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主娶奴婢吧,奴婢又能做饭又能伺候人,其他女子肯定不愿意。晴子凑到他耳朵边。
沈嬛目露疑惑:为什么?
晴子嘿嘿笑:有这么好看一个夫君,站在您身边只会显得丑了。
沈嬛推开她:天天跟着小喜,好的没学到,倒把自己学得油嘴滑舌了。
回到翊坤宫,沈嬛让小喜把那个盒子放好,然后将明天参加太后寿宴的衣服拿出来熨一熨。
第二天,沈嬛起了个大早,在外边儿还没什么亮光的时候,就已经梳洗完毕,踩着花盆底去宁寿宫。
一路上不仅遇到其他贵人,还有如流云般的宫女太监。
待到了宁寿宫,便看到贵人以上位份的妃嫔按照位份高低,由上往下坐。
沈嬛是曌熙贵人,比贵人贵半分,比嫔低半分,便坐到了无子的兰嫔下手。
兰嫔和他是不对付的,看他坐下来把头扭到一边,沈嬛也不会拿自己的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自顾自地喝着桌上的茶。
慢慢地,殿内坐着的人越来越多,从宫外赶来的官员命妇也开始入座。
吴夫人和孙氏也同往年一样,在一个不早不晚的时候到了,两人年纪大,又是六部官员的正室夫人,纵是来晚些,也没人敢说什么。
吴夫人到宁寿宫门前,停住了和孙夫人的话头,端着礼走进去。
殿内皆是人,熏香弥漫,吴夫人表面看着精神,实则懒懒地任由宫女带自己去座位上,突然,她散漫的目光猛地一聚,看向宫妃那处。
嬛嬛儿她嘴唇动了动,强迫自己把这两个字吞下去。
她不禁揉了揉自己的眼睛,觉得自己出现了幻觉。
可那个人还是坐在那儿,并且对着她笑了笑,分明就是记忆力沈嬛的模样,只是穿上了宫妃的衣裳和头饰。
但是,沈嬛的尸身她看过的,也是她亲眼看着装进了棺材,抬到法师找的风水宝地上埋的。
吴夫人摇了摇头,往后退了半步。
在她身旁的孙夫人察觉到她的异样,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身子也猛地一顿,回头看着吴夫人:那,那不是
那不是我的幻觉是不是,真有这么个人!
孙夫人不可思议:世上真的有如此相像的人吗?
吴夫人多想跑过去看看,跟这个宫妃说说话,但是这是在太后的宁寿宫,容不得她如此放肆,否则,不仅给自己招难,家里也要不得安宁。
她控制着自己,不往那边多看,坐到属于自己的位子上。
孙夫人拍了拍她的手:别急,只要宫里确实有这个人,咱们花点银子,从内务府奴才那儿打听打听还是能知道的。
是是吴夫人道,怪不得我这些日子总是梦见他,原来能遇见这么个人。
外边儿天光越来越亮,待殿内的金钟敲了几声,今日最大的主角太后娘娘手搭在嬷嬷手腕上,满面笑容地走出来。
*
作者有话要说:
第103章
殿内的人无论妃嫔还是官员命妇, 皆站起身行跪拜礼:臣妾/臣妇拜见太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在这等场合,最适合便是跪拜礼, 毕竟是太后娘娘一年一次的生辰, 隆重一些也是应当的。
被众人跪拜的太后心情似乎很好,抬手道:都起来吧,大半都是熟面孔了,无须这么多礼节, 没得生分。
坐在她下手的皇后道:皇额娘又不是天天过生辰, 大家都想在皇额娘面前表表敬意,叫您老人家高兴高兴。
高兴,哀家每天都高兴。太后眉开眼笑,仿佛一个享福的老太太, 她扫了一眼殿内塞得满满当当的来给她贺寿的人,道, 只要你们都好好的,哀家就心满意足了。
对了, 哀家近日和皇上新得的曌熙贵人十分投缘, 没想到,曌熙贵人虽是乡野庵堂里的出家人, 却十分精通佛法。
曌熙贵人,上前来给大家瞧瞧, 别呆在那不显眼的地儿。
被点到名儿的沈嬛没有退缩的道理, 只能上前去, 跪下给她行礼: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 太后实在太抬举臣妾, 臣妾那三脚猫的功夫与太后娘娘相比, 不过是星子比之皓月,献丑得很。
你们瞧瞧你们瞧瞧,这嘴说话真是叫人爱到了心坎儿里,怨不得皇上要把你接进宫,哀家这些时日不也时常叫你在跟前伺候。
一个贵人,竟然叫太后在这么重要的场合提了一次提二次,大家的目光不由得看向站在殿中间的曌熙贵人身上。
只见这位深受皇上喜爱的曌熙贵人身穿一身水色的氅衣,氅衣上是品色的玉兰绣纹,穿在细长条的身上再合适不过。
一些人身份高的命妇,如吴夫人孙夫人之流已经从边边角角里看到了沈嬛的全貌,除了两人,其他人都惊讶极了。
这曌熙贵人竟然和吏部尚书陈枋跃的续弦沈氏长得一模一样,不,完全是照着那个模子捏的。
不少夫人都是认得沈嬛的,在陈府的大房媳妇儿售卖怀玉,苛待老太太那次,去的人都看到常居深宅的沈嬛的面容,对那样的绝色印象深刻,想忘记都难。
这曌熙贵人
当即有些不稳沉的,窸窸窣窣地道:曌熙贵人和沈老夫人真像。
座上的太后抚掌,看来有人和哀家一样,也会把曌熙贵人和沈氏看花了眼
说起来,沈老夫人和皇家也有缘,陈枋跃在的时候皇上都没时间去陈府,他走了,皇上却有时间驾临陈府了,真是造化弄人。
凭着这么多年的君臣情分,陈枋跃在地下怕是闭不上眼睛吧。
一开始,官员命妇们还附和两句,可慢慢的就没有人敢说话了。
太后这话里意思怎么怪怪的,好像在说那个逝去的沈氏在陈枋跃还活着的时候两人就有往来,陈枋跃的死不简单
这就由不得人想,要是这个曌熙贵人就是沈嬛,皇上岂不是为了女人杀了得力的臣子。
就在殿内气氛诡谲的时候,吴夫人站出来道:太后娘娘,臣妇觉得曌熙贵人与沈氏只是长得像罢了。
太后莫测的眼神望着她:你倒是有不同的见解。
臣妇与沈氏交好,对他的了解在在座的人面前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她走到沈嬛跟前,围着她转了一圈,对太后道:曌熙贵人虽然与沈氏长得像,但却不是沈氏,沈氏一身书卷气,通透无暇,灵气逼人。曌熙贵人却是十足的出家人。
殿内的官员命妇松了口气,连连附和。
不附和能怎么办,总不能顺着太后的话说皇上与沈氏有首尾吧,那不是自己惹祸上身吗。
太后脸上的笑容变了些,望着吴夫人和沈嬛:还是你的眼睛尖,哀家都犯糊涂的事儿叫你看出来了。
吴夫人连忙称不敢:臣妇只是与沈氏相处得多罢了,还请太后见谅。
太后看了她一眼挥手让她退下去,意兴阑珊地坐在宝座上,等众人把准备的礼物都呈上去,坐着步辇在最前头,按照惯例准备去畅音阁听几折戏,然后开席。
刚刚被众人围观的沈嬛也站起身,随着人流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