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日不落要塞
伊比利亚是一片多山的半岛,比利牛斯山脉和坎塔布连山脉横亘北方,莫雷纳山脉和佩尼韦蒂克山脉镇压南部,内部的中央山脉和伊比利亚山脉则将半岛切割成一块一块的人口聚集区。
由于山脉的阻隔,伊比利亚半岛的降水充沛区主要位于沿海,广大的内陆多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东南部更是坐落着欧洲大陆唯一的一片大沙漠,人烟稀少。
从古罗马帝国时期开始,伊比利亚半岛就开始发展灌溉农业,不少水利工程被修建起来,农民们将河水引入水渠,也能浇灌出大片的良田。
阿拉伯大征服时期,穆斯林远征军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部分土地,一直打到法兰西境内,威风无比。
自此,基督教世界开始了长达八百年的伊比利亚再征服战争,又称“收复失地运动”。
安达卢西亚的穆斯林政权固然属于外来侵略者,但他们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创造了辉煌而灿烂的文明,将西罗马帝国崩溃后逐渐消亡的水利工程和灌溉工程一步步收拾起来,并将其发展壮大,极大提高了伊比利亚半岛的人口承载量,极大扩充了半岛居民的生存空间。
但是,辉煌的盛世和繁荣的文化也带来了隐忧,进入伊比利亚的穆斯林迅速安逸下来,武力日渐衰微,大片的土地被蚕食殆尽,繁华的城市和丰饶的乡村也只不过给他人做了嫁衣。
截止到15世纪末,基督教势力已经收复了大半个伊比利亚,仅剩的格拉纳达王国躲在南方苟延残喘。
格拉纳达王国距离北非大陆仅有一道不宽的海峡,每当北方的基督徒大举入侵时,格拉纳达都会向一度强盛的马林王朝遣使求救,在他们的帮助下,又撑了好几个世纪。
除了北非穆斯林的帮助外,格拉纳达在抗击外敌时还有一个重要优势——山脉。
格拉纳达的核心地区几乎都位于佩尼韦蒂克山脉之间,首都格拉纳达城位于最大的一座盆地上,三面环山,易守难攻,给南征的基督徒军队造成过很大的麻烦。
佩尼韦蒂克山脉自东北向西南延伸,一直连通大海,西南角山势较低,这里的土地成为了半岛南方的突出部,与北非大陆隔海相望,形成了一道狭窄的通道。
直布罗陀海峡。
直布罗陀附近的气候比较湿润,降水量比内陆高出不少,不少溪流从山脉中流入大海,沿海平原适合农耕。
这条海峡比较狭长,直布罗陀城和休达港组成的关隘位于海峡最东方,地中海船队往往会将这两座港口当做通往大西洋的最后一处歇脚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直布罗陀城位于欧罗巴角上,欧罗巴角是一处狭窄而尖利的海角,仿佛一根尖刺,向南直插海洋。
欧罗巴角的东部为地中海,南部是直布罗陀海峡,西部则是阿尔赫西拉斯湾,三面环海,与南边的休达港隔海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