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帝国孤儿院
1466年的春天温暖而舒适,东罗马帝国结束了长久的征战,进入到和平与发展的时期。
意大利地区,拉斯佩齐亚大公会议有条不紊地展开,来自地中海各地的教士齐聚一堂。
一场大公会议往往会开很久,教士们需要时间来满足自己争吵不休的欲望,但会议的结局早在统治者的前期谈判中就已经确定了下来,他们的意愿其实什么都改变不了。
伊比利亚半岛的纷争远未停止,加泰罗尼亚人得到了法兰西贵族和纳瓦拉王国的援助,阿拉贡王国没能在短时间内结束纷争,在内战的漩涡中越陷越深。
卡斯蒂利亚的局势更加混乱,加利西亚地区爆发了近百年来第二次大叛乱,一个名为伟大兄弟会的组织占据了伊比利亚西北角的土地,抗拒国王和贵族的剥削。
然而,卡斯蒂利亚的内战双方显然对此无动于衷,围绕着托莱多和塞戈维亚两座城市展开争夺,战火燃遍了整个中部。
巴列奥略家族和特拉斯塔马拉家族的联姻事宜已经进入到最后的谈判阶段,远在塞戈维亚的伊莎贝拉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但她和外界的通信依旧受到严密的监视。
西境边疆区的阿贝尔伯爵拿到了以撒提供的初始资金,从南境军团中招揽了一批老部下,以此为基础在迦太基附近拉起了一支三千人的军队,正向贝贾亚城进军。
东印度舰队已经渡过了直布罗陀海峡,进入拉帕尔马总督区,准备依靠加那利洋流向南方继续航行。
在西非沿岸,他们会把搭载的货物倾销一空,获取充足的资金,从而购买东方的货物。
船不走空,这是基本的贸易常识。
保加利亚的战事已经彻底结束,索菲亚城被库曼游骑和保加利亚贵族搜刮一空,留给东罗马帝国的只是一座人口不足三千的空城。
留下部分守军戍卫西部边疆后,东罗马帝国保加利亚方面军就此解散,兵归故里,马放南山。
多瑙河下游平原上,皇家开垦团迎来了第一轮收获,由于播种仓促,水利工程尚未完工,马匹和其他牲畜尚有较大缺口,第一轮的收获只能说差强人意。
然而,大片的闲置土地依旧吸引了许多来自帝国内部的农民,人口的迅速增长带来了土地的短缺,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牲畜的增多使农民的生产效率大为提升,“贵族戍边疆”的政策又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不少农户选择将没有继承权的孩子打发出去,去往北方谋求生路。
在帝国的三片开垦区中,位于沙漠中的南境边疆区无疑是最不适宜农耕的,西境边疆区和保加利亚的土地各有千秋,东帝国的移民主要前往保加利亚,西欧各国的流民则把距离较近的西境边疆区视为第一目的地。
君士坦丁堡内,新规划的金融街吸引了绝大多数好奇和羡慕的目光,庄严大气的君士坦丁堡银行和金碧辉煌的君士坦丁堡证券交易所都矗立在这条街道上,除此之外,不少公司和商业同业工会也在这里建立了分部。