了。
因为对自己有旧怨,他都不顾钱娇是三班的学生,多次强行插手多管闲事,还找主任告状。
为了感谢殷老头,钱娇的这次期末考试考得史无前例的认真。
最后以远超全年级第二名的成绩,强势碾压了一班班主任杨震的气势,让殷老头顿时扬眉吐气,成就感满满。
寒假开始不久之后,养殖场就竣工了,小郭帮忙买的机器也运到了场里。
张强爸爸张东应聘到场里做工,一个月五十元钱的工资,也是让无数人眼红。
钱大成和赵家的两个舅舅,也成为了养殖场里最早的工人。
起初他们是不要工资的,可在钱娇的坚持下,他们也是按五十元一个月的工资开的。
高芳家的小猪崽全部送了过来,还有她联系的那几家卖猪崽的都一起,一共收了三十多头猪。
虽然还是有点少,可暂时也只收到了这些了。
张家村那个面相刻薄的张婶子,这次也一改尖酸模样,满脸笑容的送了一百只小鸡苗过来了。
赵家两个舅妈也从娘家的村子里,替钱娇寻了五只鹅,三条小狗崽。
钱娇很高兴,该付钱的付钱,该感谢的感谢。
养殖场就这样初步进入轨道。
没事的时候,赵家的几个舅妈和赵秋月他们,就去养殖场里,帮忙翻晒那些青叶藤枯藤,晒好的也用钱娇让小郭帮忙买的机器,磨成细粉,用作猪饲料。
直到半个仓库都堆满了青叶藤粉,钱娇才又对村里的人开始收集其他的药材。
一时之间,药钱村又开始了一股采药热潮。
不管有多少人观望,这一场时隔上百年的养猪盛宴开始了,可不得不说的是,几乎全部的人都不看好钱娇的这个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